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黑板到家

    亞馬遜鸚鵡的全部品種如下::

    青綠頂亞馬遜鸚鵡

    黑嘴亞馬遜鸚鵡

    白額亞馬遜鸚鵡

    橙翅亞馬遜鸚鵡

    紅頸亞馬遜鸚鵡

    黃頸亞馬遜鸚鵡

    紅額亞馬遜鸚鵡

    黃肩亞馬遜鸚鵡

    紅尾亞馬遜鸚鵡

    黃嘴亞馬遜鸚鵡

    藍頰亞馬遜鸚鵡

    斑點亞馬遜鸚鵡

    喜慶亞馬遜鸚鵡

    紫帽亞馬遜鸚鵡

    聖文森亞馬遜鸚鵡

    白嘴基亞馬遜鸚鵡

    古巴亞馬遜鸚鵡

    鱗頸亞馬遜鸚鵡

    綠頰亞馬孫鸚鵡

    黃頭亞馬遜鸚鵡

    雙黃頭亞馬遜鸚鵡

    黃冠亞馬遜鸚鵡

    紅眼鏡亞馬遜鸚鵡

    紅眉亞馬遜鸚鵡

    榿木亞馬遜鸚鵡

    美洲亞馬遜鸚鵡

    聖露西亞亞馬遜鸚鵡

    紅胸亞馬遜鸚鵡

    紅冠亞馬遜鸚鵡

    波多黎各亞馬遜鸚鵡

    黃眼先亞馬遜鸚鵡

    黃臉亞馬遜鸚鵡

    亞馬遜鸚鵡外形特點:

    亞馬遜鸚鵡的羽毛大部分是綠色的。眼睛虹膜桔色。黃色分佈在它們的頭冠、眼喙之間和大腿處,眼睛周圍偶爾也可見。頭頂的黃色也叫做“帽”。在翅膀的轉折處有少許紅色點綴,羽毛邊緣呈黃綠色。主飛羽是紫光藍色,次飛羽是紫光藍色分佈在羽瓣和翼端。身體為綠色,顏色有帶藍的深綠色至偏黃的綠色都有,頭部羽毛顏色各異,可鑑別其品種。亞馬遜鸚鵡產地以中南美洲為主,體型大小差異頗大,大者如帝王亞馬遜鸚鵡約33~45釐米,小如白帽亞馬遜約22~25釐米。就中國市場亞馬遜寵物鳥大黃帽亞馬遜,黃領帽亞馬遜,藍帽亞馬遜,紫帽亞馬遜,紅帽亞馬遜,小黃帽亞馬遜,美麗亞馬遜亞馬遜,白帽亞馬遜來看,美麗亞馬遜體格最大,約40~50釐米,大黃帽、黃領帽體型其次,約35~40釐米,藍帽約36~38釐米(黃翼藍帽比一般藍帽大格),紫帽、紅帽約33~35釐米,白帽只有約23~25釐米。

    棲息環境:

    亞馬遜鸚鵡生活在亞馬遜河流域的中型鸚鵡,主要棲息於低地的林區、高度600~2200米的山區,也喜歡活動在松樹林區或橡樹。它們通常成對活動,有時候會聚集高達300只左右,以數百隻的數量聚集在棲息的樹木休息,整群聚集飛行的時候相當嘈吵。也有遷移的習性。遷移的地點則視食物充足與否來決定。野外飲食,最喜食無花果、其次是漿果、堅果、花朵、種子、水果和花穗樹頂的嫩芽,也會在香蕉林或玉米田等農作物中覓食,造成農業損失,農人也常射殺它們。

    繁殖方式:

    亞馬遜鸚鵡在樹洞裡築巢。在繁殖季時,一天也許會交配好幾次。一旦到達生理成熟階段會變得很難預測和相當具攻擊性,尤其當它踏入繁殖期間。它們甚至會因妒忌和佔有慾而攻擊它們最愛護的人。 每年這期間最好把它留在籠中,減少它們嚴重傷他人的機會。每年從3月到9月之間,為期半年為亞馬遜鸚鵡的繁殖季。在進入繁殖期的鸚鵡應該供給高動物性蛋白質食糧、提高鈣質含量。 繁殖期的亞馬遜鸚鵡會變得非常吵雜,雄鳥也會帶有強烈的攻擊性,有些手養配對成功的亞馬遜鸚鵡甚至連飼主也攻擊,雄鳥會向雌鳥展現他的雄性氣概,此時如果雌鳥答應了雄鳥的求愛,則會放低身體成蹲壯,等待雄鳥進一步的動作.在雛鳥順利出殼以後,如果是讓親鳥自行撫養長大的幼鳥,在羽毛漸豐之後,因為雄鳥會對幼鳥發動攻擊,有許多兩三個月左右未取出的幼鳥,在遭受親鳥攻擊後造成受傷而死亡或是殘疾,所以建議大約孵化後的21天左右,待幼鳥吸取足夠免疫力後取出幼雛手養,如非親鳥棄養不宜太早取出,以免因為飼養難度過高造成幼雛死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您知道林蛙怎樣做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