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達壓燃發動機,可以說是朝著超稀薄燃燒領域邁進了一大步;降壓燃、火花塞點燃結合到一起,起到相互輔助作用,因為壓燃會受到環境因素的制約,比如說低溫環境下、即便壓縮比超高,但想完全壓燃也很困難,所以在一些特殊環境下、火花塞點燃起到給燃燒室預熱的作用、促進壓燃的成功;這款發動機的難點在於控制策略上,因為根據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工況,要進行點燃、壓燃間的切換,它倆的切換將帶來空燃比、等效壓縮比(非機械壓縮比)在瞬態下的改變,總之馬自達挺瘋狂。。。
提起SKYACTIV-X發動機,很多朋友第一時間想到的則是壓燃,這麼想也沒錯、畢竟汽油機壓燃顛覆了咱們對內燃機常規的認知;實際上壓燃只是表象,而真正的核心卻在於超稀薄燃燒,超稀薄燃燒可以理解成空燃比超高的混合氣進行點燃,而難點就在於此!要實現超稀薄燃燒,依靠火花塞跳火、進行點燃是根本行不通的,所以馬自達迫於無奈、選擇了廣泛應用於柴油機領域的壓燃方式,才能讓超稀薄狀態下的混合氣體正常點燃、並燃燒!所以才有瞭如今的壓燃SKYACTIV-X,所以壓燃只是無奈的選擇、能點燃馬自達絕對不會採用壓燃,所以這款機器的靈魂奧義是超稀薄燃燒,其它皆為鋪墊!
在談超稀薄燃燒前,我們先要了解空燃比是什麼?朋友們應該都清楚14.7空燃比吧?實際上這只是理想空燃比、不代表最高空燃比,當空燃比為14.7時,過量空氣係數為一,此空燃比下、混合氣體燃燒較為完全(注意不是絕對完全的燃燒),該空燃比下、混合氣體燃燒進行較好,能同時兼顧動力、燃油經濟性;當空燃比低於14.7時、屬於加濃燃燒,而當空燃比大於14.7時、則進入到稀薄燃燒範圍,空燃比越大、稀薄燃燒邊界越大、越難以點燃!當我們日產駕車時,都有給油加速的動作,當我們猛踩油門加速時,系統判斷車輛對動力有需求,就會採取加濃噴射的動作,此時空燃比會降低至12.7左右、過量空氣係數0.88,此時混合氣體濃度上升、火焰傳播速度最快,所以此時動力響應最好,所以我們成0.88過量空氣係數時的混合氣叫功率混合氣!所以我們能看出當空燃比逐漸降低時(也不能太低、混合氣太濃了也不行),會偏向於動力取向,動力響應好、但卻費油!而空燃比大於14.7時,隨著數值逐漸提高、燃油經濟性會越來越好,但動力響應卻會越來越差,差到什麼地步?差到火都點不著了、得靠壓燃來幫忙!
馬自達研發SKYACTIV-X,目的就在於開發一款極致省油的發動機,所以堅定得向超稀薄燃燒領域邁進;起手就是二倍空氣係數、空燃比也就達到了29.4起(壓燃狀態、開頭已經提到該機器空燃比可以切換),之所以要採用這麼高的稀薄燃燒邊界,就是因為如果空燃比低於這個數值時,燃燒後產生的氮氧化物很高、排放沒有辦法透過,所以馬自達為了在保證排放的條件下、實現超稀薄燃燒,所以起步就把牙燃狀態下的空燃比提升至29.4;而超高的空燃比則帶來了點火困難的麻煩(火花塞),所以無奈之下、則採用了壓燃!
稀薄燃燒,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容易;在實際的控制策略上,通常會採用分層燃燒的方式還實現稀薄燃燒!如下圖所示,這就是一個分層噴射、分層燃燒的示意圖,一般都是採用直噴發動機來實現分層燃燒,因為直噴機的噴油嘴在燃燒室內,更容易實現分層噴射;而歧管噴射發動機(電噴),噴油嘴在歧管內、所以不容易控制,也能分層、但分的層數很少,不利於提高稀薄燃燒的邊界!從下圖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噴油嘴從上至下依次噴出多個混合氣層(圖片上只畫了五層、實際要更多),離火花塞最近的層、濃度最大,依次向下、混合氣濃度則越來越稀薄,最底層、混合氣體濃度則最低!
傳統針對稀薄燃燒的方式是點燃,咱們還是先看上圖,火花塞跳火、點燃最近混合氣層(火花塞附近混合氣濃度大、容易點燃),之後利用火焰的不斷傳播,依次向下引燃其它各個混合氣層,這就是傳統的點火方式,其它主機廠也是採用這種方式逐漸提高稀薄燃燒邊界,可這種點燃方式、當空燃比接近19時,幾乎就點不著了,簡單點說就是最上層混合氣點燃、逐漸向下傳播,當火焰傳播到空燃比19的混合氣層時、火焰熄滅,傳播不下去了!所以更不用提馬自達起步29.4的空燃比了,所以面對這個困惑,馬自達選擇了壓燃!
各位可以思考下,為什麼火花塞跳火、都無法完全引燃,壓燃為什麼就可以成功?實際上火花塞跳火,終究是一個著火點,之後依次進行傳播逐層引燃,但活塞上行、壓燃時,所壓燃的是一個混合氣層,一個混合氣層被壓燃、其中會有無數的著火點;火花塞跳火、是勢單力薄的,但壓燃的一個層、擁有無數的著火點實現火焰傳播、引燃所有稀薄層,就更加容易實現了;所以這就是馬自達必須得采用壓燃的關鍵原因!
實際上壓燃,只是在理想狀態下、才可以成功實現,而一輛車、必須適合全領域執行,總不能只在臺架上執行吧?所以發動機必須得做到在絕大多數環境下、都可以使用;所以問題就來了,如果車子是在極低溫條件下,燃燒室溫度極低,此時燃油霧化率很低、所以這個時候想壓燃也是做不到的,所以在這個時候、還需要火花塞進行輔助點燃、給燃燒室預熱,使得之後的壓燃變得可能,這就是保留火花塞的理由;其次就是該發動機,在中、高負荷下,依然是採用火花塞點燃的方式執行,因為此時的工況劇烈!SKYACTIV-X發動機的機械壓縮比,已經達到了16,所以這樣高的壓縮比下、全負荷執行的時候爆震問題很難控制,汽油壓燃、本身就是一種爆震,只不過是可控的爆震,而當發動機全負荷執行時,再採用壓燃的方式、爆震也將難以控制,所以當發動機全負荷執行時、還是採用了傳統的火花塞跳火點燃的方式;所以這款發動機,是可以時刻完成壓燃、點燃的瞬態切換的;所以精確的控制策略,就是這款發動機精妙所在,前一個迴圈可能是點燃、下一個迴圈就會切換到壓燃!在機械增壓器(與傳統的不同,它這個就是一個瞬態充氣裝置)的幫助下,可以迅速為燃燒室填充氣體、迅速提高空燃比,試想一下、超高空燃比狀態下點不著火,而想迅速從點燃切換至壓燃,就需要這個機械充氣裝置了,依靠它可以迅速的把點燃時的正常壓縮比、迅速提升到29.4時的超高空燃比狀態,所以才使得點燃、壓燃可以迅速實現切換;總的來說這款發動機是偉大的,別的主機廠也玩稀薄燃燒、馬自達肯定不是第一個,但別人是小打小鬧的實驗階段、馬自達則是真給造了出來!所以馬自達壓燃發動機,從表面上看壓燃是最耀眼的成就,實際上壓燃、點燃不存在孰高孰低,馬自達能點燃汽油機、也絕對不會去採用壓燃;只不過即便利用了分層燃燒,但在超高空燃比狀態下,還是沒辦法利用火花塞跳火實現點燃,所以引入了壓燃、所以依靠壓燃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實際上真正耀眼的是超稀薄燃燒!而壓燃也不是萬能的,它會受到環境的制約,比如低溫條件下、燃油霧化差,壓燃就難以實現,此時就需要用火花塞點燃、給燃燒室預熱、輔助壓燃;當車輛全負荷運轉時,燃燒室內溫度較高,繼續壓燃就容易讓爆震變得不可控,所以此時還是會保持傳統的點燃方式執行,所以就必須得有火花塞了!
馬自達壓燃發動機,可以說是朝著超稀薄燃燒領域邁進了一大步;降壓燃、火花塞點燃結合到一起,起到相互輔助作用,因為壓燃會受到環境因素的制約,比如說低溫環境下、即便壓縮比超高,但想完全壓燃也很困難,所以在一些特殊環境下、火花塞點燃起到給燃燒室預熱的作用、促進壓燃的成功;這款發動機的難點在於控制策略上,因為根據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工況,要進行點燃、壓燃間的切換,它倆的切換將帶來空燃比、等效壓縮比(非機械壓縮比)在瞬態下的改變,總之馬自達挺瘋狂。。。
提起SKYACTIV-X發動機,很多朋友第一時間想到的則是壓燃,這麼想也沒錯、畢竟汽油機壓燃顛覆了咱們對內燃機常規的認知;實際上壓燃只是表象,而真正的核心卻在於超稀薄燃燒,超稀薄燃燒可以理解成空燃比超高的混合氣進行點燃,而難點就在於此!要實現超稀薄燃燒,依靠火花塞跳火、進行點燃是根本行不通的,所以馬自達迫於無奈、選擇了廣泛應用於柴油機領域的壓燃方式,才能讓超稀薄狀態下的混合氣體正常點燃、並燃燒!所以才有瞭如今的壓燃SKYACTIV-X,所以壓燃只是無奈的選擇、能點燃馬自達絕對不會採用壓燃,所以這款機器的靈魂奧義是超稀薄燃燒,其它皆為鋪墊!
超稀薄燃燒與過量空氣係數在談超稀薄燃燒前,我們先要了解空燃比是什麼?朋友們應該都清楚14.7空燃比吧?實際上這只是理想空燃比、不代表最高空燃比,當空燃比為14.7時,過量空氣係數為一,此空燃比下、混合氣體燃燒較為完全(注意不是絕對完全的燃燒),該空燃比下、混合氣體燃燒進行較好,能同時兼顧動力、燃油經濟性;當空燃比低於14.7時、屬於加濃燃燒,而當空燃比大於14.7時、則進入到稀薄燃燒範圍,空燃比越大、稀薄燃燒邊界越大、越難以點燃!當我們日產駕車時,都有給油加速的動作,當我們猛踩油門加速時,系統判斷車輛對動力有需求,就會採取加濃噴射的動作,此時空燃比會降低至12.7左右、過量空氣係數0.88,此時混合氣體濃度上升、火焰傳播速度最快,所以此時動力響應最好,所以我們成0.88過量空氣係數時的混合氣叫功率混合氣!所以我們能看出當空燃比逐漸降低時(也不能太低、混合氣太濃了也不行),會偏向於動力取向,動力響應好、但卻費油!而空燃比大於14.7時,隨著數值逐漸提高、燃油經濟性會越來越好,但動力響應卻會越來越差,差到什麼地步?差到火都點不著了、得靠壓燃來幫忙!
馬自達的選擇馬自達研發SKYACTIV-X,目的就在於開發一款極致省油的發動機,所以堅定得向超稀薄燃燒領域邁進;起手就是二倍空氣係數、空燃比也就達到了29.4起(壓燃狀態、開頭已經提到該機器空燃比可以切換),之所以要採用這麼高的稀薄燃燒邊界,就是因為如果空燃比低於這個數值時,燃燒後產生的氮氧化物很高、排放沒有辦法透過,所以馬自達為了在保證排放的條件下、實現超稀薄燃燒,所以起步就把牙燃狀態下的空燃比提升至29.4;而超高的空燃比則帶來了點火困難的麻煩(火花塞),所以無奈之下、則採用了壓燃!
稀薄燃燒與分層燃燒稀薄燃燒,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容易;在實際的控制策略上,通常會採用分層燃燒的方式還實現稀薄燃燒!如下圖所示,這就是一個分層噴射、分層燃燒的示意圖,一般都是採用直噴發動機來實現分層燃燒,因為直噴機的噴油嘴在燃燒室內,更容易實現分層噴射;而歧管噴射發動機(電噴),噴油嘴在歧管內、所以不容易控制,也能分層、但分的層數很少,不利於提高稀薄燃燒的邊界!從下圖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噴油嘴從上至下依次噴出多個混合氣層(圖片上只畫了五層、實際要更多),離火花塞最近的層、濃度最大,依次向下、混合氣濃度則越來越稀薄,最底層、混合氣體濃度則最低!
點燃、壓燃之間的選擇傳統針對稀薄燃燒的方式是點燃,咱們還是先看上圖,火花塞跳火、點燃最近混合氣層(火花塞附近混合氣濃度大、容易點燃),之後利用火焰的不斷傳播,依次向下引燃其它各個混合氣層,這就是傳統的點火方式,其它主機廠也是採用這種方式逐漸提高稀薄燃燒邊界,可這種點燃方式、當空燃比接近19時,幾乎就點不著了,簡單點說就是最上層混合氣點燃、逐漸向下傳播,當火焰傳播到空燃比19的混合氣層時、火焰熄滅,傳播不下去了!所以更不用提馬自達起步29.4的空燃比了,所以面對這個困惑,馬自達選擇了壓燃!
各位可以思考下,為什麼火花塞跳火、都無法完全引燃,壓燃為什麼就可以成功?實際上火花塞跳火,終究是一個著火點,之後依次進行傳播逐層引燃,但活塞上行、壓燃時,所壓燃的是一個混合氣層,一個混合氣層被壓燃、其中會有無數的著火點;火花塞跳火、是勢單力薄的,但壓燃的一個層、擁有無數的著火點實現火焰傳播、引燃所有稀薄層,就更加容易實現了;所以這就是馬自達必須得采用壓燃的關鍵原因!
為什麼保留火花塞?實際上壓燃,只是在理想狀態下、才可以成功實現,而一輛車、必須適合全領域執行,總不能只在臺架上執行吧?所以發動機必須得做到在絕大多數環境下、都可以使用;所以問題就來了,如果車子是在極低溫條件下,燃燒室溫度極低,此時燃油霧化率很低、所以這個時候想壓燃也是做不到的,所以在這個時候、還需要火花塞進行輔助點燃、給燃燒室預熱,使得之後的壓燃變得可能,這就是保留火花塞的理由;其次就是該發動機,在中、高負荷下,依然是採用火花塞點燃的方式執行,因為此時的工況劇烈!SKYACTIV-X發動機的機械壓縮比,已經達到了16,所以這樣高的壓縮比下、全負荷執行的時候爆震問題很難控制,汽油壓燃、本身就是一種爆震,只不過是可控的爆震,而當發動機全負荷執行時,再採用壓燃的方式、爆震也將難以控制,所以當發動機全負荷執行時、還是採用了傳統的火花塞跳火點燃的方式;所以這款發動機,是可以時刻完成壓燃、點燃的瞬態切換的;所以精確的控制策略,就是這款發動機精妙所在,前一個迴圈可能是點燃、下一個迴圈就會切換到壓燃!在機械增壓器(與傳統的不同,它這個就是一個瞬態充氣裝置)的幫助下,可以迅速為燃燒室填充氣體、迅速提高空燃比,試想一下、超高空燃比狀態下點不著火,而想迅速從點燃切換至壓燃,就需要這個機械充氣裝置了,依靠它可以迅速的把點燃時的正常壓縮比、迅速提升到29.4時的超高空燃比狀態,所以才使得點燃、壓燃可以迅速實現切換;總的來說這款發動機是偉大的,別的主機廠也玩稀薄燃燒、馬自達肯定不是第一個,但別人是小打小鬧的實驗階段、馬自達則是真給造了出來!所以馬自達壓燃發動機,從表面上看壓燃是最耀眼的成就,實際上壓燃、點燃不存在孰高孰低,馬自達能點燃汽油機、也絕對不會去採用壓燃;只不過即便利用了分層燃燒,但在超高空燃比狀態下,還是沒辦法利用火花塞跳火實現點燃,所以引入了壓燃、所以依靠壓燃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實際上真正耀眼的是超稀薄燃燒!而壓燃也不是萬能的,它會受到環境的制約,比如低溫條件下、燃油霧化差,壓燃就難以實現,此時就需要用火花塞點燃、給燃燒室預熱、輔助壓燃;當車輛全負荷運轉時,燃燒室內溫度較高,繼續壓燃就容易讓爆震變得不可控,所以此時還是會保持傳統的點燃方式執行,所以就必須得有火花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