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fczdgv
相關內容
- 還記得“割席絕交”的故事嗎?假如是您,您會怎麼做呢?
- 管寧割席中的管寧和華歆兩人給了我們很多啟示,請任選一個角度講講從中得到的體會?
- “割席而坐”的故事,為什麼華歆做了大官,而管寧什麼也做不了呢?
- 管寧和華歆各有哪些成就?
- 古代有一個“割席斷交”的故事:管寧與華歆原來是好朋友,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共坐一張席子上讀書。有一天,有達官貴人的車杖從門外經過,引起喧譁,華散趕出去看熱鬧,管寧就把席子割為兩半,不再與華歆坐在一起,並對他說:“你不再是我的朋友。”(1)我們交友一定要講求什
- 要《世說新語》中有管寧與華歆的古文和翻譯?
-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
- 如果諸葛亮出現在華歆逼宮漢獻帝的場合上,如何當庭罵死華歆?
- 東吳孫權的使者華歆為什麼可以當上位極人臣的曹魏三公?
管寧與華歆:一對殊途同歸的朋友 管寧,字幼安,北海朱虛(今山東臨眗東南)人,是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管仲的後代。東漢末年,局勢動亂,管寧在遼東避亂三十多年,後還鄉入魏,朝廷屢次徵他入仕而不就,以布衣終老。 華歆,字子魚,平原高唐(今山東禹城西南)人,東漢末年桓帝時曾入仕尚書令,入魏後官至太尉,為官有清譽傳世。 管寧和華歆一起遊學時,與北海邴原合稱一龍。特別是管寧和華歆二人關係甚密,曾同席讀書。大家所熟悉的“割席絕交”的典故就是出自這個時候。《世說新語》並沒有對此進行評價,在《世說新語》看來,嗜錢與嗜屐是沒有高低雅俗之別的。割席絕交只是表明兩人的志趣不同,世人以此論斷管寧優於華歆其實是對原文的誤解。事實上,從為人之道來看,管寧是缺乏納悅他人的氣度的。古人說,同師為朋,同志為友。管寧與華歆從同窗好友到割席絕交,自然是件極其傷感情的事情。而管寧割席的由頭,竟然只是華歆有崇尚富貴的嫌疑,就無規無勸輕而易舉地割了席絕了交,既缺乏容人之量,又沒盡到一個朋友的義務,自然是不可取的。當然,這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管寧是個不顧他人感受,一心只按自己心意行事的人。 相反,華歆在為人處世上就要柔和多了。當他接受曹操“表天子”之徵召後,朋友故舊們給他送了許多禮物,價值百金。這自然不是賄賂,也許是,但不明顯,總之是打著朋友之誼的旗子而來的禮物,若是生生推卻了,自然會讓人面子上過不去。於是華歆一一接受,不過卻都暗暗作了記號,在臨行登船前把禮物都拿出來,說是路上不安全,帶值錢的東西就更不安全了,以“懷璧之罪”為由,將禮物一一歸還給來送行的朋友,這既照顧了朋友之誼,又保持了自己的清廉之念,可謂是雙全之策。 人各有異,人各有志。朋友首先是獨立的個人。朋友之間需要相互理解和接納。學會理解他人悅納他人是一門藝術。一個性格上真正成熟的人是懂得讓步的,也懂得寬容對方的弱點和短處。所以即使是在“割席絕交”這樣讓人傷心的事情發生後,華歆仍然把管寧視為朋友。曹丕在位時,華歆曾推舉管寧,管寧不從;曹睿在位時,華歆曾想讓位與管寧,曹睿不同意。從華歆先後投降孫策和曹操的事例來看,華歆不是個做秀的人,而且當時情形也沒必要做這個秀呀——離割席絕交已經幾十年了,所以他的這兩次推舉管寧的行為,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表現的是對老朋友的認可和欣賞,甚至有自己不如管寧的意思。這需要多大的氣度呀!從華歆婉拒贈禮和兩度推舉管寧的行為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性格成熟的很有氣度的華歆,人的一生中若是有這樣的朋友,當是幸事。 從上面的幾則小故事裡可以看出,華歆和管寧兩人是有很大的性格差異的,可從他們各自的人生軌跡來看,他們又有著一個很大的共同點,那就是兩人都是不折不扣按自己心意生活的人。 從管寧割席絕交的故事已經初步見識了管寧的這個個性。管寧一生不曾入仕,晚年有機會也不幹。前面講過華歆兩次舉薦管寧,頭次是管寧不幹,第二次雖然曹睿不同意由管寧代替華歆,但還是願意給管寧一個官噹噹的。史書記載,明帝(曹睿)“徵寧為光祿大夫,敕青州給安車吏從,以禮發遣,寧復不至”。意思是管寧遼東避亂南歸後,魏明帝賜管寧為光祿大夫,給了他儀仗車馬和侍從,可他就是不去接受。連皇帝老子的徵召都不理會,這個老頭兒的脾氣也夠倔的。管寧才高志清,滿腹經綸留為自娛,連皇帝的敕令都不放在心裡,無論如何,都是一直尊重自己的心意在生活。這也難怪世人對他的評價很高的了。 相對而言,華歆就是個經世致用,施民於惠政的好官員。在仕途上,華歆可以說是一帆風順的了。漢靈帝時,被舉為孝廉,後任尚書郎。漢獻帝時,任豫州太守。官渡之戰時,曹操“表天子徵華歆”,任為議郎,參司空軍事,入為尚書,轉為侍中,為尚書令。曹操征討孫權時,“表歆為軍師”,後任為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後,拜相國,封安樂侯。後改任司徒。魏明帝即位,封博平侯。卒後諡敬侯。在封建社會,無論是朝廷之上,還是朝野之外,都比較重視忠君這一思想,這從《三國演義》的演義就可以看得出來。華歆雖然在為人處世上非常關注他人的的感受,但在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上是不畏他人的言論的。比如他先是投降孫策,後迎娶江東族的遺孀,繼而說服孫權讓自己接受曹操的徵召,這在當時都是不容於輿論的。而華歆卻坦然地而且是明顯地做了,其膽氣與勇氣可見一斑。 華歆實現了平生的抱負,也是個按自己心意生活的人。從這個角度來看,他與管寧真可稱得上是一對殊途同歸的朋友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