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關東俠客

    南詔(公元738年一公元902年)位於雲貴高原上,立國265年,是白族和夷族的祖先,建立者叫皮羅閣,南詔國號幾經變更,最後被權臣建大長和國取代。南詔是唐朝的屬國,以前一一直遊離在唐和吐蕃王國之間,後來歸附大唐。天寶戰爭後,唐地方官員挑起矛盾,邊將想征伐四方,建功立業引發戰爭。南詔國小勢弱,所以投靠吐蕃王國做為外援,對抗大唐軍隊。

    唐玄宗時期,南詔首領皮羅閣統一六部,歸附大唐,被封為雲南王,都大和城。皮羅閣的兒子叫閣羅鳳,閣羅鳳的兒子叫風迦異,鳳迦異的兒子叫異弁尋。當地獨特名字風俗,讓人們很容易的瞭解其王族世糸。皮羅閣歸附大唐以後,是一心想做順民的,後來舉兵反叛實出於無耐。

    當時唐朝劍南節度使叫鮮于仲通,駐地成都。他手下雲南太守張虞陀調戲婦女,勒索財物。皮羅閣想討個說法,張虔陀反而打小報告誣陷皮羅閣。皮羅閣一怒之下起兵殺死張虞陀。看來如何選擇地方官吏,妥善處理民族關糸非常關鍵。

    皮羅閣的衝冠一怒捅了馬蜂窩,唐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認為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天寶十年(公元751年)興兵八萬討伐南詔。皮羅閣冷靜下來後,認為惹了大禍,趕緊派人聯絡,表示請罪稱臣。鮮于仲通一心想踏平南詔,不接受請罪道歉,於是雙方開始發生戰爭。

    唐軍人生地不熟,水土不熟,等打到太和城附近時損失了六萬人。南詔國也損失相當慘重,根本經受不住長期戰爭消耗,為了得到外援,投靠了吐蕃王國。天寶十一年,吐蕃王國封皮羅閣為“贊普鍾",結成兄弟之國。

    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丿,唐劍南節度使李宓興兵七萬討伐南詔全軍覆沒,此後再無力興兵。皮羅閣非常有戰略眼光,認為與吐蕃王國結盟是不會長久的。他叫人立碑,對臣下說,後世可能重新歸唐,讓唐使看碑上的記載,說明我依附吐蕃是不得已的。

    到皮羅閣曾孫異弁尋為王時,大曆十四年(公元774年)唐將李晟大破南詔和吐蕃聯軍,殲敵十萬人。吐蕃和南詔關糸發生變化。吐蕃國王封異牟尋為日東王。兩國關糸由原來的兄弟之國,降為君臣關糸。吐蕃王國非常的窮困,不會反哺南詔,反而徵取重稅,在重要戰略據點駐軍,需南詔派軍協助。

  • 2 # 水墨鄂州

    說起唐朝和吐蕃的關係,我們不難想到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和親的故事,文成公主作為唐太宗最寵愛的一個女兒,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是作為皇帝的金枝,面對自己的婚姻大事又有著諸多無奈,皇帝的公主也不乏有下嫁給臣子為妻的先例,可偏偏自己又生在唐朝堪堪起步的階段,更是無法隨心所欲,與其被逼著嫁去吐蕃,倒不如心平氣和主動嫁過去,如果可以憑自身一己之力,維繫好唐朝和吐蕃百年的和平,也算是報答了故鄉十餘載的養育之恩。

    印度在吐蕃以南,兩國之間有喜馬拉雅山脈作為阻礙。就算吐蕃大軍能翻越山脈,作戰時的物資供給也是個大問題。作戰時間稍長,吐蕃便會陷入僵局。其次,印度相較吐蕃緯度低,氣溫極高,不利於騎兵作戰。 吐蕃是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權,適應了相對低寒的氣溫,一旦到緯度低氣溫高的印度,便會產生不適。在這種情況下,吐蕃騎兵很難發揮出優勢。

    糧食是每一個國家都跟需要的東西,當時的吐蕃種出來的糧食本來就不是很多,這樣一來整個國家的人都吃不飽那肯定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吐蕃看來看去就看上了唐朝的土地,在唐朝的有一段時間可是鼎盛時期,那時候吐蕃就看到唐朝的繁華。有比自己國家的土地還肥沃的地方還這麼的近。吐蕃當然得死磕了,這塊肥肉可不能讓別人吞了。

    而屢次的大敗唐軍獲利,這就讓吐蕃更加的囂張,進而就更頻繁地對唐朝發動戰爭。因此,吐蕃屢次的進犯大唐並非是自不量力找死,反倒是他們當時確有與大唐抗衡的實力,才敢一直與大唐為敵。直到9世紀之後,由於過於頻繁的戰爭以及內部的矛盾,吐蕃開始日漸衰弱,再也無力對外發動戰爭。唐宣宗晚年時期,河西、隴右等地又再次的歸附於大唐。

  • 3 # 小院之觀

    天寶年間,唐朝失去對南詔的控制,表面上看是由於戰爭的失利,背後的原因則是唐朝藉以籠絡和控制地方少數民族的羈縻政策的失敗,根本原因則是大唐帝國國力的下降。

    天寶戰爭前後共有三次,從天寶八年(749年)持續到天寶十三年(754年)。

    背景是南詔首領閣羅鳳襲封雲南王后,拉攏滇池的爨氏各部,勢力逐漸壯大,唐朝認為他成為隱患,決意出兵打擊。

    第一次,唐將何履光出征南詔,攻克安寧城,獲勝而還,但這次唐軍並沒有太深入,閣羅鳳的實力沒有受到太大打擊。

    第二次,楊國忠又派鮮于仲通兵分兩路討伐南詔,並拒絕了閣羅鳳的請罪求和。兩軍遂大戰一場,結果唐軍失敗,陣亡達6萬餘人,鮮于仲通僅以身免。閣羅鳳改向吐蕃稱臣,並築京觀示威,在點蒼山麓,至今還有陣亡唐軍的萬人冢。

    第三次,楊國忠改府兵為募兵,派李宓再次進攻南詔,南詔憑地勢堅守,唐軍耗盡糧草後不得不撤軍,由於許多士兵不適應氣候得病,戰鬥力大減,被南詔追擊,全軍覆沒,李宓自盡殉國。

    表面上看,唐軍的討伐導致了南詔倒向吐蕃。背後的原因,則是唐朝羈縻政策的失敗。

    羈縻政策從秦漢時期就開始施行,到唐朝達到興盛,它是古代中原王朝對待邊遠少數民族的控制手段。

    羈縻有多重手段並舉,比如和親也是其中一種。此外互市、朝貢等也都是羈縻的手段。

    漢朝武帝在軍事上取得對匈奴決定性勝利後,還是使用羈縻政策來對匈奴、羌、夷等部落,將歸附的少數民族歸為屬國,保留他們的風俗傳統。

    也就是所謂的“懷柔遠人,義在羈縻”。

    再說回唐朝。

    唐朝扶持南詔,本質上也是羈縻政策的運用。

    因為南詔緊鄰唐朝強大的敵人吐蕃,扶持它有利於牽制吐蕃,使其無暇對唐朝造成太大威脅。當然,如果能打擊吐蕃,大唐也會樂於接受。

    但是,羈縻政策的關鍵在於——恩威並施。

    也就是說,一隻手拿著胡蘿蔔,另一隻手要舉著大棒。

    如果用現代管理學的話來說,這就是一種激勵機制。

    幹得好了,給你胡蘿蔔,幹不好,大棒就下來了。

    這就牽涉到根本的原因——唐朝的國力。

    羈縻政策的優缺點,就是在王朝強盛時期,能實施得很好,讓中央相當省心,讓他們自己打自己,自己管自己,既不用費多大事,錢糧也能照收。

    但是到了王朝衰落時期,則變得不穩定。

    因為,保證羈縻政策順利實施的必要條件,是國力的保證,有了國力,才能保證武力,有了武力,才能高舉大棒,隨時可以敲打。

    如果國家開始腐敗了,衰落了,國力的下降帶來軍力的下降。好比手裡高舉的大棒,王朝強盛時,一下打空還可以再打,王朝衰弱時,就只能打一下,如果落空,就再也沒有力氣舉起大棒了。

    天寶期間就是如此,唐朝已經從巔峰開始滑落,唐玄宗已不是那個李隆基,享受成了他的主要任務,楊國忠們則小人得志,整個帝國已處在危險的邊緣。

    實際上,最後一次出征南詔剛剛結束後不久,大唐帝國的北方便傳來驚天動地的鼙鼓聲——安史之亂爆發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孫臏有哪些典型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