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58114238191884

      看了樓主的描述,我大體上明白了一點。我估摸著,你們老闆讓你看文獻,只給你大方向,而沒有指定小方向。而大方向範圍很廣,你也只能寬泛的膚淺的翻一翻論文,但都沒有深入。隨著馬上步入下學期,而你又有發表小論文的壓力,所以你現在很迷茫。

      我給你一點建議,1)在翻了數篇外文文獻後,肯定會有所發現。比如突然發現自己對某個問題感興趣;或者發現某個問題有更好的解決方法;或者發現某人的論文存在一些缺陷;或者發現某個方向國內幾乎沒有人研究;等等之類的問題。那麼你就可以就這些問題深入地看一兩篇比較經典的有權威性的外文文獻(比如發表在國外核心期刊或者被引用次數比較多的文章),再看看這個問題上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如何,自己研究的話能有什麼創新之處。這樣有了一些想法以後,可以與導師交流,得到導師肯定後,就可以開展你的科研之路了。進展好的話,你就可以就此出來一篇牛逼的或者有創新的或者肯定能發表的文章了。

      2)拿到一篇文章,想深入瞭解的話,必須讀透。碰到不懂的不熟悉的,也要繼續查下去,為此花個三五天也值得,因為搞科研就這樣。你不可能兩天的時間就能看透一篇論文。查知識的方法有很多,要學會利用工具,比如CNKI翻譯助手、google學術搜尋等。文後的參考文獻也要看。堅持下去後,這一篇文章被通讀個三四遍,才能算真正讀透。

      3)一般精讀一篇文章的話,我喜歡看它的引言部分,這裡介紹了相關課題的研究現狀。瞭解了研究現狀以後,你就知道這篇文章的出發點在哪兒,創新以及意義在哪兒,讀下去也就有興趣了。

      補充一下,看你的描述,你的壓力蠻大的,要發兩三篇小論文,看來導師要求比較嚴格。我們那時候,到研三了,第一篇小論文才出來,快畢業時,陸續第二篇第三篇就出來了。研一一整年都在上課,學基礎知識。研二開始上討論課,一週一次報告那種。研二上學期結束時,小方向確定。研二下學期開始寫小論文。研三開始就特別忙了,一邊是小論文和畢業論文,一邊是找工作。

      最後,辛苦打這麼多字,樓主看看能給多少分哈,有問題可以繼續交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過於自我”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