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蔣營平涐歲月嶼南涼

    文學文字構成的第一個層面是語言層,它是由語言材料構成的文字外觀,即一系列呈線性組合的詞句。語言層包括語音和語義兩部分。文學文字的語言層具有相對獨立的審美價值,語言透過“能指”即自身的特點,給讀者以審美的感受;這在詩歌語言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對於文學文字特別是詩歌而言,語音具有獨立的地位和價值。文學文字的語義表達基於內涵的豐富性、資訊的綜合化和體驗個性化的要求,往往會藉助各種修辭手段,有意違反已有的語言成規,以期使表意行為成為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創造行為。文學語言因此具有多義朦朧、含蓄蘊藉的特性。文學語言的這種語義特徵,可以從文學文字所處的特殊語境入手加以把握。文學文字的語境得以建立的前提條件常常是與日常語境相脫離,這一特點為讀者創造性的參與提供了條件,使讀者的想象力有了更為開闊的空間。文學文字結構的第二個層面是現象層。有無現象層是區分文學文字和非文學文字的根據之一。文學文字主要是由形象系統構成的。在文學文字的構成中,現象層居於核心地位,它既是語言層的所指,又是意蘊層的載體。現象層的這個特點也成為判斷文學文字審美價值的重要根據:文學文字不僅要有生動感人的形象或意象,而且這個形象體系還應有豐富幽深的審美蘊涵。具體來說,在抒情類文學文字中,現象層主要體現為連貫流動的情感對應物;在敘事類文學文字中,現象層體現為行動的人物、發展的情節和變換的環境。構成敘事文字現象層的形象體系同樣是虛構和想象的產物,和抒情文字的現象層一樣容含著某種意蘊。意蘊層即文學文字的“蘊涵意指”。文學文字的價值最終取決於它所蘊涵和顯示的審美意味。意蘊層是文學文字構成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意蘊是否豐富、深厚,直接影響著文學文字的審美價值;意蘊是文學文字的靈魂所在。文學文字的意蘊不能脫離文學形象即文字的現象層面而單獨存在,形象與意蘊的關係是融合統一的關係。文學文字的意蘊即蘊涵於文字現象層的意義,具有含蓄、多義的特點。文學文字是一個由語言層、現象層和意蘊層所構成的、有深度的統一體,上一層次是下一層次的形式化顯現,而下一層次則給上一層次提供了存在的內容和依據。其中,現象層具有中介連線的作用,文學形象在與文學語言和文學意蘊的雙重關係中體現了文學文字的內容與形式的辯證統一。

  • 2 # 使用者2226384485603

    文學作品在我現在看來分為三個層面。

    1:情節。良好的故事情節是作品可讀性的基礎。好情節的構思是考驗作者創造性的標準。

    2:文筆。一個作者的文學積累程度可以從作品的字裡行間體現出來。大量閱讀名家作品是提升自我文字駕馭能力的關鍵。

    3:思想性。思想性放在最後是因為我認為這是一部文學作品的靈魂所在。一部思想性強,靈氣充盈的作品才能成為經典名著。你的思想有多深刻決定了你的作品會帶給他人多少啟示。達到這個境界必須需要完善自我人格。這是一條最漫漫無期的道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娛樂圈的哪些明星是被逼出來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