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開熱買
-
2 # 終已不顧
孔子最終被稱為聖人乃是因其主張的有用性,且能夠被世俗世界普遍接受,因為符合規律,是中華文明發展的必然選擇。
-
3 # 大成7101
聖人可以理解為能量超群的人。孔子規範人與人、人與社會的行為關係。幾千年都奉行這種規範,你說他不是聖人是什麼。
-
4 # 東東讀經
孔子的志向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孔子說:"我就盼望著有那麼一天,所有人在晚年的時候都能夠安享幸福,朋友之間都能夠相互信任,年輕的子弟們都能夠懷有遠大的理想。"
這是孔子以仁信對待所有人的志向,顯出他廣大的胸懷。可以作為人們生活的志向和修養的目標,也可以作為統治者施行仁政的具體要求。
孔子的好學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君子吃飯不求飽足,居住不求舒適,做事果決,說話謹慎,就教於有德之人,使之時時匡正自己,此謂好學。
孔子並不拒絕食飽居安,但君子絕不能讓物質的享樂和慾望磨掉進取心,寧願降低生活標準,也要追求人生的志向。
人皆有虛榮心,做了一點事,明白了一點道理,有了一點功勞,惟恐別人不知道。這是做人做事的大忌。因此,孔子告誡,做事要勤奮,說話要謹慎。
向德高望重、人生閱歷豐富的人學習,對於提升自己的修養與學識而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孔子的好學最重要的並不是只知識的學習,而是德性的培養和錘鍊。
孔子的成就孔子整理“六經”,對三皇、五帝、三王、五伯以來文化的進行綜合,所謂集大成也。國學大師柳翼謀以孔子為“中國文化之中心”,“其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其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
錢穆先生亦認為“孔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聖人”。
在孔子以前,中國歷史文化當已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積累,而孔子集其大成。
在孔子以後,中國歷史文化又復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演進,而孔子開其新統。
在此五千多年,中國歷史程序之指示,中國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響最大貢獻者,殆無人堪與孔子相比倫。
宋儒朱熹曾嘆曰:“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朱子語類,卷九十三》。
中國國父孫中山所著三民主義民生主義第二講:“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義,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
-
5 # 了凡四訓誦讀解析交流
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創始人。歷代封統治者一直把他尊稱為“聖人”。
首先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思想創始人。他的學說成為中國兩千五百年來文化的主流。他興辦私學,突破了官府的壟斷,使更多的普通百姓受到了教育,擴大了教育的範圍,成為著名的教育家、哲學家、思想家等。
其次是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所謂的“三綱五常”,在治國方略上,他主張“德治天下”認為用道德和禮教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法,把這種方略禮施於民,嚴格了等級制度,有利用國家的治理。
但任何好事情都會遭遇到排擠與誹謗的聲音,越好的事情,被誣陷、被歪曲、被篡改的機會就越多。
孔子最早被稱為聖人是孔子教學時,普通民眾認可孔子、佩服孔子、敬仰孔子,所以老百姓稱呼孔子為聖人。當時的統治階層不認可孔子。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聖人這個詞就相當於是被人尊重的老師。我曾經玩笑的說:“聖人是當時的社會形態下,第四等公民。”因為當時在“聖人”這個稱謂上面,還有三個更高稱謂。這些稱謂我在悟空問答“中國的孔子是怎麼成為聖人的呢?”裡有提及,就不在這裡細說了。
細細品味,孔子是活著被尊稱聖人,統治者隨著時代的發展,認同儒家思想就追封孔子,百姓生活就更加祥和安逸,市民學習照做孔子理念,得到更好的身心靈的成長與提高,就會形成社會風氣,逐漸成為主流,孔聖人就被傳承至今。
回覆列表
孔子的思想路徑,就我們所能夠追尋的範圍而言,似乎絕不尋求什麼改革。照著守舊派書吏們的樣子,他的教義看上去似乎是對古代傳統的評註。在他的身上,你會再一次發現合乎禮教的對天的敬畏,也就是對宇宙秩序的敬畏。陰和陽的古典理念,以及更高的“道”的觀念,在孔子那裡通常意味著治國之正道,亦即古道;而他的道教競爭對手們,則是在不同的意義上使用這個概念。 像他這一學派的所有聖哲賢人一樣,孔子也宣揚孝道,提倡對亡魂的虔敬,換句話說,就是祖先崇拜。儘管他恪守傳統,但某些逸聞趣事卻讓我們看到,他並不認為自己應該完全被禮儀俗套所束縛。他給予最高評價的東西,看來應該是意圖的純潔和心靈的誠實。他的學說在本質上是一種行為學說,他的教義是一種積極的道德。看來,正是作為良心的監督者,讓他贏得了聲望。 可以把儒學概括在“仁”的概念中,這個概念一方面意味著對他人的仁愛之感,同時又暗示著自己身上的人性的高貴之感。簡言之,這是一種對自己以及對擁有這一理想所包含的所有附屬美德的其他人的尊敬,這些美德包括:寬厚、忠誠和仁愛。在外部關係中,仁表現在持續不斷的克己中,這是一種對禮儀的尊重,是一種合乎禮儀的優雅,而這種優雅,正如我們已經說過的那樣,只不過是內心優雅的外在顯示而已。在這裡,你可以找到某種謙恭,正是這種謙恭,在騎士理想的支配下,在歐洲的貴族階級中激發出了封建時期的禮節。 像蘇格拉底的教義一樣,儒學也首先傾向於教人認識自己,為的是不斷自我完善。正如蘇格拉底正式放棄了愛奧尼亞哲學家對宇宙起源的研究一樣,孔子無論從哪方面講他也絕不是個不可知論者,也拒絕探索命運的奧秘,拒絕“語怪力亂神”。 他的教義不承認個人道德與公民及社會道德之間有什麼不同。其目標就在於“仁政”,正如在所有中國哲學體系中一樣,這種仁政,要藉助君王美德與上天秩序之間的和諧而得到保證。“正是君主的道德力量,以及他從天命中所得到的超自然的影響力,導致他的百姓是為善還是為惡。”因為人們看重這些格言,孔子後來被人們尊奉為典型的聖人和文人學士中的至高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