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記錄多多的日常

    1. 短期內產能外輸,緩解國內產能過剩的壓力,為GDP增長尋找新的發動機。國內的鋼鐵,造船,機械,房地產,機械製造等絕大部分基礎製造業的產能已經嚴重過剩,一是國家為了不讓房地產泡沫無限擴大並落得最終破裂的風險,已經逐步拋棄房地產這個曾經主要的經濟增長引擎;二是國內製造業相對低端,能打進歐美髮達國家市場的產業和品牌還不多,而廣大的第三世界國家又大都非常落後沒有消化能力。在這個情況下,如果要產能外輸,第三世界國家是首選,然後對症下藥的提升他們的消化能力,就要幫助中亞那些發展中國家發展,就需要投資,這是一個設想中的良性迴圈。

    2. 幫人民幣實現國際化。如果要拉動中亞等發展中國家的內需,就需要對他們先進行投資,那麼怎麼投資呢?你們向我們的銀行貸款,用我們貸款給你們的錢發展,再用這個錢購買我們的裝置,購買我們的產品和服務。這又是一個設想中的很好的良性迴圈,這樣就實現了人民幣的部分國際化功能。 3. 更深層次,是為長遠的發展,提高中國的高階製造業水準和創造高階製造業的市場,再配合金融,形成金融,科技,製造 至少這三領域的絕對統治地位。調整產業結構。國內改革阻力重重,房地產不死不活,大部分基礎製造業(紡織,鋼鐵,造船)由於產能超出內需,而內需又遲遲拉動不起來。這些基礎製造業的產能不僅超過國內需求,甚至加上發達國家,算上全世界,都已經趨於飽和。再加上將近三十年的快速發展,導致人民生活水平已經急速提高,勞動力成本也上升很快,已經喪失了基礎製造業的基本優勢。拉動廣大的第三世界小國發展,這其中需要基礎設施建設吧?於是需要用到我們的基建公司和基建技術裝置吧;第三世界小國也會大力發展基礎製造業吧?這其中需要大量的裝置吧;市場原本不明朗,可是這麼一來,市場機遇就被創造出來了。這是一個多麼好的設想,多麼好的良性迴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倆個人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