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兒科孔醫生

    絕大多數孩子的抵抗力(免疫力)都是正常的,很多孩子都是被家長或者醫生“免疫力低下”

    認識免疫

    免疫的核心為“認識自我,排除異己”

    免疫分為固有免疫反應和獲得性免疫。

    固有免疫是我們本身自帶的,生來就有的。包括我們的免疫器官組織(面板、黏膜、鼻毛等等),免疫細胞(淋巴細胞、自然殺傷細胞、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等等),它們從來不特別針對誰,誰來“使壞”就幹誰,所以又稱為非特異性免疫。

    獲得性免疫具有抗原特異性,它們只針對特別的病原體。包括產生特異性抗體、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物質,並且留有記憶細胞。

    我們人體有三道屏障,第一道為面板黏膜等物理屏障,第二道為免疫細胞,第三道為抗體等免疫物質

    為什麼孩子反覆生病?

    時常有家長問我這個問題,如果比較忙或者懶,我會簡單回覆“孩子的免疫功能不完善”,所以我也是把孩子“免疫力低下”的醫生之一,這個顯然是錯的。

    實際上孩子自出生後不久免疫系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就可以達到成人水平。問題出在獲得性免疫、第三道屏障這裡,抗體的產生需要抗原的刺激,就是說只有達到一定量的某一病原體侵入體內,才能發生免疫應答,產生針對這一病原體的抗體併產生記憶細胞,當這種病原體再次進入體內後,抗體和記憶細胞才會發生作用,將這種病原體剷除。

    孩子剛面對世界不久,外界很多病原體對於孩子都是新的,在加上能讓孩子患病的病原體非常多、某些細菌病毒還有很多的分類及亞型,而且某些病毒還時常變異,比如引起感冒的病原體有鼻病毒、呼吸道合飽病毒、腺病毒、柯薩奇病毒、流感病毒等等,其中鼻病毒有100多種血清型。所以這些病原體進入孩子體內後,對孩子免疫系統來說這些都是“新的”“不認識的”,自然就沒有針對的抗體來對付它們,就會感冒了。完全可以得一百次感冒都不重樣。

    《實用兒科學》是這樣描述小兒的免疫功能特點的:傳統認為小兒時期,特別是新生兒和未成熟兒處於不成熟階段,其某些免疫,防禦能力亦顯低下。實際上,出生時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均已相當成熟,其免疫反應能力低下,更可能是免疫系統的“無經驗”之故。即其免疫系統雖業以完善,但因以往未曾接觸過抗原,故未能建立免疫記憶反應。

    哪些孩子存在或提示免疫問題呢?

    僅僅是經常生病,不能表示免疫力低下。這種免疫功能的“無經驗”,所以會導致孩子容易反覆的生病。正常在六七歲以下的孩子,每年有6到8次的感冒均屬於正常。在幼兒園期間甚至可以有,每月1-2次生病。每年有2到3次得肺炎或者腹瀉也沒有問題,2015年的一個統計中中國6到12月的嬰兒,每年每人腹瀉的次數約1.9次。

    患有免疫性疾病、遺傳代謝病、染色體病、先天性甲減、嚴重的營養不良、比較嚴重的貧血及先心病、長期慢性的腹瀉等等基礎疾病的孩子可能存在免疫障礙。

    經常生病,且每次生病都很重的孩子,提示免疫低下。比如發生腦膜炎、重症肺炎、休克等等。

    得一些常見病,但是恢復很緩慢的孩子提示可能有免疫低下。比如很平常的一個感冒,超過三四個星期還不好。

    那些方法可以提高免疫力、減少生病

    1.營養是基礎。母乳餵養優先,及時新增輔食,飲食要均衡。孩子營養充足,才能從滿足自身生長髮育分出“能量營養和精力”來建立免疫防禦。如果您的孩子經常生病,首先要看的第一點就是餵養是否合理。

    2.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室內衛生乾淨但不要過度消毒。注意衛生是要消除大量的病原體,避免孩子過度暴露。不要過度消毒就是要允許一些少量的病原體存在,發揮抗原效應,使孩子體內能夠產生抗體。如果老是用84或者其他的消毒液清理室內環境,那麼這樣的孩子就可能成為“溫室中的花朵”,當接觸外界之後,很容易就會生病。

    3.適當的鍛鍊。小孩子不要老是抱著,能爬的就讓他多爬,能跑的就多跑。大一點的孩子可以每天1-2小時的運動。

    我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家長們能夠理解孩子生病很正常,有些疾病也是在嬰幼兒階段特定出現的。千萬不要“拔苗助長”。像市面上打著“免疫調節,增強免疫力旗號”的藥品、保健品並不推薦,也不見得有什麼效果,最可怕的是這些藥品和保健品可能有很大的危害。

    下面是一個一年賣幾十億的某藥的說明書,什麼都能治,不良反應、婦兒用藥卻都是尚無。我記得這個藥只在中國賣,歐美人就這麼好心,這麼好的東西會只給華人、中國兒童用?

  • 2 # 爸爸不講理

    寶寶抵抗力差,也就是免疫力差。通常發生在寶寶6個月齡之後,因為6個月時來自母體的抗體被消耗得差不多了,而自身的免疫系統還未建立完善。免疫力青黃不接之際,寶寶就容易生病。

    如何提高寶寶免疫力:

    1、堅持母乳餵養。

    寶寶6個月新增輔食,並不表示母乳已經不重要了。相反,母乳仍然佔據重要地位。世衛組織建議母乳餵養到寶寶2歲或2歲以上。

    所以,6個月~2歲寶寶每天保持500ml以上的奶量是很有必要。因為能夠持續地向寶寶提供優質的免疫抗體,幫助寶寶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免疫系統。

    2、減少抗生素的使用。

    抗生素的濫用是影響寶寶免疫力成長的阻礙力量,中國兒科門診的抗生素利用率高達75%,遠遠超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的不得超過30%!

    最重要的是,抗生素只對細菌產生作用,絕大多數因病毒感染的兒童患者使用抗生素都沒有明顯效果。

    最壞的結果是:抗生素會破化免疫細胞的代謝方式,讓人體細胞逐漸喪失抵抗有害細菌的能力。這是非常可悲的!

    3、不要讓寶寶放棄與細菌切磋的機會。

    寶寶的免疫力,是透過不斷地與細菌打交道中成長起來的。

    比如說發燒吧:當寶寶遭遇有害細菌攻擊時,神經中樞就會啟動免疫程式,也就是主動升高體溫利用白血球將有害細菌吞噬的過程。白血球的最佳工作環境是怎樣的呢,是當體溫到達38~39度時白血球才幹活的。所以,通常寶寶發一發燒只要精神狀態好,可以適當等一等,不要過早地給寶寶用退燒藥。

    媽咪們可能不知道吧?寶寶在1歲之前發燒是可以預防過敏的,這可是醫學研究的重大發現哦!

    所以呀,寶寶適當地“髒”一點不要緊。過於清潔讓寶寶失去與細菌打交道的機會,對寶寶的免疫力十分不利。

    4、及時接種疫苗。

    說到寶寶打疫苗家長可能一肚子氣,經過長春長生事件後疫苗的安全性受到了廣泛質疑,這種心情作為家長我當然理解也十分氣憤!

    但是,接種疫苗仍然是世界公認的幫助寶寶對某類疾病產生抗體的有效途徑。我們也應該相信絕大多數的疫苗是安全的,所以按時接種十分必要。

    5、多帶寶寶參加體育鍛煉,多吃蔬菜水果、保證寶寶充足的睡眠,是增強寶寶免疫力的有效方式。不過這需要寶寶稍大一點才行,太小了就免了哈!

    順便提醒一下:市場上所謂提高寶寶免疫力的產品比如:“蛋白粉、匹多莫德、泛福舒、蘭菌淨”等等已經被證明對提高寶寶免疫力並沒有明顯效果,媽咪們自行參考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比較好看的現代言情小說?主要講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