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超自然科學所

    南極臭氧層空洞只在南極的春季(9-11月)出現,持續一個月左右。目前,主要解釋是從光學角度進行的。這種觀點認為,使臭氧層破壞的罪魁禍首主要是氟氯烴(CFCs)。在人類聚居的北半球,由於大量生產和使用CFCs,並使之進入大氣層中,大氣環流攜帶著北半球散發的CFCs,隨赤道附近的熱空氣上升,分流向兩極。在南極黑暗酷冷的冬季(6-9月),下沉的空氣在南極洲受到山地的阻擋,停止環流,就地旋轉,形成“極地風暴旋渦”。這股旋渦不斷上升,上升到20千米高空的臭氧層內以後,把南極與中低緯地帶空氣對流隔絕開來,使南極變得極冷,並開始出現滯留在空中的冷氣團“冰雲”。“冰雲”中的冰晶微粒把氣流中的CFCs吸收在其表面,並不斷積聚其中。當南極的春季來臨時,Sunny照向“冰雲”,冰晶融化,釋放出吸附的CFCs。由於CFCs是一種含氯的有機化合物,當它受到短波紫外線的照射,分解出一種自由基,這種自由基與臭氧發生反應生成另一種自由基,反應過程中消耗掉一部分臭氧。一個氯原子可破壞10萬個臭氧分子。因此,南極的臭氧洞出現在春季。另一種解釋是從動力角度進行的。這種觀點認為,在南極極夜期間,因中低緯向南極的熱量輸送效率很低,控制南極上空的極地“旋渦”內部,形成了異常低溫環境,光照少,氧分子合成臭氧的光化學作用就會減弱。當極夜結束,春季來臨(9月始),太陽重新越出地平線時,由於集中於平流層中下層的臭氧對太陽輻射的吸收,這一範圍的大氣被加熱,於是該層出現了上升運動。這一上升運動引起的抽吸作用,將對流層臭氧含量低的氣體帶入了平流層,替代了原來平流層臭氧含量高的氣體。這種“抽吸作用”直到11月份才逐漸減弱,此時南極上空臭氧濃度逐漸上升。可見,由於南極春季的這種“抽吸作用”,導致了南極春季臭氧空洞的形成

  • 2 # 米瑪塔爾的幻想雜談

    南極上空出現臭氧層空洞的主要原因是:太陽風射來的粒子流在地磁場的作用下向地磁兩極集中,並破壞了那裡的臭氧分子。使用氟利昂作製冷劑及在其他方面使用也是原因之一。

    宇宙高能粒子簇射破壞了臭氧層。美國地球與宇宙研究局局長登·貝克認為,透過人造地球衛星發現,地球每隔27天就有兩天半要受到宇宙高能粒子簇射,射向地球的帶電粒子,其能量為200~1500萬電子伏特。

    這些帶電粒子在地球磁場作用下沿著磁力線向南北兩極射去,當南半球冬季到來時,南極大陸處於黑夜,大氣中間層的氮、氫化合物在帶電粒子的影響下濃度開始升高。

    當南極大陸出現太陽的早春季節到來時,氮、氫化合物由於氣溫升高開始發生化學反應,這一過程使臭氧層迅速遭到破壞,因而在南極上空臭氧層出現空洞。由於大氣層總環流的穩定性和地球磁場的不同結構,北極磁場比南極磁場較強和均勻,因此這種化學過程只對南極大陸產生影響。

    臭氧層是大氣平流層中臭氧濃度最大處,是地球的一個保護層,太陽紫外線輻射大部被其吸收。有學者認為南極臭氧層空洞是一種自然現象。關於臭氧層空洞的成因,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月都在騰訊公益捐款,但又捐不多,不捨得捐多一點點,這種人是什麼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