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籃球有以下幾個要點:
一、體力。
體力是打好籃球的關鍵,沒有充沛的體力,那打好籃球是一個空談。體力下降,隨之而來的是力量不足,腳步跟不上,投籃手型變形,等等諸多不利因素。再投籃好的人,在體力不支的情況下也會手型變形。所以,充沛體力是打好籃球的基礎。
有人說,長跑鍛鍊體力。是的,這個沒錯,但是籃球不同於足球,足球有時候需要長距離的跑動,對於足球來說長跑鍛鍊是很必要的。籃球相對於足球場地小,不用偏重長跑來鍛鍊體力,用長跑來熱身恢復還是必需的。
我提供的鍛鍊方法是老師教我們的,用衝刺跑來鍛鍊體力。100米衝刺跑,屬於無氧鍛鍊。如果體力基礎有限,可以用60米左右來替代。方法很簡單:用盡全力來衝刺到達終點,然後慢慢走到起點,等到體力逐漸恢復,然後繼續衝刺,達到身體的極點為止。到達極點後,可以用400米慢跑來慢慢恢復。期間要注意保持體溫,讓身體逐漸適應衝刺的狀態。這樣鍛鍊,既可以鍛鍊體力,又可以在籃球場上有快攻的優勢。
二、下肢力量。
下肢力量並不完全是彈跳,彈跳是必需的但不是絕對的,彈跳的可以說是小腿和跟腱甚至包括腳趾的配合所產生的爆發力的結果。而下肢力量代表的是是你整條腿的力量。它決定了你可以站在你需要的位置,決定了你不會被對手隨意的“挪動”,不會因為各種情況而無謂的跌倒。
下肢力量的鍛鍊方法,用跑步來鍛鍊肌肉,就用上面的100米衝刺方法。鍛鍊大腿力量的最好方法就是扛槓鈴,這是一個有氧練習,注意好呼吸。10公斤槓鈴或者更重,這個量力而行。蹲下,扛起來,再蹲下,再扛起來。感覺到疲勞,就休息,恢復後接著練習,根據身體條件,制定訓練強度。沒有槓鈴條件的,可以用蹲起跳,蛙跳,或者單腿蹲立,甚至用武術的“扎樁”等無器械鍛鍊來代替。
我以我同學為例子闡述一下下肢力量的重要性。我的同學是校隊的中鋒,他身高197CM。而低我們一級的學弟中有一個達到了205CM,而且彈跳出眾,輕鬆雙手灌籃,在校隊裡學弟只是我同學的替補。而且學弟所在的班也有好幾個是校隊的,說實話在校隊正選方面他們有些不服,好幾次挑戰我們班,20分鐘比賽我們每次都贏他們24分以上,最低的分差是24分。
在中鋒的對抗上,學弟明顯下肢力量對抗處於下風。進攻要位進不了低位,彈跳優勢始終發揮不出來,被我同學死死卡住,他只能在三秒區外跳投。防守方面,被我同學輕鬆用後轉身,突破擠開,又或者擋開空當被其他同學輕鬆突破上籃或者跳投。
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劉玉棟。他並不是很高,他跳的也不高,他投籃很準,不過很少人能蓋的了他,他的有些投籃點是自己用下肢力量擠出來的。
身高是一個相對的優勢,但不是絕對的。運用好基本功才能打好籃球順便說一下,姚明要想超越奧尼爾,下肢力量仍然還需要增加練習。
三、腕部力量和腕部爆發力。
腕部力量,是籃球中所有持球技巧的基礎。包括運球、傳球、投球三大重要技巧。腕部力量的鍛鍊,像其他關節的鍛鍊一樣,可以透過拉肌腱的方式來鍛鍊。膝關節可以透過壓腿,胯關節,踝關節可以透過抱腳尖的方法,鍛鍊腿部肌腱增加彈跳。腕關節可以也可以雙手互相壓,有痠麻感就停止,重複操作。也可以透過俯臥撐來鍛鍊,甚至俯臥撐拍手。
而腕部用力,全靠一個爆發力,鍛鍊腕部在提高腕力的基礎上,其實鍛鍊的是一個由放鬆到緊張的過程。由放鬆到緊張手腕產生的力量是很大的,而不懂得技巧的人,整個使用腕部的過程都是緊張的,所以產生的力量很小。
這裡用短跑運動員來說明一下力量運用的一個原理,短跑運動員之所以跑得快,不僅僅是腿部力量足,關鍵是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發力,什麼時候該鬆弛。慢動作看他們爾收腿的時候,大腿肌肉是顫動的,而在蹬地的一剎那,腿部肌肉馬上緊張起來,這樣才能產生最大的力量和速度。
籃球中,手腕對球的發力也是,看喬丹拍下皮球的慢動作,一剎那手腕發力是緊張的,其它時間,都是鬆弛的。鍛鍊這一過程最好的辦法,就是拍球,直上直下的拍,不能翻手腕。看過《灌籃高手》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櫻木花道第一個基本功就是蹲在牆角練拍球,而且拍了很長時間。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校隊的同學也曾經被我們體育老師讓他們站成一排,只拍球不幹別的就拍了一個多月,直到手型發力幾乎初步掌握了才進行下一環節,每天下午跑完了100米衝刺就拍,那時候根本沒有見他們投過籃。拍球練習要循序漸進的練,由慢逐漸加速,慢慢的讓手腕放鬆形成一個習慣,把手腕放鬆到發力的過程逐漸掌握成熟就知道這個技術的優勢。
手腕力量強,爆發力用的好的人,運球時,不需要過分抬小臂,運球點低,可以輕鬆在腰部以下。傳球隱蔽性強,因為手臂動作小,突發性強,靠腕力傳球。投籃力量掌握的好,而且好的上籃也主要靠手腕的運用。
四、球感
球感分為,左手和右手配合的球感,球和腳步的球感,球和人的球感。
看著球來運球,那肯定不是一個好球員。運球需要好的球感。
左手拍給右手,右手拍給左手,這是最簡單,最有效,也是最實用的,相信每一個好的籃球手都給自己進行這種簡單的訓練,原地訓練,一下下有效的練習,讓球的著地點就在自己身前,讓接球手很容易接到球,由慢到快,由高到低,直到形成一個感覺,一個本能,不需要用眼睛來把握的身體習慣。
簡單的左右手互相拍,不要小看了這個,直接去練花哨的跨下運球和背後運球,其實這兩種運球只是這種基本功的特殊應用而已,練好了這個,胯下運球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且,這也是最容易突破對手方法,看看艾佛森少年氣盛剛出道用連續快速的左右手互拍把喬丹晃的找不到北的那個經典場面吧。
球和腳步的感覺。我經常看到,有人快速拍球跑的時候,要不就是,拍的太大,球在身前彈起很高,然後去伸手抓這個球,要不就是拍著拍著,拍到了腳上。這些都是急著學會運球跑的人出現的情況。俗話說得好:走你都不會,你還學跑?運球跑也是,先要學會運球走,才能學會運球跑。先要找到運球的感覺。
運球走,上面的左右手練習也可以在這裡用,兩個手拍著走,慢慢的有節奏的走。走一步拍一下,走一步拍一下,慢慢練習。循序漸進的小跑,找到自己的節奏,拍球的頻率。拍一下,球在手裡停留大概多長時間,能跑幾步。找到一個合適的感覺,就拍著球跑。掌握了小跑,然後才是快跑的練習,和小跑一樣,只不過頻率較快。一定要循序漸進的練習,保持準確率,才能成為有效的練習。
球和人的感覺,球在那裡,人的身體也能感覺到一些。也許要培養。胯下運球?背後運球?也要學會基本的方法。
左右手拿著球圍著腰傳遞,球在跨下左右手互相傳遞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不知道怎麼練?不可能吧,這個可是眾所周知的最基本的熱身方法!看《灌籃高手》,櫻木花道怎麼用超高速震驚別人的眼球。
球感很重要,人在球在。身體要知道球的去向,而不是眼睛。
好了,我的介紹注重的是無器械練習,如果有健身房條件的,可以針對性地聯絡一下。
水平較高的球員,還要鍛鍊腰腹力量,提高跳起時的身體對抗。鍛鍊上肢力量,不會被拍走手中的球和拍走別人手中的球。
打好籃球有以下幾個要點:
一、體力。
體力是打好籃球的關鍵,沒有充沛的體力,那打好籃球是一個空談。體力下降,隨之而來的是力量不足,腳步跟不上,投籃手型變形,等等諸多不利因素。再投籃好的人,在體力不支的情況下也會手型變形。所以,充沛體力是打好籃球的基礎。
有人說,長跑鍛鍊體力。是的,這個沒錯,但是籃球不同於足球,足球有時候需要長距離的跑動,對於足球來說長跑鍛鍊是很必要的。籃球相對於足球場地小,不用偏重長跑來鍛鍊體力,用長跑來熱身恢復還是必需的。
我提供的鍛鍊方法是老師教我們的,用衝刺跑來鍛鍊體力。100米衝刺跑,屬於無氧鍛鍊。如果體力基礎有限,可以用60米左右來替代。方法很簡單:用盡全力來衝刺到達終點,然後慢慢走到起點,等到體力逐漸恢復,然後繼續衝刺,達到身體的極點為止。到達極點後,可以用400米慢跑來慢慢恢復。期間要注意保持體溫,讓身體逐漸適應衝刺的狀態。這樣鍛鍊,既可以鍛鍊體力,又可以在籃球場上有快攻的優勢。
二、下肢力量。
下肢力量並不完全是彈跳,彈跳是必需的但不是絕對的,彈跳的可以說是小腿和跟腱甚至包括腳趾的配合所產生的爆發力的結果。而下肢力量代表的是是你整條腿的力量。它決定了你可以站在你需要的位置,決定了你不會被對手隨意的“挪動”,不會因為各種情況而無謂的跌倒。
下肢力量的鍛鍊方法,用跑步來鍛鍊肌肉,就用上面的100米衝刺方法。鍛鍊大腿力量的最好方法就是扛槓鈴,這是一個有氧練習,注意好呼吸。10公斤槓鈴或者更重,這個量力而行。蹲下,扛起來,再蹲下,再扛起來。感覺到疲勞,就休息,恢復後接著練習,根據身體條件,制定訓練強度。沒有槓鈴條件的,可以用蹲起跳,蛙跳,或者單腿蹲立,甚至用武術的“扎樁”等無器械鍛鍊來代替。
我以我同學為例子闡述一下下肢力量的重要性。我的同學是校隊的中鋒,他身高197CM。而低我們一級的學弟中有一個達到了205CM,而且彈跳出眾,輕鬆雙手灌籃,在校隊裡學弟只是我同學的替補。而且學弟所在的班也有好幾個是校隊的,說實話在校隊正選方面他們有些不服,好幾次挑戰我們班,20分鐘比賽我們每次都贏他們24分以上,最低的分差是24分。
在中鋒的對抗上,學弟明顯下肢力量對抗處於下風。進攻要位進不了低位,彈跳優勢始終發揮不出來,被我同學死死卡住,他只能在三秒區外跳投。防守方面,被我同學輕鬆用後轉身,突破擠開,又或者擋開空當被其他同學輕鬆突破上籃或者跳投。
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劉玉棟。他並不是很高,他跳的也不高,他投籃很準,不過很少人能蓋的了他,他的有些投籃點是自己用下肢力量擠出來的。
身高是一個相對的優勢,但不是絕對的。運用好基本功才能打好籃球順便說一下,姚明要想超越奧尼爾,下肢力量仍然還需要增加練習。
三、腕部力量和腕部爆發力。
腕部力量,是籃球中所有持球技巧的基礎。包括運球、傳球、投球三大重要技巧。腕部力量的鍛鍊,像其他關節的鍛鍊一樣,可以透過拉肌腱的方式來鍛鍊。膝關節可以透過壓腿,胯關節,踝關節可以透過抱腳尖的方法,鍛鍊腿部肌腱增加彈跳。腕關節可以也可以雙手互相壓,有痠麻感就停止,重複操作。也可以透過俯臥撐來鍛鍊,甚至俯臥撐拍手。
而腕部用力,全靠一個爆發力,鍛鍊腕部在提高腕力的基礎上,其實鍛鍊的是一個由放鬆到緊張的過程。由放鬆到緊張手腕產生的力量是很大的,而不懂得技巧的人,整個使用腕部的過程都是緊張的,所以產生的力量很小。
這裡用短跑運動員來說明一下力量運用的一個原理,短跑運動員之所以跑得快,不僅僅是腿部力量足,關鍵是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發力,什麼時候該鬆弛。慢動作看他們爾收腿的時候,大腿肌肉是顫動的,而在蹬地的一剎那,腿部肌肉馬上緊張起來,這樣才能產生最大的力量和速度。
籃球中,手腕對球的發力也是,看喬丹拍下皮球的慢動作,一剎那手腕發力是緊張的,其它時間,都是鬆弛的。鍛鍊這一過程最好的辦法,就是拍球,直上直下的拍,不能翻手腕。看過《灌籃高手》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櫻木花道第一個基本功就是蹲在牆角練拍球,而且拍了很長時間。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校隊的同學也曾經被我們體育老師讓他們站成一排,只拍球不幹別的就拍了一個多月,直到手型發力幾乎初步掌握了才進行下一環節,每天下午跑完了100米衝刺就拍,那時候根本沒有見他們投過籃。拍球練習要循序漸進的練,由慢逐漸加速,慢慢的讓手腕放鬆形成一個習慣,把手腕放鬆到發力的過程逐漸掌握成熟就知道這個技術的優勢。
手腕力量強,爆發力用的好的人,運球時,不需要過分抬小臂,運球點低,可以輕鬆在腰部以下。傳球隱蔽性強,因為手臂動作小,突發性強,靠腕力傳球。投籃力量掌握的好,而且好的上籃也主要靠手腕的運用。
四、球感
球感分為,左手和右手配合的球感,球和腳步的球感,球和人的球感。
看著球來運球,那肯定不是一個好球員。運球需要好的球感。
左手拍給右手,右手拍給左手,這是最簡單,最有效,也是最實用的,相信每一個好的籃球手都給自己進行這種簡單的訓練,原地訓練,一下下有效的練習,讓球的著地點就在自己身前,讓接球手很容易接到球,由慢到快,由高到低,直到形成一個感覺,一個本能,不需要用眼睛來把握的身體習慣。
簡單的左右手互相拍,不要小看了這個,直接去練花哨的跨下運球和背後運球,其實這兩種運球只是這種基本功的特殊應用而已,練好了這個,胯下運球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且,這也是最容易突破對手方法,看看艾佛森少年氣盛剛出道用連續快速的左右手互拍把喬丹晃的找不到北的那個經典場面吧。
球和腳步的感覺。我經常看到,有人快速拍球跑的時候,要不就是,拍的太大,球在身前彈起很高,然後去伸手抓這個球,要不就是拍著拍著,拍到了腳上。這些都是急著學會運球跑的人出現的情況。俗話說得好:走你都不會,你還學跑?運球跑也是,先要學會運球走,才能學會運球跑。先要找到運球的感覺。
運球走,上面的左右手練習也可以在這裡用,兩個手拍著走,慢慢的有節奏的走。走一步拍一下,走一步拍一下,慢慢練習。循序漸進的小跑,找到自己的節奏,拍球的頻率。拍一下,球在手裡停留大概多長時間,能跑幾步。找到一個合適的感覺,就拍著球跑。掌握了小跑,然後才是快跑的練習,和小跑一樣,只不過頻率較快。一定要循序漸進的練習,保持準確率,才能成為有效的練習。
球和人的感覺,球在那裡,人的身體也能感覺到一些。也許要培養。胯下運球?背後運球?也要學會基本的方法。
左右手拿著球圍著腰傳遞,球在跨下左右手互相傳遞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不知道怎麼練?不可能吧,這個可是眾所周知的最基本的熱身方法!看《灌籃高手》,櫻木花道怎麼用超高速震驚別人的眼球。
球感很重要,人在球在。身體要知道球的去向,而不是眼睛。
好了,我的介紹注重的是無器械練習,如果有健身房條件的,可以針對性地聯絡一下。
水平較高的球員,還要鍛鍊腰腹力量,提高跳起時的身體對抗。鍛鍊上肢力量,不會被拍走手中的球和拍走別人手中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