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虎皮青貓

    其次是視角。原著以一個普通人的角度敘述在地球飛船上的生活日常,以及影響了整個歷史程序的各大事件,重頭戲放在民眾與聯合政府的衝突上。籠統地說,小說更像是上帝視角,不關注個人的命運,只關注群體的存亡。而電影則反其道而行之,透過個人的行動反映群體的變化。

    再次是時間尺度。小說主線時間跨度大約是講述者從出生到死亡,但透過他的講述將尺度擴充套件到數百年。電影主線只有幾十個小時……好吧,其實我也不知道具體是多少個小時,因為片中地球已經不再有晝夜變化,導演好像也沒給出明確的時間標識,只能憑常識判斷。

    多說兩句。原著雖然花一兩個小時就能看完,卻給人長篇小說的感覺。據說當年大劉想把流浪地球寫成長篇,但那時科幻長篇的市場不好,只好退而求其次把這篇“提綱”發表了。提綱自然不會有關於太細緻的衝突描寫,甚至每個小故事都是梗概形式,想拍成電影得花很大力氣。不過另一方面,也給改編者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間——只要遵循原著的基本設定,故事想怎麼編都可以。

  • 2 # 百部天翔

    原著20年前成文,這裡要高度稱讚劉慈欣的科學素養以及天馬行空卻相當理性的思維邏輯。而電影發行於2019年春節,是個改編的賀歲檔科幻災難片,一部電影的時間通常都不夠表述原著的內容,但改編的就要考慮很多因素,比如說人文關懷,沒有人文關懷的電影跟地下電影沒有區別,過於極端表現某種意識形態,比如變態,可以超乎邏輯的變態,比如理性,可以理性到殘忍無比,如果上帝說人類只能留一半,人類作何感想?如果人類說人類只能留一半,你我他誰願意被人類選擇性的放棄,我想至少我還有反抗的念頭,和問一句為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孤獨的人,在最困難的時候該如何調節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