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082273828879

    漢劇前身稱楚調(又名楚腔、楚曲),後稱漢調。

    有史可查,漢劇形成於清·康乾年間,成熟於清·嘉道年間,流行於湖北全省,波及湘、豫、川、陝、粵、皖、贛、黔、晉等省的部分地區,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漢劇聲腔以西皮、二黃為主,首創皮黃合流,並豐富完善了板腔體音樂的表現功能,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中,不同程度地影響了中國其他地方戲曲劇種,如:川劇、滇劇、桂劇、湘劇、粵劇、贛劇等,是研究中國戲曲板腔體系、戲曲音樂結構演變的重要史料和創新資源。漢調自漢調藝人米應先、王洪貴、李六、余三勝、譚志道等先後進入北京而帶入京城,極大地影響了北京戲曲界,當時有“班曰徽班,調為漢調”之說,在徽班漢調的基礎上催生了京劇。在京劇的形成過程中,有過特殊的貢獻。尤其以湖北羅田人余三勝的《李陵碑》開創了京劇反二黃的唱腔史。漢劇劇目豐富,號稱八百出,現保留的資料所載尚存六百五十出,較流行的約三百多出,主要取材於歷史演義和傳說故事。行當嚴謹完整,共分十大行:一末、二淨、三生、四旦、五醜、六外、七小、八貼、九夫、十雜。各行都有各自的表演程式,對兄弟劇種行當的豐富和發展有較大影響。漢劇先後湧現了眾多傑出的藝術家:早期有米應先、余三勝,繼後有餘洪元、董瑤階、李彩雲、李春森、吳天保、陳伯華等等,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尤其是解放後形成的吳(天保)派和陳(伯華)派代表了漢劇發展的高峰,在全國影響很大。鑑於漢劇的這些特點,具有重要價值,亟須對漢劇的史料和實物進行搶救和保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的天皇為什麼沒有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