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雨聲聲且關心

    中國並無百年俱樂部,俱樂部文化尚處於“我要的冠軍,你不能搶”,球迷文化尚處於互相攻訐,互相鄙視……這樣的文化還是不要傳承下去的好啊

  • 2 # 拿破臺

    可以向曼聯學習,最早把自己的品牌文化推向全世界的俱樂部。據我所知,曼聯好像是世界上第一家把球員在俱樂部的日常生活推向電視的俱樂部,包括訓練,更衣室球員之間互動,比賽前球員走出通道的細節都做完整的直播。當我還在上小學,完全不瞭解足球的時候就知道了貝克漢姆,曾經我還以為他是最厲害的英超不但是商業運營最成功的,很多俱樂部經營自己的足球文化也很有一套。

  • 3 # 體育圈全能王

    說起中國足球俱樂部球迷文化應該如何傳承,我覺得首先一點就是:不要再改名字了。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名不正言不順,名字雖然看起來只是個名字,但是其實他也有很多的內涵。

    在中超聯賽中有許多俱樂部曾經叫過很多名字,比如說重慶斯威之前叫做重慶力帆、江蘇蘇寧易購之前叫做江蘇舜天。更別提,此前恨不得一年能換三回名字的遼寧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俱樂部屢屢改名字的情況呢?那是因為俱樂部的贊助商或者是俱樂部的老闆發生了變化,結果每換一次金主,俱樂部就不得不改一次名字。

    而這樣球隊頻繁改名的行為,對於球迷感情的傳承其實是有很大的傷害的。比如說我今天可能是遼寧波導的,明天可能就變成了遼寧宏運的球迷。這給球迷的感覺是說,我不是這支球隊的球迷,而是這支球隊背後老闆或者企業的球迷。如果老闆變了,那球迷喜愛的,支援的那個物件也變了。

    但其實不是這樣的,也不應該是這樣的。

    在這方面,國安倒是開了一個好頭。在中信退出國安中赫接手之後,俱樂部依然保持了俱樂部的隊徽和名字不變。這樣的變化,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球迷還會感覺這還是他支援的那支球隊。至於球隊背後的變化,管理層的變化,這些跟球迷無關。球迷喜愛和支援的是在場上踢球的這12個人,老闆和贊助商他們做的都是一些幕後的工作,這樣的工作跟球迷並不發生最直接的關係。

    其實我們可以看在外國的很多俱樂部,很少有像中國俱樂部這樣把贊助商的名字放在球隊的名稱之中,更多地是把球隊城市的名稱放在球隊的名字之中,比如說利物浦,比如說巴薩,比如說大巴黎等等。甚至是我們的鄰居南韓和日本的球隊,他們大部分也不會把贊助商的名字放到球隊之中。比如說,橫濱水手、大阪鋼巴等等這樣的球隊名稱。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氛圍和文化,我們球迷們喜愛、支援和忠於的是這支球隊,這個城市,這是球迷文化在俱樂部更換了無論什麼樣的主體都不會改變的一種氛圍。

    在這樣的基礎上,球隊頂多是將一些時間啊或者是象徵身份性的元素放到球隊的名稱之中,但是這些元素都是中立客觀的,並不帶有任何商業和個人的色彩。皇家馬德里、AC米蘭、國際米蘭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樓梯在綁紮鋼筋時應注意哪些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