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對於這樣2個歷史人物,還有這樣的一兩件事件,不是簡單的可以說給我們什麼啟示的問題

    我覺得你要得到的啟示,一定要與人物想聯絡起來,要了解他們的生平

    管寧:飽讀經書,一生不慕名利,所以它才會有因“鋤園得金”而“割席斷交”的行為。

    陳壽三國志評價:管寧淵雅高尚,確然不拔。就是說他能夠保持操守,不與世俗同流。

    這樣的評價完全符合管寧的性格,及一生的作為

    在這個故事裡,華歆似乎成為了一個反面典型,與管寧不慕名利形成鮮明對比。

    而事實上,在三國,即漢末時期,很多官員都是透過薦舉坐上高位的。華歆在曹丕時期曾任相國,相當大的官了。

    陳壽:①華歆清純德素,誠一時之俊偉也。②歆素清貧,祿賜以振施親戚故人,家無擔石之儲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以上看出,華歆冰不想割席斷交的故事裡那樣一個追慕名利之徒

    歷史總是那麼有趣,又總是一個謎

    說斷交是因為吧友誼看得十分高尚,似乎有些牽強

    主要原因,說大點,可能還是價值觀的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威爾遜定理如何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