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鴨梨山大
-
2 # MrSunXJ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紀年法為歲星紀年法,歲星指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木星,木星約12年執行一周天,古人根據木星在天體中執行的規律用來紀年的方法叫做歲星紀年法,此法的起源年代不清,在戰國、秦漢之交很盛行,漢太初以後,歲星紀年法與後世的干支紀年法相連線,東漢改用《四分曆》時,廢止了歲星紀年法,沿用干支紀年法,歲星紀年法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
3 # 暗夜思考
就中國而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歷代所使用過的紀年方法足有數十種之多!!下面按照使用年代的先後順序例舉數個:
一、帝王在位紀年法“帝王在位紀年法”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最古老的紀年法了!
其主要是根據帝王在位的年代起始來計算的。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五帝時期!!
在《書經·堯典》中就有記載:“朕在位七十載”等內容。另外《舜典》中也有“二十八載,帝乃殂落”的記載。
此外,透過考古在周代的金文中也有類似的鼎銘,比如“惟王二十又三祀”、“惟王二十又五祀”等等。
這種根據帝王在位時間來計算年代的紀年方式一直沿用到了秦漢時期!
二、太陰紀年法大概在殷商時代,與前面所說的“帝王在位紀年法”共同存在的還有“太陰紀年法”!
所謂的太陰紀年法也就是將一天劃分成子、醜、寅、卯......十二個時辰,再配合上木星每年公轉的方位來進行紀年。
《史記》中所說的“..........太陰在卯,穰,明歲,衰惡”,指的就是太陰紀年法。
三、歲名紀年法“歲名紀年法”大概是在戰國晚期開始出現的,其與“太陰紀年法”有所相似又有所不同!
“歲名紀年法”也是拿木星在公轉軌道上的方位來進行命名的,但其叫法又與“十二時辰”的叫法有所不同!
比如《離騷》中屈原所說的“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這其中的“攝提”二字指的就是“寅年”!!
四、干支紀年法同樣在先秦時代,比“歲名紀年法”稍晚一點出現了“干支紀年法”。
“幹”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個天干;“支”指的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十二個地支。
透過“幹”與“支”互相進行匹配,用來為年代命名。如“戊戌變法”中的“戊戌”、“甲子”、“丁卯”、“乙申”等等。
這種“干支紀年法”一直沿用至今,在現代的很多時候仍然被廣泛使用。
五、歲陽歲名紀年法“歲陽歲名紀年法”與“干支紀年法”類似,也是將十個天干與十二個地支相匹配而命名。
六、年號紀年法“年號紀年法”是在漢武帝時代產生的。
根據《史紀·封禪書》中所說,“年號紀年法”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在登封泰山之後,詔告天下“以十月為元封元年”!!
之後,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帝制社會里,每一個新的帝王上位都會有一個新的年號,同時登位的那一年也就被命名為“元年”!
如:永嘉元年、元豐元年、元嘉元年、貞觀元年............
"年號紀年法"伴隨著中國的封建帝制被沿用了兩千多年,直到大清滅亡!!
................
回覆列表
在中國古代的歷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干支紀法。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來看,天干地支在中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那麼,干支紀法的發明者究竟是誰呢? 雖然有以下一些說法來考證干支的起源,但是究竟是誰發明?最早出現於何時?始終都是一個謎。 大約在戰國末年,依據各國史官長期積累下來的材料編成的史書《世本》說:“容成作歷,大橈作甲子”,“二人皆黃帝之臣,蓋自黃帝以來,始用甲子紀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週”。看來干支是大撓創制的,大撓“採五行之情,佔鬥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幹名也。”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釋干支》中認為,以往人們對干支的解釋,都是望文生義的臆測,“十天干”純屬十進位記數法的自然發生,其中多半是殷人所創制。至於“十二地支”,起源於古巴比倫,在比較中國古代的十二時辰和古巴比倫的十二宮後,指出中國古代的十二辰和十二地支,都是從古巴比倫的黃道十二宮演變而來。其傳入中國的途徑,可作大膽推測,也許商民族“本自西北遠來,來時即挾有由巴比倫所傳授之星曆知識,入中土後而沿用之”,或許“商室本發源於東方,其星曆知識乃由西來之商賈或牧民所輸入”。 一些學者從中國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湯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於名號這一特有現象。為駁干支外來說,陳遵媯在《中國天文學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產生了”。鄭文光在所著《中國天文學源流》一書中認為,十天干起源於中國古代伏羲和“生十日”的神話傳說,是十進位法概念在紀時中的反映,應當產生於漁獵時代的原始社會;“十二地支”則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話傳說演變而來,產生於殷商之前,後逐漸演變為十二辰。所以,鄭文光推斷:“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創作。”杜石然等則在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一書中,主張夏代已有十天干紀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紀日的基礎上,進一步使用干支紀法,從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迴圈的紀日法。 十天干的含義 天干地支的含義,在《史記》、《漢書》中均有部分記載,大體含義是: 甲是拆的意思,指萬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軋的意思,指萬物出生,抽軋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萬物炳然著見。 丁是強的意思,指萬物丁壯。 戊是茂的意思,指萬物茂盛。 己是紀的意思,指萬物有形可紀識。 庚是更的意思,指萬物收斂有實。 辛是新的意思,指萬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陽氣任養萬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萬物可揆度。 由此可見,十天干與太陽出沒有關,而太陽的迴圈往復週期,對萬物產生著直接的影響。 十二地支的含義 子是茲的意思,指萬物茲萌於既動之陽氣下。 醜是紐,陽氣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萬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萬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經震動而長。 巳是起,指陽氣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萬物盛大枝柯密佈。 未是味,萬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萬物的身體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萬物之老也。 戌是滅的意思,萬物盡滅。 亥是核的意思,萬物收藏。 相傳黃帝時代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因有蚩尤神擾亂,黃帝憂民之若,遂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黃帝於是齋戒沐浴、築壇祀天、方丘禮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將十干圓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幹為天,支為地,然後乃能治之。後有大撓氏將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並以黃來開國日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此為天干地支之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