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鄧海春
-
2 # 說不了文解不了字
說實話,您太高看鄭經了,所謂的三藩起義從開始到失敗跟他的關係真不大,他只是響應了吳三桂同志的號召。只是這次起義的大頭領真的不咋地。
康熙削藩,政策來的太急太霸道,直接動了老吳,老耿,老尚同志的根本,加上這三貨本來就是無組織無紀律的人。加上當時的社會矛盾在那兒,所以三藩老大老吳同志就打出了,“竊我先朝神器,變中國裳”口號,聲稱要“共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並殺雲南巡撫朱國治,拘捕了按察使以下不順從的官員,釋出檄文,自稱“原鎮守山海關總兵官,今奉旨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佯稱擁立“先皇三太子”,興明討清,蓄髮,易衣冠,傳檄遠近,致書平南、靖南二藩及各地故舊將吏,並移會臺灣鄭經,邀約響應。
起兵的開始是有少數漢人和一些少數名族的人響應了。可是大多數漢人在幹嘛呢?在看戲,看老吳同志和清兵斗的你死我活,就是兩不相幫。為什麼呢?且不說他引清兵入關,這個鍋還可以給陳圓圓同學,說老吳同志英雄難過美人關。可是你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在緬甸一役,把萬曆帝給親手殺了。現在再說什麼興明誰信你啊。這也導致了,老吳同志只能在湖南一線和清軍相持了。可以說這時候只靠老吳同志的威望撐著了。
到了1673年(康熙十七年),年已七十四歲的吳三桂病死,叛軍無首,眾心瓦解,基本也就涼涼了。
-
3 # 布夫舟
1.基本上不可能的
三番起義的時候,吳三桂都七老八十了,根本不會像造反了。如果康熙不逼迫,基本吳三桂不會反。
三番起義完全是倉促之舉,根本不可能成功的。
吳三桂可是殺了明朝皇帝的人,無論怎樣,沒多少人會支援他的。
吳三桂起兵時,雖然號稱“反清復明”,但卻無法掩飾其稱王割據的野心,到頭來,只能是食言自肥。
吳三桂反清時,曾集眾人議舉兵之名,部將劉茂遐提出:
“明亡未久,人心思舊,宜立明後奉以東征,老臣宿將無不願為前驅矣。”可是,深知吾三桂為人的方光琛堅決反對,他說:“出關乞師力不足也,此尚可解,至明永曆已竄蠻夷,必擒而殺之,此不可解矣。今以王兵力恢復明土甚易,但不知功成之後,果能從赤松子遊乎?事勢所迫,萬不能終守臣節,篦子坡之事可一行之,又再行之乎?”這一番話道出吳三桂的心病,動其心絃。吳三桂無意復明,謁明陵,祭永曆,乃至蓄髮易衣冠,都是譁眾取寵、收攬人心之舉。因而,“三桂聽之悚然,遂不用茂遐策”。可是,出師不能無名,於是,他命人炮製了一篇文字巧飾的《反清檄文》,把自己裝扮成一個亡明遺臣。然而不久後,便以“周王”自稱,在他以“周王”名義釋出的“升授”文告中,不僅絕口不提反清復明,甚至連興漢、恢復中華也極少提及。
以遺明代表自居的鄭經,雖對吳三桂約其出兵表示“雀躍”,卻不免持有很多疑慮。鄭經覆信吳三桂曰:
“既慶朝廷之光復,又喜所懷之不謬,故獻一言:自古成天下之大業,必先建天下之大義,以殿下之忠貞,而擇立先帝之苗裔,則足以號召人心,而感奮忠義。不佞所以區區道及,亦欲依日月之末光,早建匡復之業。”吳三桂為了取得鄭經的支援,遣禮曹錢黯賚書往臺灣,解釋不復故明而稱“周”的理由。書曰:
“先朝盛德,何日忘之,然藉擁戴以呼召人心,乃草創故智,不慎於始,後必終兇。項氏之於義帝、諸劉之於更始,可鑑也。使大勢既定,親賢自不乏人,與天下公議之,一德同心,宣化之例,何必遜古人耶。倡義除暴,首當削號,故改為‘周’。且列國即位改元,春秋正例,師古正名,竊附斯義耳。”上圖鄭經畫像在這裡,吳三桂對其無意復明,已不再做任何掩飾,承認,初倡復明,不過是行“草創故智”,“藉擁戴以呼召人心”。並以親賢自居,把稱“周”改號,比為“春秋正例”,已暴露了他欲稱帝自為的個人野心。故鄭經聞言,大為感嘆,曰:“吳藩萌念已差,不但不能取信天下、號召英雄,實為後世羞耳。”
由吳三桂與鄭經之間的書信往來可以看出,鄭經出兵助吳,志在復明,即如舊時文人所言“鄭王雖偏守臺灣,而尊王朔,志存繼主,忠孝凜然。”而吳三桂約鄭經出兵,則是要鄭經助他打天下。因而,他們雖然同為反清,卻是目的各異,同床異夢。
耿精忠亦是如此。他既不奉明為正朔,也不從吳尊周王,而獨樹一幟,書“甲寅”年號,鑄“裕民通寶”為幣,以充兵用,“不遵者斬”,並且與吳週一樣設立六曹官制。因而,有人說:
“耿王自三月十五日建旗之後,頒發諭示,俱稱敕旨。既用黃綾,從不遵及大明正統,既已無舊主之念,何以服兆姓之心。”耿精忠勢力分崩離析,迅速解體亦是必然的。鄭、耿交惡之後,吳三桂遣禮曹錢黯至福建為二人和解。然而,由於吳三桂自身名義不揚,和解甚是無力,鄭將劉國軒嗤之說:“吾家在海外數十年,稱奉明號,今吳號稱周,耿稱甲寅,是以來攻爾兩家。若歸正朔,吾不難進鎮江、上南京,否則爾兩家皆吾敵國也。”
由此看來,三藩的失敗,與鄭經無關。鄭氏的政治理念和操守使他拒絕與三藩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