回覆列表
-
1 # 停子的生活日記
-
2 # 混不吝的大叔
《兩小兒辯日》一文選自《列子·湯問》,相傳是戰國時鄭華人列禦寇所著。文章透過兩小兒辯日使孔子不能判斷誰是誰非,說明宇宙之大,知識之廣,上下縱橫,雖智者也不能事事盡知。孔子沒有“強不知以為知”,而是本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從而體現孔子謙虛謹慎的科學態度。
《兩小兒辯日》一文選自《列子·湯問》,相傳是戰國時鄭華人列禦寇所著。文章透過兩小兒辯日使孔子不能判斷誰是誰非,說明宇宙之大,知識之廣,上下縱橫,雖智者也不能事事盡知。孔子沒有“強不知以為知”,而是本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從而體現孔子謙虛謹慎的科學態度。
《兩小兒辯日》一文選自《列子·湯問》,相傳是戰國時鄭華人列禦寇所著。文章透過兩小兒辯日使孔子不能判斷誰是誰非,說明宇宙之大,知識之廣,上下縱橫,雖智者也不能事事盡知。孔子沒有“強不知以為知”,而是本著“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實事求是的態度,從而體現孔子謙虛謹慎的科學態度。
原文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蘇教版為:一兒以日初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y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zhì)乎?”
譯文
有一天,孔子到東方遊學,看見兩個小孩在為什麼事情辯論不已,便上前去問其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距離人近,而中午的時候距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距離人遠,而中午的時候距離人近。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時太陽卻像盤子那樣小,這不是離人近看起來大,而遠看起來小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讓人感覺清涼,到了中午時就感覺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離人近時熱,而離人遠時涼的道理嗎?”
孔子聽了他們的話不能判斷誰對誰錯。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兩小兒辯日》出自《列子·湯問》
《列子》本來是列子(戰國初期鄭華人列禦寇)、列子弟子、列子後學著作的彙編,約在戰國 後期成書。秦始皇焚書坑儒,《列子》被禁。漢初崇尚黃老,《列子》得行於世。漢武帝獨 尊儒術,罷黜百家,《列子》散落民間。漢成帝求遺書於天下,劉向將《列子》編成八篇, 藏於內宮秘府。東晉時,張湛撰《列子注》問世,《列子》得以廣泛流傳。《列子·湯問》是列子所輯注,裡面具有許多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有的人也說是孔子所著,到現在還沒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