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望 作者:元稹 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仲宣無限思鄉淚,漳水東流碧玉波。譯文:望著滿眼蕭索的冬景心中也十分傷感,滿山遍野的紅樹在寺廟周圍尤其多。王仲宣思鄉的眼淚,就好像漳水上東流的碧波。(作者以仲宣自比,實說自己的思鄉情懷。)----------------------------這首詩貌似是思鄉,但也有紀念王粲的典故(在最後一段): 王粲,字仲宣(177—217),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人。16歲時因“董卓之亂”從長安南下,投奔荊州,依附劉表。唐詩有“因想漢朝離亂日,仲宣從此向荊州”之詠。《三國演義》載:王粲博聞強記,才華橫溢,觀道旁碑文一過,便能記誦;觀人弈棋,棋局亂,粲復為擺出,不差一子;又善算術,其文辭妙絕一時。然而,時任荊州刺史的劉表嫌王粲“貌寢(醜)而體弱”,將原本許諾他的女兒轉而嫁給了王粲的族兄,而且直言不諱地向其說明理由,王粲本就是性情急躁、不拘小節之人,此事搞得心情長期鬱悶,與劉表始終不能融洽共事。因此,王粲在荊州一直沒能受到重用。 亂世之下,王粲為安身立命,久居荊州十五年,感情更為愴惻。建安十年(205)左右,王粲為一舒望眼,稍釋鬱懷,在荊州登臨城樓,極目四望,花美糧豐,一片錦繡。然而,對於流遇荊州、才不得施的王粲來說,眼前美景卻是異鄉風物,非但不能銷憂,相反一股懷鄉之思油然而生,投主不明,寄人籬下,報國無門,憂者更憂,不禁悲從中來,啼淚橫流。夜半不寐、思緒翻飛中,千古絕唱《登樓賦》橫空出世。 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紛濁而遷逝兮,漫逾紀以迄今。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 東漢建安時期是一個文人蔚起的時代。王粲居“建安七子”之“冠冕”,而《登樓賦》更被後人列為“魏晉之賦首”。梁元帝蕭繹(508-554)《金樓子》載:“王仲宣昔在荊州,著書數十篇。荊州壞,盡焚其書。今存者一篇,知名之士鹹重之。見虎一毛,不知其斑。桂華無實,玉卮無當。”所謂“荊州壞”,當是指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破荊州、追擊劉備,並引發赤壁之戰的事。也就是這一年,王粲離開荊州,北投曹操。王粲因此得遇明主,轉而富貴,不過,他再也寫不出《登樓賦》這樣的曠世名作了。二 荊州城樓因王粲一賦,引來後世無數文人騷客競相登臨。他們藉此或詠史懷古、憂世念民,或借景抒情、思鄉明志。“王粲登樓”成為詩人詞客們不斷引用的歷史典故,留下了大量詩詞、楹聯、文章,以致在荊州歷史上形成了一種特有的“登樓文化”。 至今我們所能見到最早將“仲宣樓”引入詩文的大概是梁元帝蕭繹。《出江陵縣還》詩云:“朝出屠羊縣,夕反仲宣樓,水滿還侵岸,沙盡稍開流。”這首詩大約是蕭繹以湘東王出任荊州刺史時(547)出遊的作品。早出晚歸,半天時間也走不了多遠。只是為什麼將江陵縣稱為屠羊縣,難考。顯然,詩中仲宣樓是實指,是作為荊州城的一個標誌存在的。 唐代詩人中較多的記述仲宣樓的是大詩人杜甫。763年11月,杜甫將離開成都赴荊州時,在《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詩中寫道:“戎馬相逢更何日,春風回首仲宣樓。”詩人從空際著筆,寫的是意想中的荊州。兵戈阻隔,相見無期,來年只能在春風吹拂的荊州仲宣城樓上,回望蜀中,懷念故人。此時,正值“安史之亂”,詩人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所處的時代和命運,即使到了荊州,也還是和當年避難荊州的王粲一樣,仍然流離依人、託身無所。事實上,杜甫一路坎坷,抵達荊州時,雖然是詩中預料中的春天,但已經是五年後的三月。在荊州,杜甫有《短歌行·贈王郎司直》詩,句曰:“仲宣樓頭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王郎將離開荊州入蜀為官,送別時已是春末,杜甫以欽佩的眼光望著他,高歌寄予厚望,希望他入蜀能夠施展才能。仲宣樓當是杜甫送別王郎之處。 唐代詩人元稹在遭貶荊州的五年裡(810-815),有《遠望》詩云:“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仲宣無限思鄉淚,漳水東流碧玉波。”另有“解榻招徐稚,登樓引仲宣”等關於仲宣樓詩句。
遠望 作者:元稹 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仲宣無限思鄉淚,漳水東流碧玉波。譯文:望著滿眼蕭索的冬景心中也十分傷感,滿山遍野的紅樹在寺廟周圍尤其多。王仲宣思鄉的眼淚,就好像漳水上東流的碧波。(作者以仲宣自比,實說自己的思鄉情懷。)----------------------------這首詩貌似是思鄉,但也有紀念王粲的典故(在最後一段): 王粲,字仲宣(177—217),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人。16歲時因“董卓之亂”從長安南下,投奔荊州,依附劉表。唐詩有“因想漢朝離亂日,仲宣從此向荊州”之詠。《三國演義》載:王粲博聞強記,才華橫溢,觀道旁碑文一過,便能記誦;觀人弈棋,棋局亂,粲復為擺出,不差一子;又善算術,其文辭妙絕一時。然而,時任荊州刺史的劉表嫌王粲“貌寢(醜)而體弱”,將原本許諾他的女兒轉而嫁給了王粲的族兄,而且直言不諱地向其說明理由,王粲本就是性情急躁、不拘小節之人,此事搞得心情長期鬱悶,與劉表始終不能融洽共事。因此,王粲在荊州一直沒能受到重用。 亂世之下,王粲為安身立命,久居荊州十五年,感情更為愴惻。建安十年(205)左右,王粲為一舒望眼,稍釋鬱懷,在荊州登臨城樓,極目四望,花美糧豐,一片錦繡。然而,對於流遇荊州、才不得施的王粲來說,眼前美景卻是異鄉風物,非但不能銷憂,相反一股懷鄉之思油然而生,投主不明,寄人籬下,報國無門,憂者更憂,不禁悲從中來,啼淚橫流。夜半不寐、思緒翻飛中,千古絕唱《登樓賦》橫空出世。 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遭紛濁而遷逝兮,漫逾紀以迄今。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 東漢建安時期是一個文人蔚起的時代。王粲居“建安七子”之“冠冕”,而《登樓賦》更被後人列為“魏晉之賦首”。梁元帝蕭繹(508-554)《金樓子》載:“王仲宣昔在荊州,著書數十篇。荊州壞,盡焚其書。今存者一篇,知名之士鹹重之。見虎一毛,不知其斑。桂華無實,玉卮無當。”所謂“荊州壞”,當是指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破荊州、追擊劉備,並引發赤壁之戰的事。也就是這一年,王粲離開荊州,北投曹操。王粲因此得遇明主,轉而富貴,不過,他再也寫不出《登樓賦》這樣的曠世名作了。二 荊州城樓因王粲一賦,引來後世無數文人騷客競相登臨。他們藉此或詠史懷古、憂世念民,或借景抒情、思鄉明志。“王粲登樓”成為詩人詞客們不斷引用的歷史典故,留下了大量詩詞、楹聯、文章,以致在荊州歷史上形成了一種特有的“登樓文化”。 至今我們所能見到最早將“仲宣樓”引入詩文的大概是梁元帝蕭繹。《出江陵縣還》詩云:“朝出屠羊縣,夕反仲宣樓,水滿還侵岸,沙盡稍開流。”這首詩大約是蕭繹以湘東王出任荊州刺史時(547)出遊的作品。早出晚歸,半天時間也走不了多遠。只是為什麼將江陵縣稱為屠羊縣,難考。顯然,詩中仲宣樓是實指,是作為荊州城的一個標誌存在的。 唐代詩人中較多的記述仲宣樓的是大詩人杜甫。763年11月,杜甫將離開成都赴荊州時,在《將赴荊南寄別李劍州》詩中寫道:“戎馬相逢更何日,春風回首仲宣樓。”詩人從空際著筆,寫的是意想中的荊州。兵戈阻隔,相見無期,來年只能在春風吹拂的荊州仲宣城樓上,回望蜀中,懷念故人。此時,正值“安史之亂”,詩人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所處的時代和命運,即使到了荊州,也還是和當年避難荊州的王粲一樣,仍然流離依人、託身無所。事實上,杜甫一路坎坷,抵達荊州時,雖然是詩中預料中的春天,但已經是五年後的三月。在荊州,杜甫有《短歌行·贈王郎司直》詩,句曰:“仲宣樓頭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王郎將離開荊州入蜀為官,送別時已是春末,杜甫以欽佩的眼光望著他,高歌寄予厚望,希望他入蜀能夠施展才能。仲宣樓當是杜甫送別王郎之處。 唐代詩人元稹在遭貶荊州的五年裡(810-815),有《遠望》詩云:“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仲宣無限思鄉淚,漳水東流碧玉波。”另有“解榻招徐稚,登樓引仲宣”等關於仲宣樓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