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布衣半農
-
2 # 麓風軒
漢字當中,獨體字佔很大的比重。獨體字看似簡單,其實寫起來容易單調、呆板,很多人寫的都是長方形,其實不然。寫好獨體字的關鍵,在於“因字成形”、“因字取勢”。下面我們從唐楷中選取幾個經典獨體字,來歸類總結:
一、三角形結構
如圖,顏真卿《東方畫贊碑》“立”字。上尖下平,構影象金字塔,很穩重。這類字形的字,其主筆畫要寫舒展,還有“土”字中的長橫,“大”字中的捺畫,都是這種型別。
二、長方形結構如圖:歐陽詢《虞恭公溫彥博碑》“弓”字。橫短豎長,體態瘦窄。橫向筆畫宜短而輕快,豎向筆畫宜長而挺拔,忌寫成正方形和寫得過扁。
弓:
三、斜四邊形結構斜四邊形有兩種,一種高瘦,一種扁平,如圖:趙子昂《壽春堂記》“夕”字、柳公權《玄秘塔碑》“也”字。有些獨體字的字形呈傾斜之態,書寫時應注意斜中求正。這類字中,往往有一個筆畫(主筆)起到平穩支撐的作用,書寫時必須寫好這個筆畫。
以上總結了獨體字結構的三種類型,初學者明白了這些結構型別,以後遇到獨體字只要按這方法去學就行,這樣就快速入門了。合體字的原理也與此相同。
-
3 # 周祖兵書法
從兩方面入門,一方面是看,一方面是臨。先說看:就是讀帖。一定要把古人流傳下來的經典作品認真的研究,選定你喜歡的字型,研究字的線條、結構、用筆、章法和氣韻,一定要多看,每天看,看得多了,就把作品的形態和氣象印在腦子裡,逐漸形成對書法的美的認識,做到胸有成竹。再說臨:就是臨帖實踐。透過實踐用筆用墨,把前期研究好的線條的寫法,字形的結構,體現出來,用正確的方法反覆練習強化,初期臨帖一定要把字帖放在旁邊,對照著臨習,臨的越像越好。經過長期的嚴格訓練,逐漸形成固定的法度。然後再結合自己的研究和對書法的認識,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新手學習毛筆字,本無捷徑可言,學書的本身就心性的修練,耐得住寂寞,沉得住心氣,心平氣勻,心、眼、手合一,方能入字。
練字,歸根結底是練習控筆的能力,透過小字運指,中字、大字(榜書)運腕、運臂、運肩以至運腰胯之合力,實現書寫中的提、按、運、挫,完成控筆書寫過程,最終形成了手寫習慣養成。
寫字本無好壞,只是手寫習慣的培養,正確的書寫形成好習慣,惰性的投機取巧、急功近利的習慣必走不遠。
至於捷徑,當今的學書條件優於三十多年前多少倍,起步描紅,現成的習字模版很多(網上搜索),大至應從描紅,描貼,臨貼幾個必經之路走起,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