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雪說事兒
-
2 # 三寶四喜
孩子小不代表不會真自殺,上網查查就知道,最小好像就有八九歲自殺的,這麼小沒有形成嚴謹世界觀,容易鑽牛角尖,千萬不要小看。
首先是投其所好。用他平時稀罕的,比如遊戲,比如動漫,和他一起玩,陪他出去看電影,散步,趁機講道理,告訴他很多人遇到這種事,都好好活著呢。並且講清楚他如果死了,你們父母也沒法活,他是害了兩代人。小孩子畢竟是好哄的,儘量別再提起來,免得他感覺自己受了挖苦。
-
3 # 我是閒雲野漢
九歲不小了,死作為威脅手段的一種,是一個結果。可以和孩子深入交流一下這個過程和程度,比如什麼程度的憤怒會採取死的手段,採用什麼樣的方式,痛苦的程度,造成的後果,歷史上的其他死法,使用死亡談條件的真實案例,自己對死亡的看法~好了,因為什麼吵架來著?
-
4 # 心理諮詢師王旭亮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還處於兒童時期的人對於死亡與我們成人的概念是不同的,許多兒童認為死亡是可以恢復的,是暫時的,是一種意識上的縮減,而不是終止,有的兒童把死亡等同於睡眠,這使得兒童對於死亡,比成人更為輕率,因此,對兒童尋求死亡威脅要特別在意。
兒童以兩種防禦來對抗死亡的可怕。
一,獨特性,深信自己神聖不可侵犯
二,終級拯救者。
被罵,就有了想死的想法,一般而言,就是第二種的防禦被擊穿了。終極拯救者在兒童眼中一般都是他的雙親。
雙親不再承擔他的終極拯救者的身份,兒童在世界中感受到了現實無情的荊棘,因此,可能會有以死亡來尋求解脫的想法。
想要開導兒童,語言是用不上的,兒童的情感時,特別敏銳的,雙親只要給予兒童足夠的關懷,關心,關注,成為孩子的終極拯救者,對於死亡的本能恐懼,就會讓孩子步入正常的軌道。
這是存在主義的看法,如果需要的話,我們可以分析一下精神分析的想法
這樣的孩子就是你太溺愛了,平時給慣出來的,家長對孩子溺愛過渡就是害孩子,多陪伴孩子,傾聽孩子的想法,關注孩子的動態,但不是控制監督,首先清楚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透過傾聽,對著孩子檢討自己的過錯,和孩子共同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