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敗不是因為沒有水而失敗,是因為失敗了才沒有水,然後才徹底失敗。所謂沒有水既是馬謖所寄託希望的置之死地,又是魏軍加速其失敗的最快手段。馬謖也不是在沒有水全軍覆沒的那一刻失敗的,而是未曾交戰就已經失敗了。
先說蠢在哪裡。置之死地而後生,本身沒有錯。但是原本不用死,有穩妥的辦法,還非得讓自己死,以激發鬥志,這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麼,這是要折騰手下人啊。要這麼說,那莫斯科保衛戰置之死地而後生,不給士兵發棉衣,說什麼士兵冒著嚴寒,陷於絕境,會拼力死戰,對嗎?這叫蠢。兵行險著,可是奇正並用,也是以正為主,人家都是沒辦法才用這招險棋,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這些經典戰例你去深究都會發現是當事人的無奈之舉,且有特殊條件。你見過臺上拳擊手沒事先自斷一臂,置之死地而後生,激發鬥志把對面幹趴下麼。更何況,他用的還不對,這時候的戰局不允許放棄大道上山,這場仗也根本就沒要求他以少勝多,冒著風險幹掉對方。
我們再說實在的道理,說說哪裡不對。
作為防守方,人數是人家的四分之一,顯然不好進攻,也不存在把人家十萬吃掉的可能,初帶兵也沒有帶人身先士卒激勵士氣的本事,而且戰役目的就只是守住街亭,保衛後方糧道,定性地說,這是一場以少敵多的阻擊戰,只有利用防守方的優勢才能取得勝利。你在大道下紮營盤,魏軍就無法築起營盤,是客軍,魏軍一道一道攻你,魏軍必將損失慘重,要花費大量時間,在古代想要10萬攻克早有準備的2萬多人的大營可不容易,畢竟以逸待勞,有各種工事,是防禦方。只要戰事稍稍一膠著,魏軍遠道而來,深入街亭腹地 ,沒有堅固工事,必須考慮後路,只能撤退,白白損失有生力量糧草輜重。更重要的是時間一長,隴西必失,魏軍就沒有必要透過街亭去隴西了,就會退去了。
但棄守大道,上山去了,自以為佔據了地利。那麼魏軍包圍你之後,不對你發起進攻,築起營盤,反客為主,攻守易勢,因為隨著時間推移必然缺水,我數量劣勢的蜀軍從守方被迫轉為攻方,不得不進攻。這叫什麼?這叫失了天時,時間站在魏軍那裡了,這叫在戰略上失了先手。這時候就算諸葛回軍,面對魏軍堅固營盤能怎麼樣,還是魏軍想怎麼打就怎麼打。然後我方被動進攻時候,要從山上下去,山上所謂的林葉繁密反倒成了魏軍的保護傘,還容易被點火燒山。這叫失了地利。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看著下面數倍於己的敵人,你馬謖初為大將還能好好節制部下?部下能沒有怨言?置之死地沒能激發鬥志,倒是帶來怨恨和絕望,大家會想你為什麼不聽王平的建議,陷我等於死地,還激發個屁的鬥志。這叫失了人和。 怎麼能不敗?
這時候有人問了,要是馬謖提前預備水在山上,會不敗麼?這是忽視了失敗的根本原因,忽視了馬謖是因為戰略上的重大失誤,對戰役目的的無視,導致攻守易勢,優勢盡喪,毀掉了統帥對於這一戰役目的的佈局。
預備水,要預備多少呢,總有喝完那天,就算你能一直有水喝,魏軍燒山怎麼辦,要是能有足夠水救火,你直接放水,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好了,還打什麼。就算一場大雨,足夠的水導致我方可以一直守山下去。可是糧道已經暴露在魏軍面前了,前方進攻的主力怎麼辦。無非五萬魏軍一直監視你這隻山上的猴子罷了。諸葛大軍也不敢來救你,十萬魏軍以逸待勞,你得怎麼打下它,諸葛支援,魏國必然從陳倉長安等地再派大軍支援,這也就意味著在雍涼決戰,那麼蜀和魏數十萬大軍在這裡硬碰硬,在優勢盡喪條件下被迫決戰?蜀國碰不起,何況沒了糧道,諸葛亮不會這麼蠢。哪怕你馬謖還在山上,可是街亭通道在魏國手上了,只要魏國經過街亭轉而向南斷了入祁山回漢中、蜀國的退路,蜀軍必然得全軍被聚殲於此萬劫不復,諸葛亮再軍事天才也迴天無力,這一點不需要爭論。於是蜀只能立刻撤,一點都不敢拖,下次再來。戰略上從一開始就南轅北轍,無視了守住糧道、穩固大軍後方這一根本,就算你戰術上真的能2.5w拼掉5萬,又能如何。
從你讓開軍事通道上山那一刻,就已經敗了,和水有什麼關係呢。
———————————————————
看了個回答,從馬謖個人心理解釋了下,我深受啟發,故此補充下。
不然我也不理解馬謖怎麼幹出這事。諸葛亮必然告訴他是守住街亭,但凡是個正常人帶著如此劣勢的兵力看著街亭都不會和馬謖一樣想著置之死地,一舉擊敗十萬魏軍吧?正常人的反應不都是深溝高壘加固營防查漏補缺?再者你非得用上置之死地而後生這招也行(對於有些人來說這書不能白讀不是?),馬謖就慷慨激昂地喊一句“我蜀漢雖大,身後就是街亭,我們退無可退!失了街亭,丞相軍令自本將以下全部斬首!”——這就已經置之死地了,而且是守住要道的置之死地,你還要怎樣?
馬謖想來就是飄了,突然一帶兵嘚瑟的忘我,導致智商全沒了。正式點說就是被名利衝昏頭了,光想著一戰成名,在史書上記下一筆馬謖於街亭以少勝多,大敗十萬魏軍,被時人以及後人稱讚經天緯地之才,智計絕倫,國士無雙。一戰成名,就像記錄項羽破釜沉舟那樣,確實,讀著項羽破釜沉舟,我都有些神往,要是記上我幹了這麼件NB事,我也會飄飄然,總覺得死了都值。不然他憑什麼敢想2萬擊敗10萬守住街亭?
但是照著上述分析的紮營防禦按部就班的打,魏軍就會退了,就沒有什麼一戰成名了,實在是稀鬆平常的一件普通大功勞,即使記頭功也不會給人震撼,威名遠揚。就好像王者榮耀塔下一個人清了兵就走,不管對面仨人,沒人給你扣666,但是你要是衝出塔,草叢蹲一波,透過智謀、操作“卻波Q”,隊友一片666就來了。完全忘記了猥瑣,後果就是很可能就是送了人頭。於是乎,被名利矇住了雙眼,全然沒有了平時做參謀的冷靜分析,變成了一個妄人。當馬謖滿腦子都想著建立不世之功的時候,自負再加上這份狂熱,就失去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能力,做不到上述最起碼的戰局分析,因為他的目標亂了,不再是守住糧道,而是要一戰成名!扭曲的目的導致了扭曲的行為。順著一戰成名展現自己的智謀學識的思路下去,一切都通了。可是,你連最開始的目的都亂了套了 ,你還怎麼贏。
不得不感嘆,實為名所累啊!為博一人之私名,棄萬人之性命,賭全軍之安危,此人該死。
這件事,給我們後世的教育不是要學會上述分析,學會打仗,學會不要紙上談兵,而是告訴我們,“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馬謖敗不是因為沒有水而失敗,是因為失敗了才沒有水,然後才徹底失敗。所謂沒有水既是馬謖所寄託希望的置之死地,又是魏軍加速其失敗的最快手段。馬謖也不是在沒有水全軍覆沒的那一刻失敗的,而是未曾交戰就已經失敗了。
先說蠢在哪裡。置之死地而後生,本身沒有錯。但是原本不用死,有穩妥的辦法,還非得讓自己死,以激發鬥志,這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麼,這是要折騰手下人啊。要這麼說,那莫斯科保衛戰置之死地而後生,不給士兵發棉衣,說什麼士兵冒著嚴寒,陷於絕境,會拼力死戰,對嗎?這叫蠢。兵行險著,可是奇正並用,也是以正為主,人家都是沒辦法才用這招險棋,破釜沉舟、背水一戰這些經典戰例你去深究都會發現是當事人的無奈之舉,且有特殊條件。你見過臺上拳擊手沒事先自斷一臂,置之死地而後生,激發鬥志把對面幹趴下麼。更何況,他用的還不對,這時候的戰局不允許放棄大道上山,這場仗也根本就沒要求他以少勝多,冒著風險幹掉對方。
我們再說實在的道理,說說哪裡不對。
作為防守方,人數是人家的四分之一,顯然不好進攻,也不存在把人家十萬吃掉的可能,初帶兵也沒有帶人身先士卒激勵士氣的本事,而且戰役目的就只是守住街亭,保衛後方糧道,定性地說,這是一場以少敵多的阻擊戰,只有利用防守方的優勢才能取得勝利。你在大道下紮營盤,魏軍就無法築起營盤,是客軍,魏軍一道一道攻你,魏軍必將損失慘重,要花費大量時間,在古代想要10萬攻克早有準備的2萬多人的大營可不容易,畢竟以逸待勞,有各種工事,是防禦方。只要戰事稍稍一膠著,魏軍遠道而來,深入街亭腹地 ,沒有堅固工事,必須考慮後路,只能撤退,白白損失有生力量糧草輜重。更重要的是時間一長,隴西必失,魏軍就沒有必要透過街亭去隴西了,就會退去了。
但棄守大道,上山去了,自以為佔據了地利。那麼魏軍包圍你之後,不對你發起進攻,築起營盤,反客為主,攻守易勢,因為隨著時間推移必然缺水,我數量劣勢的蜀軍從守方被迫轉為攻方,不得不進攻。這叫什麼?這叫失了天時,時間站在魏軍那裡了,這叫在戰略上失了先手。這時候就算諸葛回軍,面對魏軍堅固營盤能怎麼樣,還是魏軍想怎麼打就怎麼打。然後我方被動進攻時候,要從山上下去,山上所謂的林葉繁密反倒成了魏軍的保護傘,還容易被點火燒山。這叫失了地利。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看著下面數倍於己的敵人,你馬謖初為大將還能好好節制部下?部下能沒有怨言?置之死地沒能激發鬥志,倒是帶來怨恨和絕望,大家會想你為什麼不聽王平的建議,陷我等於死地,還激發個屁的鬥志。這叫失了人和。 怎麼能不敗?
這時候有人問了,要是馬謖提前預備水在山上,會不敗麼?這是忽視了失敗的根本原因,忽視了馬謖是因為戰略上的重大失誤,對戰役目的的無視,導致攻守易勢,優勢盡喪,毀掉了統帥對於這一戰役目的的佈局。
預備水,要預備多少呢,總有喝完那天,就算你能一直有水喝,魏軍燒山怎麼辦,要是能有足夠水救火,你直接放水,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好了,還打什麼。就算一場大雨,足夠的水導致我方可以一直守山下去。可是糧道已經暴露在魏軍面前了,前方進攻的主力怎麼辦。無非五萬魏軍一直監視你這隻山上的猴子罷了。諸葛大軍也不敢來救你,十萬魏軍以逸待勞,你得怎麼打下它,諸葛支援,魏國必然從陳倉長安等地再派大軍支援,這也就意味著在雍涼決戰,那麼蜀和魏數十萬大軍在這裡硬碰硬,在優勢盡喪條件下被迫決戰?蜀國碰不起,何況沒了糧道,諸葛亮不會這麼蠢。哪怕你馬謖還在山上,可是街亭通道在魏國手上了,只要魏國經過街亭轉而向南斷了入祁山回漢中、蜀國的退路,蜀軍必然得全軍被聚殲於此萬劫不復,諸葛亮再軍事天才也迴天無力,這一點不需要爭論。於是蜀只能立刻撤,一點都不敢拖,下次再來。戰略上從一開始就南轅北轍,無視了守住糧道、穩固大軍後方這一根本,就算你戰術上真的能2.5w拼掉5萬,又能如何。
從你讓開軍事通道上山那一刻,就已經敗了,和水有什麼關係呢。
———————————————————
看了個回答,從馬謖個人心理解釋了下,我深受啟發,故此補充下。
不然我也不理解馬謖怎麼幹出這事。諸葛亮必然告訴他是守住街亭,但凡是個正常人帶著如此劣勢的兵力看著街亭都不會和馬謖一樣想著置之死地,一舉擊敗十萬魏軍吧?正常人的反應不都是深溝高壘加固營防查漏補缺?再者你非得用上置之死地而後生這招也行(對於有些人來說這書不能白讀不是?),馬謖就慷慨激昂地喊一句“我蜀漢雖大,身後就是街亭,我們退無可退!失了街亭,丞相軍令自本將以下全部斬首!”——這就已經置之死地了,而且是守住要道的置之死地,你還要怎樣?
馬謖想來就是飄了,突然一帶兵嘚瑟的忘我,導致智商全沒了。正式點說就是被名利衝昏頭了,光想著一戰成名,在史書上記下一筆馬謖於街亭以少勝多,大敗十萬魏軍,被時人以及後人稱讚經天緯地之才,智計絕倫,國士無雙。一戰成名,就像記錄項羽破釜沉舟那樣,確實,讀著項羽破釜沉舟,我都有些神往,要是記上我幹了這麼件NB事,我也會飄飄然,總覺得死了都值。不然他憑什麼敢想2萬擊敗10萬守住街亭?
但是照著上述分析的紮營防禦按部就班的打,魏軍就會退了,就沒有什麼一戰成名了,實在是稀鬆平常的一件普通大功勞,即使記頭功也不會給人震撼,威名遠揚。就好像王者榮耀塔下一個人清了兵就走,不管對面仨人,沒人給你扣666,但是你要是衝出塔,草叢蹲一波,透過智謀、操作“卻波Q”,隊友一片666就來了。完全忘記了猥瑣,後果就是很可能就是送了人頭。於是乎,被名利矇住了雙眼,全然沒有了平時做參謀的冷靜分析,變成了一個妄人。當馬謖滿腦子都想著建立不世之功的時候,自負再加上這份狂熱,就失去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能力,做不到上述最起碼的戰局分析,因為他的目標亂了,不再是守住糧道,而是要一戰成名!扭曲的目的導致了扭曲的行為。順著一戰成名展現自己的智謀學識的思路下去,一切都通了。可是,你連最開始的目的都亂了套了 ,你還怎麼贏。
不得不感嘆,實為名所累啊!為博一人之私名,棄萬人之性命,賭全軍之安危,此人該死。
這件事,給我們後世的教育不是要學會上述分析,學會打仗,學會不要紙上談兵,而是告訴我們,“壁立千仞,無欲則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