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175688961649

    博弈論又被稱為對策論(Game Theory),它是現代數學的一個新分支,也是運籌學的一個重要組成內容。按照2005年因對博弈論的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Robert Aumann教授的說法,博弈論就是研究互動決策的理論。所謂互動決策,即各行動方(即局中人[player])的決策是相互影響的,每個人在決策的時候必須將他人的決策納入自己的決策考慮之中,當然也需要把別人對於自己的考慮也要納入考慮之中……在如此迭代考慮情形進行決策,選擇最有利於自己的戰略(strategy)。  博弈論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在經濟學、政治科學(國內的以及國際的)、軍事戰略問題、進化生物學以及當代的計算機科學等領域都已成為重要的研究和分析工具。此外,它還與會計學、統計學、數學基礎、社會心理學以及諸如認識論與倫理學等哲學分支有重要聯絡。  按照Aumann所撰寫的《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博弈論”辭條的看法,標準的博弈論分析出發點是理性的,而不是心理的或社會的角度。不過,近20年來結合心理學和行為科學、實驗經濟學的研究成就而對博弈論進行一定改造的行為博弈論(behavoiral game theory )也日益興盛。經濟學中的“智豬博弈”(Pigs’payoffs)   這個例子講的是:豬圈裡有兩頭豬,一頭大豬,一頭小豬。豬圈的一邊有個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遠離踏板的豬圈的另一邊的投食口就會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隻豬去踩踏板,另一隻豬就有機會搶先吃到另一邊落下的食物。當小豬踩動踏板時,大豬會在小豬跑到食槽之前剛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豬踩動了踏板,則還有機會在小豬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爭吃到另一半殘羹。   那麼,兩隻豬各會採取什麼策略?答案是:小豬將選擇“搭便車”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邊;而大豬則為一點殘羹不知疲倦地奔忙於踏板和食槽之間。   原因何在?因為,小豬踩踏板將一無所獲,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對小豬而言,無論大豬是否踩動踏板,不踩踏板總是好的選擇。反觀大豬,已明知小豬是不會去踩動踏板的,自己親自去踩踏板總比不踩強吧,所以只好親力親為了。   “小豬躺著大豬跑”的現象是由於故事中的遊戲規則所導致的。規則的核心指標是:每次落下的食物數量和踏板與投食口之間的距離。   如果改變一下核心指標,豬圈裡還會出現同樣的“小豬躺著大豬跑”的景象嗎?試試看。   改變方案一:減量方案。投食僅原來的一半分量。結果是小豬大豬都不去踩踏板了。小豬去踩,大豬將會把食物吃完;大豬去踩,小豬將也會把食物吃完。誰去踩踏板,就意味著為對方貢獻食物,所以誰也不會有踩踏板的動力了。   如果目的是想讓豬們去多踩踏板,這個遊戲規則的設計顯然是失敗的。   改變方案二:增量方案。投食為原來的一倍分量。結果是小豬、大豬都會去踩踏板。誰想吃,誰就會去踩踏板。反正對方不會一次把食物吃完。小豬和大豬相當於生活在物質相對豐富的“共產主義”社會,所以競爭意識卻不會很強。   對於遊戲規則的設計者來說,這個規則的成本相當高(每次提供雙份的食物);而且因為競爭不強烈,想讓豬們去多踩踏板的效果並不好。   改變方案三:減量加移位方案。投食僅原來的一半分量,但同時將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結果呢,小豬和大豬都在拼命地搶著踩踏板。等待者不得食,而多勞者多得。每次的收穫剛好消費完。   對於遊戲設計者,這是一個最好的方案。成本不高,但收穫最大。   原版的“智豬博弈”故事給了競爭中的弱者(小豬)以等待為最佳策略的啟發。但是對於社會而言,因為小豬未能參與競爭,小豬搭便車時的社會資源配置的並不是最佳狀態。為使資源最有效配置,規則的設計者是不願看見有人搭便車的,政府如此,公司的老闆也是如此。而能否完全杜絕“搭便車”現象,就要看遊戲規則的核心指標設定是否合適了。   比如,公司的激勵制度設計,獎勵力度太大,又是持股,又是期權,公司職員個個都成了百萬富翁,成本高不說,員工的積極性並不一定很高。這相當於“智豬博弈”增量方案所描述的情形。但是如果獎勵力度不大,而且見者有份(不勞動的“小豬”也有),一度十分努力的大豬也不會有動力了----就象“智豬博弈”減量方案一所描述的情形。最好的激勵機制設計就象改變方案三----減量加移位的辦法,獎勵並非人人有份,而是直接針對個人(如業務按比例提成),既節約了成本(對公司而言),又消除了“搭便車”現象,能實現有效的激勵。    另外,推薦一篇文章《20世紀西方經濟學:博弈論漸成主流》,限於篇幅,提供連結供參考: http://biz.163.com/05/1013/16/1VV6QOSA00020QD0.html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復興號有幾條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