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一幅手稿拍賣了1207.5億,這是書法價值和歷史價值的結合。
而茅盾學習書法卻是源於一次報考。
1913年,茅盾報考北京大學預科第一類,考試結束他滿懷信心地回家等結果,但是到了“放榜”的日子他依然沒有接到錄取通知書,致使他一度懷疑自己落榜了。可是過了沒幾天,他收到了北大的錄取通知書,但是開啟錄取通知書之後,一件讓他哭笑不得事情發生了:只見錄取通知書上寫著“沈德鳴”,我們都知道茅盾原名叫做沈德鴻,這裡為什麼寫著沈德鳴呢?
難道是北大弄錯了?其實是茅盾自己弄錯了,因為他在填寫報道單的時候,由於書寫潦草,所以將“鴻”字寫成了“鳴”字,才鬧了這麼一個笑話!這件事情對於茅盾的觸動很大,他決心練好書法,於是在北大讀書期間他刻苦學習書法,同時還得到了沈尹默等書法大家的指點。
茅盾練習書法的習慣一直保持到老年,直到八十多歲了還用小楷抄寫書稿。
他的一幅手稿也是拍賣到了1207.5的高價,這在書法界來說應該是數一數二的了。
就是這幅手稿拍賣了1207.5萬!
儘管如此,茅盾卻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書法家,他覺得把字寫好就是為了實用,而不是為了藝術創作,他覺得書法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延續。
茅盾一幅手稿拍賣了1207.5億,這是書法價值和歷史價值的結合。
而茅盾學習書法卻是源於一次報考。
1913年,茅盾報考北京大學預科第一類,考試結束他滿懷信心地回家等結果,但是到了“放榜”的日子他依然沒有接到錄取通知書,致使他一度懷疑自己落榜了。可是過了沒幾天,他收到了北大的錄取通知書,但是開啟錄取通知書之後,一件讓他哭笑不得事情發生了:只見錄取通知書上寫著“沈德鳴”,我們都知道茅盾原名叫做沈德鴻,這裡為什麼寫著沈德鳴呢?
難道是北大弄錯了?其實是茅盾自己弄錯了,因為他在填寫報道單的時候,由於書寫潦草,所以將“鴻”字寫成了“鳴”字,才鬧了這麼一個笑話!這件事情對於茅盾的觸動很大,他決心練好書法,於是在北大讀書期間他刻苦學習書法,同時還得到了沈尹默等書法大家的指點。
茅盾練習書法的習慣一直保持到老年,直到八十多歲了還用小楷抄寫書稿。
他的一幅手稿也是拍賣到了1207.5的高價,這在書法界來說應該是數一數二的了。
就是這幅手稿拍賣了1207.5萬!
儘管如此,茅盾卻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書法家,他覺得把字寫好就是為了實用,而不是為了藝術創作,他覺得書法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