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醫病醫人苗醫生

    確實如題主所言,很多早期直腸癌確實很容易當成痔瘡。主要原因有:

    直腸癌與痔瘡有類似的症狀:大便帶血。而痔瘡又非常常見,常有“十人九痣的說法”,因此大便帶血時,人人首先想到的是痔瘡,而不是直腸癌。

    現在癌症越來越年輕化了。以前認為七八十歲的老人才會得直腸癌,而現在發現四五十歲的人得直腸癌已經不少見了。因此,中年人出現大便帶血時往往不會首先考慮直腸癌。

    儘管直腸癌與痔瘡有相似的症狀,但是二者還是有區別的。

    大便帶血的性狀不一樣

    直腸癌引起的大便帶血,多表現為大便中混有血液,一般還有粘液和濃液,血的顏色多為暗紅或果醬色;痔瘡的大便帶血,多在表面,不與糞便相混合,一般沒有粘液,血液顏色多為鮮紅色。

    其他症狀有所不同

    除了大便帶血外,直腸癌患者還會伴有大便習慣改變、大便變細、變形等問題。而痔瘡一般沒有。但痔瘡一般會有肛門周圍瘙癢的症狀,有人甚至因為瘙癢坐立難安。

    發現直腸癌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做腸鏡了。當然有很多直腸癌透過肛門指診就能發現。

    所以當中年人出現類似痔瘡的症狀時,不要隨便弄點藥膏糊弄糊弄就行了。一定要去普外科就診,讓醫生明確一下是否是直腸癌。

  • 2 # 劉永毅醫生

    直腸癌誤以為是痔瘡的事情屢見不鮮,大概有兩種原因,一是都表現為便血,李逵和李鬼分不清,二是病人自以為認為、“後病”怕羞等原因沒有去醫院做檢查,許多人有症狀3月、半年後才去醫院,晚了又晚。

    痔瘡有內外痔之分,外痔位於肛管齒線以下、感覺由周圍神經支配,出血量少常伴有肛周疼痛、異物、下墜、燒灼感,內痔位於齒線以上、由內臟神經支配,實質就是曲張的靜脈團,少有疼痛,出血量多、鮮紅,有時可滴血。

    直腸癌便血是由於腫瘤破潰所致,伴隨有壞死物、感染物、粘液排出,多在腸道停留時間長一點,顏色暗,與糞便相混。低位直腸癌(據肛門口6cm)出血也可能鮮豔,糞便多變形、凹槽。

    辛辣刺激食物、酒精等會加重痔瘡,但是不會加重直腸癌症狀。直腸癌發展到一定程度會有消瘦、乏力、貧血、低蛋白、低熱、腹痛、腹脹、便秘、腹瀉等等一些症狀,而痔瘡一般沒有這些表現。

    從便血上分辨是癌還是痔瘡,症狀不會都很典型,尤其是直腸腫瘤較小時候。單純從症狀上區分痔瘡、直腸癌還是不完全可靠,有誤差,症狀超過2周還是到醫院檢查一下吧,陽性發現率還是很高的。

    直腸癌形成主要是以腺瘤變化來的,大約有90%以上的可能,所以在未成癌之前就有5-15年的時間發現直腸癌的“雛形”,更不要說早期直腸癌,結腸鏡是金標準,也把整個結腸檢查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耳其移民局流程大概是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