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愷易物聯網

    3個方法告訴你水肥一體化下如何確定作物施肥總量

    (1)地力分割槽法:利用土壤普查、耕地地力調查和當地田間試驗資料,把土壤按肥力高低分成若干等級,或劃出一個肥力均等的田片,作為一個配方區,再應用資料和田間試驗成果,結合當地的實踐經驗,估算出這一配方區內,比較適宜的肥料種類及其施用量。這一方法的優點是較為簡便,提出的肥料用量和措施接近當地的經驗,方法簡單,群眾易接受。缺點是侷限性較大,每種配方只能適應於生產水平差異較小的地區,而且依賴於一般經驗較多,對具體田塊來說針對性不強。在推廣過程中必須結合試驗示範,逐步擴大科學測試手段和理論指導的比重。

    (2)目標產量配方法:根據作物產量的構成,由土壤本身和施肥兩個方面供給養分的原理來計算肥料的用量。先確定目標產量,以及為達到這個產量所需要的養分數量,再計算作物除土壤所供給的養分外,需要補充的養分數量,最後確定施用多少肥料。

    ① 養分平衡法:根據作物目標產量需肥量與土壤養分測定值計算的土壤供肥量之差估算作物的施肥量,透過施肥補足土壤供應不足的那部分養分,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施肥量(kg/畝)=(目標產量所需養分總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養分含量×肥料當季利用率)。養分平衡法涉及目標產量、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和肥料中有效養分含量5個引數,目標產量確定後因土壤供肥量的確定方法不同,形成了地力差減法和土壤有效養分校正係數法兩種。

    ② 地力差減法:根據作物目標產量與空白田產量之差來計算施肥量的一種方法,作物在不施任何肥料的情況下所得產量即為空白田產量,它所吸收的養分全部取自土壤。從目標產量中減去空白田產量,就應是施肥所得的產量,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施肥量(kg/畝)=作物單位產量養分吸收量×(目標產量-空白田產量)/(肥料中養分含量×肥料當季利用率)

    施肥量(kg/畝)=(作物單位產量養分吸收量×目標產量)-(土壤測定值×0.15×校正係數)/(肥料養分含量×肥料當季利用率)

    注:(1)式中作物單位吸收量×目標產量=作物吸收量;(2)土壤測定值×0.15×校正係數 = 土壤供肥量;(3)土壤養分測定值以mg/kg表示,0.15為養分換算係數,校正係數是透過田間試驗獲得。

    (3)田間試驗法:透過簡單的單一對比,或應用較複雜的正交、迴歸等試驗設計,進行多點田間試驗,從而選出最優處理,確定肥料施用量。

    ① 肥料效應函式法:採用單因素、二因素或多因素的多水平迴歸設計進行布點試驗,將不同處理得到的產量進行數理統計,求得產量與施肥量之間的肥料效應方程式。根據其函式關係式,可直觀地看出不同元素肥料的不同增產效果,以及各種肥料配合施用的互作效果,確定施肥上限和下限,計算出經濟施肥量,作為實際施肥量的依據。這一方法的優點是能客觀地反映肥料等因素的單一和綜合效果,施肥精確度高,符合實際情況,缺點是地區侷限性強,不同土壤、氣候、耕作、品種等需佈置多點不同試驗。

    ② 養分豐缺指標法:這是田間試驗法中的一種。此法利用土壤養分測定值與作物吸收養分之間存在的相關性,對不同作物透過田間試驗,根據在不同土壤養分測定值下所得的產量分類,把土壤的測定值按一定的級差分等,製成養分豐缺及應該施肥量對照檢索表。在實際應用中,只要測得土壤養分值,就可以從對照檢索表中,按級確定肥料施用量。

    ③ 氮、磷、鉀比例法:此法也是田間試驗法的一種。原理是透過田間試驗,在一定地區的土壤上,取得某一作物不同產量情況下各種養分之間的最好比例,然後透過對一種養分的定量,按各種養分之間的比例關係,來決定其他養分的肥料用量,如以氮定磷、定鉀,以磷定氮,以鉀定氮等。

  • 2 # 起點農業

    對於農業種植過程的施肥情況,不論是採用傳統的施肥方式還是採用現代科技含量最高的水肥一體化設施,對於土壤以及作物而言總體施肥的量並不會有具體的數值,而是一個該數值。對於在進行施肥的過程中多用1斤或少用1斤,對於作物整體的生長並會有很大的影響。

    ▲ 水肥一體指導使用

    水肥一體化施肥總量計算基本情況

    ①傳統肥料應用

    對於這個問題而言,在我們實際的種植過程中基本都是根據以往的經驗和作物是長勢情況,然後參考水肥的的使用說明進行決定這個施肥用的,也可以認為我們是經驗主義。但是也是有原則的,在採用這個標準進行施肥一次,對於生長情況在結合當年的產量情況。然後在根據作物平均的畝產情況對比,對於肥料的使用標準也就有有一個大概的情況。

    ▲ 水肥勾兌

    ②水溶性肥料應用

    在水肥的實際應用的問題上,我也看過很多關於水肥的資料和專業人士出的書籍。還有一個對於水肥一體系統整體性都有不小影響的一個水科院的梁博士的書籍,它文章裡面有專門介紹這個對於水肥使用量問題。對於這個確實很難決定,不同地區的土壤的土質不同,另外就是不同水肥裡面的元素的含量也是有區別的。在它的書中確實給了不少的土壤水肥總量的計算方式,但對比實際而言,也沒有這樣的機會去計算。因為它公式中涉及的資料,對於一個農民而言,基本都不明白的。對於實際生產又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嗎。

    水肥的作用與傳統肥料的作用原理是一樣

    ①肥料的基本特性

    對於農業生產中對於肥料的基本需求就是氮、磷、鉀和一些微量元素,只是在不同的土壤、作物對於這個肥料之間的元素比例不同而已,對於作物的影響也就不同。例如,對於氮肥的使用量過大,就導致作物的枝葉生長繁茂,並且結果率非常低。對於這個肥料用量如何控制呢?肥料的利用率如何?這些都需要一些實際的資料進行參考,這些資料從哪裡來啊,也就是種植戶每年對於種植過程的瞭解,從而決定第二年採用肥料的使用量。這就是傳統的施肥方式,採用的也大都是顆粒的化學肥料。

    ▲ 土壤資料檢測

    ②肥料利用率

    從肥料的吸收率來講,液體肥料肯定是比傳統顆粒的肥料更容易給作物吸收,對於這個也是個無爭事實。更加有關的資料現實,液體肥料的利用率可以提高40%以上,這對於液體肥料用量上基本就會減少。不管是傳統化肥還是液體的化肥都是作為追肥使用的,土壤的底肥使用依然還是傳統的有機肥,也就是動物的糞便經過發酵。現在種植過程中採用的雞肥或牛肥比較多,尤其是雞肥使用的最多,它的肥力比較好。但需要注意一點就是,雞肥中的重金屬含量是否超標。

    總結:對於水肥一體化使用過程中的肥料使用總量而言,現在是無法給出具體的用量。如果有人說是有具體的用量情況而言,絕對是個騙子。就算是推銷肥料的廠家而言,如果它不去對這個土地中的土壤進行化驗分析,就能做出決定的,基本就是忽悠。至今沒有一種肥料是萬能肥料的,都是需要土壤的性質,以及土壤不同元素的含量,來進行不同比例的肥料進行使用。但實際基本不會對土壤的進行檢測的,都會覺得是多餘的部分,這個就是現實的情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烏龜的好詞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