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茹妍聊娛樂

    .《書憤》宋.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2.《書憤》宋.陸游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羶實未聞。

    劇盜曾從宗父命,遺民猶望岳家軍。

    上天悔禍終平虜,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報國,尚憑精意祝爐燻。

    3.《書憤》宋.陸游

    清汴逶迤貫舊京,宮牆春草幾番生。

    剖心莫寫孤臣憤,抉眼終看此虜平。

    天地固將容小丑,犬羊自慣瀆齊盟。

    蓬窗老抱橫行路,未敢隨人說弭兵。

    4.《書憤》宋.陸游

    白髮蕭蕭臥澤中,秪憑天地鑑孤忠。

    厄窮蘇武餐氈久,憂憤張巡嚼齒空。

    細雨春蕪上林苑,頹垣夜月洛陽宮。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5.《書憤》宋.陸游

    鏡裡流年兩鬢殘,寸心自許尚如丹。

    衰遲罷試戎衣窄,悲憤猶爭寶劍寒。

    遠戍十年臨的博,壯圖萬里戰皋蘭。

    關河自古無窮事,誰料如今袖手看!

    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霜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明世,千載誰堪柏仲間

    書憤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1、此詩作於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這時陸游退居於山陰家中,已是六十二歲的老人。從淳熙七年起,他罷官已六年,掛著一個空街在故鄉蟄居。直到作此詩時,才以朝奉大夫、權知嚴州軍州事起用。因此,詩的內容兼有追懷往事和重新立誓報國的兩重感情。

    2、詩的前四句是回顧往事。“早歲”匈指隆興元年(1163)他三十九歲在鎮江府任通判和乾道八年(1172)他四十八歲在南鄭任王炎幕僚事。當時他親臨抗金戰爭的第一線,北望中原,收復故土的豪情壯志,堅定如山。以下兩句分敘兩次值得紀念的經歷:隆興元年,主張抗金的張俊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諸路軍馬,樓船橫江,往來於建康、鎮江之間,軍容甚壯。詩人滿懷著收復故土的勝利希望,“氣如山”三字描寫出他當年的激奮心情。但不久,張浚軍在符離大敗,狼狽南撤,次年被罷免。詩人的願望成了泡影。追憶往事,怎不令人嘆惋!另一次使詩人不勝感慨的是乾道八年事。王炎當時以樞密使出任四川宣撫使,積極計劃進兵關中恢復中原的軍事部署。陸游在軍中時,曾有一次在夜間騎馬過渭水,後來追憶此事,寫下了“念昔少年時,從戎何壯哉!獨騎兆河馬,涉渭夜街枚”(《歲暮風雨的的詩句。他曾幾次親臨大散關前線,後來也有“我曾從戎清渭側,散關嗟峨下臨賊。鐵衣上馬蹴堅冰,有時三日不火食”(《江北莊取米到作飯香甚有感》)的詩句,追寫這段戰鬥生活。當時北望中原,也是浩氣如山的。但是這年九月,王炎被調回臨安,他的宣撫使府中幕僚也隨之星散,北征又一次成了泡影。

    歲月不盡,壯歲已逝,志未酬而鬢先斑,這在赤心為國的詩人是日夜為之痛心疾首的。陸游不僅是詩人,他還是以戰略家自負的。可惜畢生未能一展長材。“切勿輕書生,上馬能擊賊”;“平生萬里心,執戈王前驅”是他念念不忘的心願。自許為“塞上長城”,是他畢生的抱負。“塞上長城”,典出《南史》,南朝宋文帝殺大將檀道濟,檀在臨死前怒叱:“乃壞汝萬里長城!”陸游雖然沒有如檀道濟的被冤殺,但因主張抗金,多年被貶,“長城”只能是空自期許。這種悵惆是和一般文士的懷才不遇之感大有區別的。

    但老驥伏櫪,陸游的壯心不死,他仍渴望效法諸葛亮的“鞠躬盡瘁”,幹一番與伊、呂相伯仲的報國大業。這種志願至老不移,甚至開禧二年(1206)他已是八十二歲的高齡時,當韓沱胄起兵抗金,他還躍躍欲試。

    3、《書憤》是陸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詩感情沉鬱,氣韻渾厚,顯然得力於杜甫。“樓船”、“鐵馬”兩句,雄放豪邁,為人們廣泛傳誦。“樓船夜雪瓜洲度,鐵馬秋風大散關”,這十四字中包含著多麼豐富的憤激和辛酸的感情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大洲的名稱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