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之所以會在印度河流域停止自己的東征,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當中包括了軍隊中的大部分主力士兵、貴族出生的軍官團,以及他自己。而且從當時的歷史發展來看,他也只是暫時妥協。如果不是後來早早的病故,馬其頓軍隊是可能繼續發動征服戰爭的。
在亞歷山大東征的多年裡,雖然馬其頓人在不斷的獲得勝利,但他們本身也承受著重大的傷亡。儘管留下的大規模戰役記錄中,馬其頓軍隊的陣亡數字看似非常輕微。但很多傷員可能會在之後的幾周內因為各種病發症而死。一些外傷者則可能因此而終身殘疾。再加上日常的遠距離行軍消耗、疾病摧殘和各種不見於史料記載的小規模戰鬥,都剝奪了大量馬其頓士兵的健康與性命。
雖然馬其頓王國的政治體制設計,更偏向于波斯式的君主統治而不是希臘式的城邦結構。但長期受到希臘文化影響與部落舊習俗的傳承,能參加正規軍作戰計程車兵也往往是具有一定財產和身份地位的公民。這批人也是王國政治力量的底層與社會中堅,是具有發言權的。
當他們意識到亞歷山大的野心有些漫無邊際,自己的征程似乎看不到盡頭後,就以集體罷工的“溫和兵變”模式,在印度向亞歷山大發難。這也是亞歷山大政治生涯中,遭遇到最嚴重的一次叛亂。雖然他有志於成為亞洲式的集權君主,而非代表貴族和公民利益團體的國王。卻不可能無視這批鐵桿老兵的情緒。因為這些人是他真正的有力支持者,已經追隨他在亞洲吃了很多年的苦。失去他們,會對自己的權力造成極大的不穩定。
軍隊中的貴族軍官們,不少人對於士兵的呼聲也是非常支援的。儘管不少人在東征途中獲得了遠多於士兵的戰利品和賞賜,但也擔心繼續東征會影響自己的利益與社會地位。因為亞歷山大自登陸亞洲開始,已經在越來越多的方面表現出自己趨於獨霸的一面。所以,貴族們早在東征半途就已經爆發過針對亞歷山大本土的暗殺事件。在亞歷山大逐步清洗掉了父親給自己留下的帕曼尼奧家族與悍將克拉特斯後,貴族們對於亞歷山大基本上已經處於被迫的敬畏之中。
更讓他們擔心的事情,在於亞歷山大本人並不是一個只知道打仗的武夫。對於政治架構的安排與上層鬥爭都很有心得。所以他同樣已經感覺到不同貴族集團對自己的成見。作為補充平衡手段,他便開始從征服地區籠絡和扶持一些原本的波斯與亞洲貴族,作為自己宮廷內的第二股勢力。
這個做法原本既是統戰征服區精英的必須,也是獨裁君主所必不能少的集權手腕。但對於習慣了舊式貴族議會政體的馬其頓精英來說,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他們不僅將失去對國王的制衡,還隨時可能成為過去手下敗將的刀下亡魂。只要東征繼續下去,亞歷山大軍隊裡的亞洲籍軍隊數量就會越多。他們的處境也就越威脅。只有見好就收的停止東征,才能做到初步的止損。
最後,亞歷山大自己也覺得是時候停一停戰爭,穩固下自己的後方了。
他在成年之前曾接受過大哲學家阿里士多德的教育,認為世界的最東方就是印度和阿富汗一帶。站在高聳的興都庫什山上,就能望見東方的大洋。而馬其頓遠征軍如果從印度河流域入手,可能會迂迴找到尼羅河的發源地。這樣就能順著尼羅河進入地中海,輕鬆的回到馬其頓和希臘。結果,印度的地緣遼闊還是超出了他的認識。這就讓他放棄了尋找尼羅河發源地的計劃。
其次就是他注意到了士兵與貴族兩個階層,都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有著幾大怨氣。所以他手裡的這支軍隊已經不再可靠。他要征服更多地方,或者僅僅是鞏固個人權威,都需要重組自己的軍事力量。但這需要他回到自己設立在亞洲的核心基地--巴比倫。在那裡有波斯帝國留下的整套權力、稅收和徵兵機構。巴比倫城本身也是半個亞洲人心目中的權威所在。所以,東征只能暫時停一停了。
最後,亞歷山大自己也在東征的途中折損了自己的身體。這既包括超過常人忍受度的身體疲勞,精神緊張,缺乏休息。還有幾次生病與受傷帶來的病痛。尤其是在印度,一支重型箭矢打穿了他的胸甲,穿透了他的肩膀。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重創。他自己也真的需要機會去休息一下。
所以,當士兵和一半的軍官開始嚴重牴觸東征繼續後,亞歷山大也順水推舟的宣佈返回巴比倫。但他並沒有要回到馬其頓本土的意思,可見自己還是希望繼續其他征服活動的。流傳至今的一些記錄也顯示,他會繼續對阿拉伯半島、西西里和義大利的征服,當然也可能在日後返回印度。只是因為早早的病逝,才將他的傳奇戛然而止。
亞歷山大之所以會在印度河流域停止自己的東征,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當中包括了軍隊中的大部分主力士兵、貴族出生的軍官團,以及他自己。而且從當時的歷史發展來看,他也只是暫時妥協。如果不是後來早早的病故,馬其頓軍隊是可能繼續發動征服戰爭的。
在亞歷山大東征的多年裡,雖然馬其頓人在不斷的獲得勝利,但他們本身也承受著重大的傷亡。儘管留下的大規模戰役記錄中,馬其頓軍隊的陣亡數字看似非常輕微。但很多傷員可能會在之後的幾周內因為各種病發症而死。一些外傷者則可能因此而終身殘疾。再加上日常的遠距離行軍消耗、疾病摧殘和各種不見於史料記載的小規模戰鬥,都剝奪了大量馬其頓士兵的健康與性命。
雖然馬其頓王國的政治體制設計,更偏向于波斯式的君主統治而不是希臘式的城邦結構。但長期受到希臘文化影響與部落舊習俗的傳承,能參加正規軍作戰計程車兵也往往是具有一定財產和身份地位的公民。這批人也是王國政治力量的底層與社會中堅,是具有發言權的。
當他們意識到亞歷山大的野心有些漫無邊際,自己的征程似乎看不到盡頭後,就以集體罷工的“溫和兵變”模式,在印度向亞歷山大發難。這也是亞歷山大政治生涯中,遭遇到最嚴重的一次叛亂。雖然他有志於成為亞洲式的集權君主,而非代表貴族和公民利益團體的國王。卻不可能無視這批鐵桿老兵的情緒。因為這些人是他真正的有力支持者,已經追隨他在亞洲吃了很多年的苦。失去他們,會對自己的權力造成極大的不穩定。
軍隊中的貴族軍官們,不少人對於士兵的呼聲也是非常支援的。儘管不少人在東征途中獲得了遠多於士兵的戰利品和賞賜,但也擔心繼續東征會影響自己的利益與社會地位。因為亞歷山大自登陸亞洲開始,已經在越來越多的方面表現出自己趨於獨霸的一面。所以,貴族們早在東征半途就已經爆發過針對亞歷山大本土的暗殺事件。在亞歷山大逐步清洗掉了父親給自己留下的帕曼尼奧家族與悍將克拉特斯後,貴族們對於亞歷山大基本上已經處於被迫的敬畏之中。
更讓他們擔心的事情,在於亞歷山大本人並不是一個只知道打仗的武夫。對於政治架構的安排與上層鬥爭都很有心得。所以他同樣已經感覺到不同貴族集團對自己的成見。作為補充平衡手段,他便開始從征服地區籠絡和扶持一些原本的波斯與亞洲貴族,作為自己宮廷內的第二股勢力。
這個做法原本既是統戰征服區精英的必須,也是獨裁君主所必不能少的集權手腕。但對於習慣了舊式貴族議會政體的馬其頓精英來說,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他們不僅將失去對國王的制衡,還隨時可能成為過去手下敗將的刀下亡魂。只要東征繼續下去,亞歷山大軍隊裡的亞洲籍軍隊數量就會越多。他們的處境也就越威脅。只有見好就收的停止東征,才能做到初步的止損。
最後,亞歷山大自己也覺得是時候停一停戰爭,穩固下自己的後方了。
他在成年之前曾接受過大哲學家阿里士多德的教育,認為世界的最東方就是印度和阿富汗一帶。站在高聳的興都庫什山上,就能望見東方的大洋。而馬其頓遠征軍如果從印度河流域入手,可能會迂迴找到尼羅河的發源地。這樣就能順著尼羅河進入地中海,輕鬆的回到馬其頓和希臘。結果,印度的地緣遼闊還是超出了他的認識。這就讓他放棄了尋找尼羅河發源地的計劃。
其次就是他注意到了士兵與貴族兩個階層,都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有著幾大怨氣。所以他手裡的這支軍隊已經不再可靠。他要征服更多地方,或者僅僅是鞏固個人權威,都需要重組自己的軍事力量。但這需要他回到自己設立在亞洲的核心基地--巴比倫。在那裡有波斯帝國留下的整套權力、稅收和徵兵機構。巴比倫城本身也是半個亞洲人心目中的權威所在。所以,東征只能暫時停一停了。
最後,亞歷山大自己也在東征的途中折損了自己的身體。這既包括超過常人忍受度的身體疲勞,精神緊張,缺乏休息。還有幾次生病與受傷帶來的病痛。尤其是在印度,一支重型箭矢打穿了他的胸甲,穿透了他的肩膀。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重創。他自己也真的需要機會去休息一下。
所以,當士兵和一半的軍官開始嚴重牴觸東征繼續後,亞歷山大也順水推舟的宣佈返回巴比倫。但他並沒有要回到馬其頓本土的意思,可見自己還是希望繼續其他征服活動的。流傳至今的一些記錄也顯示,他會繼續對阿拉伯半島、西西里和義大利的征服,當然也可能在日後返回印度。只是因為早早的病逝,才將他的傳奇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