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書合理
-
2 # 塞上秋風77709015
肯定是不會善終的!
一、吳三桂帶兵多年,而且舊部袍澤遍佈整個中國,他振臂一呼從者如雲,清朝不會讓這個潛在的危險留於人世的,必須清除!
二、吳三桂本是漢人,滿清當初封他王位根本不是真心,也就是暫時利用,一旦失去利用價值就是殺掉;
三、封建王朝歷來都是如此,當武將功勞大到封無可封的地步,必須殺掉!對多爾袞、鰲拜都是如此,更何況一個漢人吳三桂啦!如果他撤藩了,顯得皇家薄情寡義,所以必須找理由幹掉!
四、吳三桂乃是清朝入主中原第一大功臣,但對漢族來說是第一大漢奸、第一大仇人,清朝統治者為了收漢族人心,把吳殺掉!一顆吳三桂的人頭和整個漢族人的心哪個重要?本來吳三桂就是反覆無常之人,清朝統治者心裡就瞧不起他,活著時利用他的能力打天下,死了利用他的人頭收買人心,可謂把吳三桂利用到極致!
所以,吳三桂無論怎麼辦,清朝統治者都得殺掉他!
【平西王吳三桂屬清初三藩之首!明亡之際投降清廷,揹負漢奸罵名;清初撤藩之際復反滿清,走向滅亡!歷史如戲,您會怎樣看呢?】
就像拍攝電視劇一樣,一旦把鏡頭推向某人、某個特定的角落,總能有不一樣的人生,不一樣的戲劇!
吳三桂戎馬一生,南征北戰,在明朝位列鎮邊大將,擁有重兵,所以,吳是明朝柱石,身份顯赫。對於清軍入關來說,吳三桂其人便舉足輕重,對峙則要苦戰,吳三桂用兵不凡,治軍也不一般,是有相當戰鬥力的部隊!
而自李自成佔據北京後,鎮守北方的吳三桂便夾在農民大順政權和滿清之間,既是其中屏障,更是後來拔河式的平衡標誌點!這是一個線性關係,而非三國鼎立的三角關係!所以也就極其不穩定!
雖然野史戲說吳三桂降清是“衝冠一怒為紅顏”,但歷史的事實正是吳三桂投靠滿清,轉而聯合滿清剿滅李自成,助滿清入關,逐鹿中原!
站在吳的角度,其實一開始就定性為投靠清廷似乎牽強!一方面可能真正是為紅顏;而另一方面更有可能是為明朝皇帝復仇!雖然清入關後,吳三桂不可能保住明朝,但作為明朝舊臣來說,能履行其忠義之舉,為舊主復仇,這便也是接受孔孟之道者的應有之舉!所以,要給吳三桂以漢奸之名似乎有待斟酌!
歸順清廷後,便以平西王藩署雲南,也算是一代人物!在清初能有這麼大的待遇,足見其人在清初時的份量!可以憑藉吳三桂入關奪取漢室江山,也一樣有可能被擁兵自重的漢人趕出中原!
吳三桂及其他藩主不見得沒有這樣的想法!一是能力和實力似乎有這個水平;二是三藩能夠達成一致更能說明滿清是滿清,漢人是漢人,對於能夠叱吒風雲的人物,誰又想在歷史上記下漢奸罵名!?
從這些來看,吳三桂撤不撤藩都是必然要反清的,從其在雲南執掌多年的備戰就足可見其心思!而清廷的設藩是穩定人心,沒有這樣的重用,反得更快!而一旦清廷各方面穩定,實力漸強,則是需要清君側的時候,沒有良臣來獻撤藩高見,皇帝捉都會捉一個上本之臣!
這是權力的鬥爭、時機的選擇、條件的創造綜合作用的結果!康熙帝明、吳三桂曉,所以,這個歷史不是那麼好去篡改的!因為有其必然性!
那就是吳三桂即使接受撤藩,仍然是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