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這部電視劇,是從改稻為桑的御前會議講起,再到縱馬踏苗,再到毀堤淹田,再到以改兼賑、海瑞鬥法、織造局買田、沈一石自焚、鄭泌昌伏法等等。
由於東南倭寇侵擾,朝廷急缺糧餉,這才有了查抄沈一石,並圍繞沈一石家產的去向展開一番爭鬥。最終鄭泌昌和何茂才落網,楊金水變瘋,整個形勢變得異常複雜起來……
浙江這邊,以海瑞為首的海瑞、王用汲審案小團隊,跟主審趙貞吉產生了分歧,在各方態度不明確的情況下,趙貞吉一份奏章就遞到了京城……
《大明王朝1566》這部劇越往後面看,越精彩,對每個人物的特點把握也就越精確。
一開始,朝局是分三派的:
嘉靖帝自成一派,這一派人主要以嘉靖帝為首,包括司禮監和錦衣衛;裕王一派,裕王為首,這一派人包括徐階、高拱、張居正、譚倫等;嚴黨一派,嚴嵩為首,包括嚴世蕃、鄢懋卿、鄭泌昌等人。
實際上除了派別之間的爭鬥以外,派別內部的爭鬥也異常激烈,比如最先鬥起來的嚴黨內部,嚴世蕃跟胡宗憲,鄭泌昌跟高翰文;再到裕王這邊海瑞、王用汲跟趙貞吉,還有後面的徐階跟高拱;再有就是司禮監了,其實該劇從一開始馮保報祥瑞就註定了,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嘉靖帝這邊主要目的是搞平衡,維穩,裕王這邊主要目的就是倒嚴,嚴黨這邊則別被倒。而此時浙江的形勢已經異常嚴峻,各派之間的爭鬥也越來越公開化,透明化,隨著楊金水變瘋,司禮監內部也出現了分歧……
趙貞吉的急遞已經到了宮裡,裡面包括趙貞吉的奏疏和海瑞審的供詞,呂芳不在,陳洪反而很興奮:
“好哇,查案查到織造局來了,查到宮裡來了。”
按照陳洪所說的字面意思,是怪趙貞吉、海瑞等人查案牽扯到了宮裡,實際上暗藏的話語卻是指向楊金水,你楊金水乾什麼吃的,竟然讓這個案子牽扯到了宮裡?
隨後陳洪張大嘴,長吼一聲:
“來——”
正對著的蠟燭忽閃忽閃的,差點被吹滅,實際上這根蠟燭就象徵著呂芳,陳洪等這一天等了好久了……
司禮監一共配有五大太監,其中掌印太監是呂芳,四個秉筆太監分別是陳洪、黃錦、石公公和孟公公。
按照輩分來講,呂芳是乾爹,四大秉筆太監都是乾兒子,秉筆太監也有乾兒子,這樣一直排下去,那些小太監們就得喊呂芳祖宗。
呂芳的這些乾兒子裡面,他最喜歡的就是楊金水,把楊金水下放到浙江,也是為了鍛鍊他。當初楊金水把芸娘放走的時候,曾提到過,自己這一任江南織造局總管就要到期了。如果沒有浙江這一攤子事,楊金水日後必然會進司禮監,至於能不能當上掌印太監咱不好說,當個秉筆太監還是一定的。
司禮監的二把手就是陳洪,掌管“東廠”,他跟楊金水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狠,會幹一些髒活累活。他們之間也有不同,最大的不同便是忠誠度上,楊金水是絕對的忠誠,而陳洪就不一定了。
其實也很好理解,呂芳教過很多人,也救過很多人,其中馮保、楊金水、黃錦等,都是呂芳手把手地教。唯獨對陳洪,絲毫沒有表現出什麼親密動作,每次喊他也是喊“陳公公”,態度也並不好。
對於宮裡的太監來講,他們不像其他官員,一派倒了,還能投奔另一派。太監們除了忠於皇上,是沒有別的出路的,而掌印太監只有一個,這也註定了他們內部的爭鬥。
實際上,呂芳跟陳洪已經貌合神離,之所以陳洪也做到了司禮監的二把手,主要還在於呂芳為人和善,萬事留有餘地。所以,壞事總得有人去幹,地方上是楊金水,宮裡則是陳洪。
這次江南織造局出事,宮裡最高興的也就是陳洪了,畢竟幹掉呂芳,他就是掌印太監!
陳洪接到趙貞吉的奏疏,二話不說就要送到嘉靖帝那裡去:
“咱們四個得立刻將這份奏疏,呈給主子萬歲爺!”
除了楊金水,呂芳另一個忠心耿耿的乾兒子就是黃錦,呂芳每次喊黃錦都是喊“錦兒”,由此可見二者關係之親密。
陳洪是什麼心思,黃錦大半也能猜出幾分,雖然嘉靖帝后來評價黃錦是“笨人”,但是能做到司禮監秉筆太監,自然也不會笨到哪裡去。所謂的“笨”,無外乎憨厚老實罷了,不是不懂那些彎彎道道,而是不屑於使用。後來陳洪得勢,正常人都會見風使舵,唯獨黃錦仍然敢嗆他幾句,所以,就圓滑這方面講,黃錦是要差得多的。
這次陳洪要繞過呂芳直接跟嘉靖帝彙報楊金水瘋了的事,黃錦跟楊金水是結拜兄弟,自然不能這麼就送:
“慢著,陳公公,老祖宗還沒有看呢。”
陳洪一心想快速送上去,理由也很正大光明,這件事這麼急,當然得快送,況且老祖宗不是也在宮裡嗎,他跟嘉靖帝一塊看唄?
黃錦這人就是太憨厚,當然也知道陳洪打的什麼算盤,索性直接實話實話了:
“這事牽扯到楊金水,不能就這麼呈上去,這麼呈上去,萬歲爺若是遷怒到老祖宗,那可就連轉圈的餘地都沒有了!”
陳洪被點了穴,卻不想放棄,老祖宗要明早才能回來,這個本在這裡壓著,出了問題誰來承擔?
這就有點威脅的意思了,如果以後出了事,是不是黃錦黃公公你要去擔罪?
黃錦也耿直:
“想辦法,把老祖宗請回來!”
陳洪繼續阻攔,怎麼請?
黃錦繼續說道,老辦法,報喜!
陳洪繼續威脅:
“不是喜去報喜,事後萬歲爺知道了,你擔罪還是我們擔罪?”
黃錦這個人跟楊金水其實有點像,那就是忠誠,或許他想不了那麼遠。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這樣報,可能會對呂芳有危險,所以,還是不能這麼報,即使擔罪也是我來擔罪。
陳洪一看黃錦執意要先報呂芳,也就把希望寄託到另外兩個秉筆太監身上:
“你們說呢?”
另外兩個秉筆太監在劇中表現不多,應該屬於按部就班做事的人,沒有陳洪那麼大的野心,也沒有黃錦那樣的護主,他們只是覺得,這事還是走流程,先報呂芳。
陳洪一看大家意見都一致,倒顯得自己小氣了,所以嘴上又表現的大度一些,出了事大家一起承擔,結果黃錦根本不買賬:
“說了,有什麼罪我擔著!”
陳洪又要給黃錦備轎,結果又被黃錦拒絕:
“不用了,給個燈籠就是,我走著去!”
話裡話外那是滿滿的怨氣啊,這也為二人以後因為折磨楊金水的事鬧彆扭,埋下了伏筆。
說到底,呂芳用陳洪,目的就是為了幹髒活,包括後來嘉靖帝用陳洪,也是因為陳洪的狠,對付那些官吏還是有一套的。但是同樣都是乾兒子,呂芳會教馮保三思,會教黃錦怎麼伺候嘉靖帝,也會教楊金水怎麼權衡利弊,卻幾乎沒有跟陳洪說過什麼親近的話。
《大明王朝1566》這部電視劇,是從改稻為桑的御前會議講起,再到縱馬踏苗,再到毀堤淹田,再到以改兼賑、海瑞鬥法、織造局買田、沈一石自焚、鄭泌昌伏法等等。
由於東南倭寇侵擾,朝廷急缺糧餉,這才有了查抄沈一石,並圍繞沈一石家產的去向展開一番爭鬥。最終鄭泌昌和何茂才落網,楊金水變瘋,整個形勢變得異常複雜起來……
浙江這邊,以海瑞為首的海瑞、王用汲審案小團隊,跟主審趙貞吉產生了分歧,在各方態度不明確的情況下,趙貞吉一份奏章就遞到了京城……
一、《大明王朝1566》這部劇越往後面看,越精彩,對每個人物的特點把握也就越精確。
一開始,朝局是分三派的:
嘉靖帝自成一派,這一派人主要以嘉靖帝為首,包括司禮監和錦衣衛;裕王一派,裕王為首,這一派人包括徐階、高拱、張居正、譚倫等;嚴黨一派,嚴嵩為首,包括嚴世蕃、鄢懋卿、鄭泌昌等人。
實際上除了派別之間的爭鬥以外,派別內部的爭鬥也異常激烈,比如最先鬥起來的嚴黨內部,嚴世蕃跟胡宗憲,鄭泌昌跟高翰文;再到裕王這邊海瑞、王用汲跟趙貞吉,還有後面的徐階跟高拱;再有就是司禮監了,其實該劇從一開始馮保報祥瑞就註定了,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嘉靖帝這邊主要目的是搞平衡,維穩,裕王這邊主要目的就是倒嚴,嚴黨這邊則別被倒。而此時浙江的形勢已經異常嚴峻,各派之間的爭鬥也越來越公開化,透明化,隨著楊金水變瘋,司禮監內部也出現了分歧……
趙貞吉的急遞已經到了宮裡,裡面包括趙貞吉的奏疏和海瑞審的供詞,呂芳不在,陳洪反而很興奮:
“好哇,查案查到織造局來了,查到宮裡來了。”
按照陳洪所說的字面意思,是怪趙貞吉、海瑞等人查案牽扯到了宮裡,實際上暗藏的話語卻是指向楊金水,你楊金水乾什麼吃的,竟然讓這個案子牽扯到了宮裡?
隨後陳洪張大嘴,長吼一聲:
“來——”
正對著的蠟燭忽閃忽閃的,差點被吹滅,實際上這根蠟燭就象徵著呂芳,陳洪等這一天等了好久了……
二、司禮監一共配有五大太監,其中掌印太監是呂芳,四個秉筆太監分別是陳洪、黃錦、石公公和孟公公。
按照輩分來講,呂芳是乾爹,四大秉筆太監都是乾兒子,秉筆太監也有乾兒子,這樣一直排下去,那些小太監們就得喊呂芳祖宗。
呂芳的這些乾兒子裡面,他最喜歡的就是楊金水,把楊金水下放到浙江,也是為了鍛鍊他。當初楊金水把芸娘放走的時候,曾提到過,自己這一任江南織造局總管就要到期了。如果沒有浙江這一攤子事,楊金水日後必然會進司禮監,至於能不能當上掌印太監咱不好說,當個秉筆太監還是一定的。
司禮監的二把手就是陳洪,掌管“東廠”,他跟楊金水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狠,會幹一些髒活累活。他們之間也有不同,最大的不同便是忠誠度上,楊金水是絕對的忠誠,而陳洪就不一定了。
其實也很好理解,呂芳教過很多人,也救過很多人,其中馮保、楊金水、黃錦等,都是呂芳手把手地教。唯獨對陳洪,絲毫沒有表現出什麼親密動作,每次喊他也是喊“陳公公”,態度也並不好。
對於宮裡的太監來講,他們不像其他官員,一派倒了,還能投奔另一派。太監們除了忠於皇上,是沒有別的出路的,而掌印太監只有一個,這也註定了他們內部的爭鬥。
實際上,呂芳跟陳洪已經貌合神離,之所以陳洪也做到了司禮監的二把手,主要還在於呂芳為人和善,萬事留有餘地。所以,壞事總得有人去幹,地方上是楊金水,宮裡則是陳洪。
這次江南織造局出事,宮裡最高興的也就是陳洪了,畢竟幹掉呂芳,他就是掌印太監!
三、陳洪接到趙貞吉的奏疏,二話不說就要送到嘉靖帝那裡去:
“咱們四個得立刻將這份奏疏,呈給主子萬歲爺!”
除了楊金水,呂芳另一個忠心耿耿的乾兒子就是黃錦,呂芳每次喊黃錦都是喊“錦兒”,由此可見二者關係之親密。
陳洪是什麼心思,黃錦大半也能猜出幾分,雖然嘉靖帝后來評價黃錦是“笨人”,但是能做到司禮監秉筆太監,自然也不會笨到哪裡去。所謂的“笨”,無外乎憨厚老實罷了,不是不懂那些彎彎道道,而是不屑於使用。後來陳洪得勢,正常人都會見風使舵,唯獨黃錦仍然敢嗆他幾句,所以,就圓滑這方面講,黃錦是要差得多的。
這次陳洪要繞過呂芳直接跟嘉靖帝彙報楊金水瘋了的事,黃錦跟楊金水是結拜兄弟,自然不能這麼就送:
“慢著,陳公公,老祖宗還沒有看呢。”
陳洪一心想快速送上去,理由也很正大光明,這件事這麼急,當然得快送,況且老祖宗不是也在宮裡嗎,他跟嘉靖帝一塊看唄?
黃錦這人就是太憨厚,當然也知道陳洪打的什麼算盤,索性直接實話實話了:
“這事牽扯到楊金水,不能就這麼呈上去,這麼呈上去,萬歲爺若是遷怒到老祖宗,那可就連轉圈的餘地都沒有了!”
陳洪被點了穴,卻不想放棄,老祖宗要明早才能回來,這個本在這裡壓著,出了問題誰來承擔?
這就有點威脅的意思了,如果以後出了事,是不是黃錦黃公公你要去擔罪?
四、黃錦也耿直:
“想辦法,把老祖宗請回來!”
陳洪繼續阻攔,怎麼請?
黃錦繼續說道,老辦法,報喜!
陳洪繼續威脅:
“不是喜去報喜,事後萬歲爺知道了,你擔罪還是我們擔罪?”
黃錦這個人跟楊金水其實有點像,那就是忠誠,或許他想不了那麼遠。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這樣報,可能會對呂芳有危險,所以,還是不能這麼報,即使擔罪也是我來擔罪。
陳洪一看黃錦執意要先報呂芳,也就把希望寄託到另外兩個秉筆太監身上:
“你們說呢?”
另外兩個秉筆太監在劇中表現不多,應該屬於按部就班做事的人,沒有陳洪那麼大的野心,也沒有黃錦那樣的護主,他們只是覺得,這事還是走流程,先報呂芳。
陳洪一看大家意見都一致,倒顯得自己小氣了,所以嘴上又表現的大度一些,出了事大家一起承擔,結果黃錦根本不買賬:
“說了,有什麼罪我擔著!”
陳洪又要給黃錦備轎,結果又被黃錦拒絕:
“不用了,給個燈籠就是,我走著去!”
話裡話外那是滿滿的怨氣啊,這也為二人以後因為折磨楊金水的事鬧彆扭,埋下了伏筆。
說到底,呂芳用陳洪,目的就是為了幹髒活,包括後來嘉靖帝用陳洪,也是因為陳洪的狠,對付那些官吏還是有一套的。但是同樣都是乾兒子,呂芳會教馮保三思,會教黃錦怎麼伺候嘉靖帝,也會教楊金水怎麼權衡利弊,卻幾乎沒有跟陳洪說過什麼親近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