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優魔圖

    大邑公元671年(唐咸亨二年)析晉原縣西部置大邑縣。《太平寰宇記》載:“其邑廣大,逐以為名。”是為縣名的來由。1284年(元至元二十一年)撤銷安仁縣和火井縣,其行政域劃歸大邑縣管轄。火井縣後劃歸邛州。1377年(明)洪武十年(農曆五月,大邑縣撤銷,境域併入邛縣。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農曆十一月復置。1960年2月1日,新津縣境域併入大邑縣。1962年3月25日,新津縣建制恢復。自建縣後,大邑縣治歷來在今晉原鎮。早在新石器時代, 今大邑縣境內已有人類活動。   夏、周時有古蜀。今大邑縣區域當時古蜀國地。   周慎靚王五年,即秦惠更元九年(前316),秦滅古蜀國。今昔對比大邑縣區域當時為臨邛縣地。   漢高祖五年(前202),平定巴蜀.今大邑縣區域為江原縣、臨邛縣地。   西漢末年,王莽立國為新(9至23),臨邛縣改為監邛縣,江原縣改為邛原縣。後公孫述據蜀稱成家(25至36)。監邛、邛原縣名仍舊。   東漢建武十二年(36)十一月,成家亡,邛原縣複名江原縣,監邛縣複名臨邛縣。   歷蜀漢、魏、西晉寬大初至成(漢)玉衡二年(312),大邑縣區域仍置。   東晉永和三年(347),成(漢)亡。漢原縣改為融縣,後又複名江原縣。臨邛縣仍置。   中經宋、齊,至梁武陵王蕭紀據蜀前,兩縣建置不變。梁末,武陵王蕭紀據蜀(552至553)。臨邛縣改為依政縣,江原縣仍置。   梁承聖二年(553),西魏統治蜀地。依政縣分出部分地區置臨邛縣,江原縣仍置。   北周孝閔帝元年(557)立國。江原縣改為多融縣,後縣,後又改為晉原縣。依政縣、臨邛縣仍置。   隋代,今大邑縣區域為晉原、臨邛、依政縣地。   唐武德元年(618),晉原縣地分出部分置唐隆縣。武德三年(620),臨邛、依政、唐隆3縣地分出部分置安仁縣,貞觀十七年(643),安仁縣撤銷,咸亨元年(670),安仁縣復置。今大邑縣區域唐初未建置時,屬臨邛、依政、唐隆、安仁縣地。   公元671年(唐咸亨二年)割晉原縣西部置大邑縣。    西嶺雪山《舊唐書》、《新唐書》、《元和郡縣誌》、《太平寰宇記》載:“其邑廣大,遂以為名。”   1284年(元至元二十一年)撤消安仁縣和火井縣建制撤消,其行政區域劃歸大邑縣。火井縣境域後劃歸邛州。   大邑建縣後,唐、宋兩代建置無變化。   1377年(明洪武十年)農曆五月,大邑建制撤消,境域併入邛縣。   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農曆十一月復置。   1960年7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新津縣併入大邑縣。原新津縣城關鎮改為大邑縣新津鎮。1962年3月25日,建制恢復,原新津縣所轄區域仍歸新津縣管轄,10月20日,國務院補辦批准手續。建縣後,大邑縣治歷來在今晉原鎮。   隸屬關係:大邑縣始置時隸邛州。唐寶元年(742),邛州改為臨邛郡。唐乾元元年(758), 臨邛改為邛州。   五代十國時期,大邑縣屬前蜀國19年(907至926),後唐9年(925至933),後蜀國32年(934至965),隸邛州。   北宋乾德三年(965)起, 大邑屬宋,邛州改為邛州臨邛郡,大邑隸邛州臨邛郡。   南宋寶祐六年(1258),蒙古帝國軍隊攻入四川,大邑隸邛州臨邛郡。至元十四年(1277)後不久,邛州臨邛郡改為邛州。大邑隸屬邛州。十六年(1279)。大邑屬元。   元至正二十年(1360),明玉珍在蜀建立農民政權,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稱帝,國號夏,大邑屬邛州。   明洪武四年(1371)春,朱元璋派軍入川。六月,夏亡,大邑屬明,隸邛州。明洪武九年(1376),邛州降為邛縣,大邑隸嘉定州。   明洪十年(1377)五月,大邑入邛縣。明洪十三年(1380)十一月復置,隸嘉定州。明成化十九年(1483),邛縣復升邛州,大邑還隸邛州。   明崇禎十七年八月初八日,張獻忠克成都,建立大西農民政權,定都成都,稱西京。並於十月初五破邛州,入大邑。在張獻忠據蜀期間(1644至1646),大邑為大西轄縣之一,其隸屬關係與明末時同。   清順治三年(1646),大邑屬清,隸邛州。清乾隆版《大邑縣誌》載清順治六年(1649),張獻忠部屬盧名仍“踞重慶、敘州、馬湖及邛州一帶”。清順治九年(1652),已和南明聯合的張獻忠部屬劉文秀出兵回川,大敗已降清的吳三桂,克川南各州縣。劉文秀克成都。清順治九年前後,大邑屬南明,隸邛州。清光緒版《大邑縣鄉土志》載,清康熙十三年(1674)吳三桂反後,其總部屬王藩攻佔邛州大邑。吳在1674年稱帝,國號為周。大邑屬周,隸邛州。清康熙十九(1680),王屏藩被討平,大邑屬清,隸邛州。   民國元年,大邑隸邛州。2年,邛州改為邛崍縣,大邑隸上川南道。3年五月,上川南道改為建昌道教。17年,道制撤銷,時四川正值軍閥混戰,延至次年才正式撤銷。大邑於是直隸四川省。24年6月,大邑隸四川省第四行政督察區。   1949年12月20日大邑縣解放後,隸眉山行政區。1950年3月起改隸溫江行政區。又稱溫江專區,1968年10月改為溫江地區。1983年5月, 溫江地區建制撤銷,大邑縣至今劃歸成都市管轄。   1997年,面積1548平方千米,人口48.6萬,轄13鎮7鄉。縣政府駐晉原鎮。   1999年,大邑縣轄15個鎮、12個鄉:晉原鎮、安仁鎮、悅來鎮、新場鎮、唐場鎮、西嶺鎮、斜源鎮、董場鎮、韓場鎮、王泗鎮、三岔鎮、出阝江鎮、上安鎮、天宮廟鎮、蘇家鎮;高山鄉、青霞鄉、金星鄉、霧山鄉、沙渠鄉、鶴鳴鄉、三壩鄉、墩義鄉、蔡場鄉、元興鄉、龍鳳鄉、丹鳳鄉。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總人口490373人,其中: 晉原鎮 120663 王泗鎮 27682 唐場鎮 15886 新場鎮 25658 悅來鎮 15408 安仁鎮 22444 出阝江鎮 9217 天宮廟鎮 11001 西嶺鎮 9540 斜源鎮 9702 董場鎮 12518 韓場鎮 14801 三岔鎮 23021 上安鎮 14653 蘇家鎮 18982 青霞鄉 7760 沙渠鄉 15801 霧山鄉 4871 金星鄉 9305 高山鄉 7370 鶴鳴鄉 11790 三壩鄉 6512 蔡場鄉 15897 墩義鄉 23752 元興鄉 15424 龍鳳鄉 12110 丹風鄉 8605    2004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33號)同意大邑縣撤銷唐場、元興2個鎮及丹鳳、三壩、高山、龍鳳、敦義5個鄉;天宮廟鎮更名為花水灣鎮。將原唐場、元興2個鎮所屬行政區域併入安仁鎮;安仁鎮政府駐安仁村。將原丹鳳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悅來鎮;悅來鎮政府駐觀口社群。將原三壩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出阝江鎮;出阝江鎮政府駐出阝源村。將原高山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三岔鎮;三岔鎮政府駐梅花村。將原龍鳳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董場鎮;董場鎮政府駐董家村。將原敦義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王泗鎮;王泗鎮政府駐政府街。   2004年,大邑縣轄17個鎮(晉原、王泗、出阝江、西嶺、斜源、董場、韓場、三岔、上安、蘇家、新場、安仁、悅來、青霞、沙渠、蔡場、花水灣)、3個鄉(霧山、金星、鶴鳴),20個社群委員會、345個村委會;面積1545平方千米,人口密度322人/平方千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lassics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