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74056550451

    黃金有極好的延展效能,加工成很薄的金箔,一克黃金可以打造成約0.5平方米大小的金箔。由於黃金這樣的特性,各種寺院教堂裡的神像都會用金箔。你想想,如果一座從裡到外純金的佛像該有多貴重,而使用金箔來裝飾貼金,既美觀又經濟。現在越來越多的雕樑畫棟、酒店裝修、牌匾楹聯、工藝美術等都開始用此外,金箔還可以吃。沒錯,就是吃到肚子裡去。早在1983年,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新增劑法典委員會就已經規定可將黃金作為食品新增劑,中國國家衛生部批准的“作為食品新資源使用的物質”中也包含金箔,所以符合標準的金箔是可以吃的。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虛榮心作祟,金箔酒、金箔水、金箔糖果、金箔糕點甚至金箔大餐相繼問世。嗯嗯,吃下去沒有好處,也沒什麼壞處,但它真的是沒味道。有人可能要問:“什麼情況?書上不是說了有吞金自殺嗎?”其實,金的化學性質相當穩定,從化學的角度來說,純金對人體沒有任何傷害。但從物理的角度來說,金太重,會讓器官腸道墜漲難受。如果吞下的金器過於尖銳,會穿破食道、胃、腸道等器官。一時半會是死不了,如果不手術取出,會難受好幾天,受盡折磨後痛苦死去。所以,吞金自殺實在是一種有錢任性而又死相難看的選擇。既然黃金可以打製成金箔,當然也可以拉拔成金線。在西漢時期,一些窮奢極欲的王公貴族相信“玉能寒屍”,死後要穿上“金縷玉衣”,方可下葬。比如劉備的老祖先——中山靖王劉勝的墓裡,就出土了這麼一件金縷玉衣,它全長1.88米,由2498塊玉片組成,用金線穿制連線在一起,這些金線總重1100克。後來魏文帝曹丕下令禁用玉衣,這種奢侈的殯葬方式才得以杜絕。銅銀金三兄弟的最外層都只有一個電子,這個電子非常容易成為金屬晶體中的自由電子,這讓它們都具有很強的導電性。在一立方厘米的金塊裡,竟然有5.91*10^22個自由電子。和它的兩位小弟銅、銀相比,金的最外層電子受相對論效應影響較大,沒有那麼活躍。因此它的導電性比兩位小弟還是要弱一點。但銅和銀畢竟不耐腐蝕,在一些高精尖的領域裡,耐腐蝕的金擔負起了導電的重任。比如,曼哈頓計劃中,導電傳輸材料就用了很多黃金。在我們身邊的電腦、手機裡,也有金的身影。每臺Iphone裡大約含有50毫克的金,每年全球有價值5億美金的黃金用於手機的生產。也不要以為金只是金黃色的,金和其他元素的合金可以體現出五色繽紛。比如,金和鈀的合金是銀白色,和銀組成的18K金是黃綠色,跟鐵的合金是藍色,跟鋁的合金是紫色,等等。近年來,奈米概念深入人心,金元素也搭上了這個時尚,這就是紅色的奈米金!在現代科學意義上,奈米金的發現者是一個你想不到的名字:法拉第。沒錯!就是那個物理學家!一次偶然的機會,法拉第往顯微鏡的載玻片上的溶液裡放置極薄的金箔,突然發現液體變成了絢爛的紅寶石顏色。身為一個仔細的物理學家,法拉第從來都對各種顏色非常敏感,他絕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他發現了一種方法,用磷去還原氯化金溶液,就可以得到紅寶石顏色的液體,他將其稱為“活化金”。一開始,化學家們對這種美麗的液體的成分不甚瞭解,甚至有人以為它是錫化金。於是法拉第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在暗室裡,用一束光照射這種液體,如果是普通的溶液,光線會直接透射過去,而在這種液體中,一束光線清晰可見。法拉第因此指出,這種液體其實就是由金的微小粒子組成的懸浮液,現在我們叫它“膠體”,這種現象最早也被稱為“法拉第—丁達爾現象”,它是最直接的區分膠體和溶液的實驗方法!法拉第當年配置的“活化金”距今已經160年,依然顏色鮮豔,還能體現出極好的“法拉第—丁達爾現象”!現在我們知道,“活化金”就是奈米級的金膠體,因此叫它“奈米金”。目前,它已經在基礎研究和實驗中成為非常有用的工具,成為現代四大標記技術之一。在生物醫藥、食品檢測、儀器分析甚至腫瘤檢測中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埃及人為什麼畫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