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戈壁灘駝鈴

    我覺得沒有不同的地方,煙和酒吸飲時間長形成一種情感依賴性,這種依賴性有時真的能讓人冷靜,便於思考,甚至有助於人發揮自己的內在潛力和才能,找到自己的興奮點。

    可是,李白等人對酒的摯好,是成人後形成的,對他們以前獲得知識沒有影響,也就是沒有酒,他們的才能仍然存在,仍然可以發揮出來,只是可能找到別的摯好,例如煙。

    這是我本人的不太成熟的看法,望友友們指正。

  • 2 # 鍛彰趣義

    這個問題還蠻有趣的。但我想了一下,對詩歌這種“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藝術來說,乙醇轉化為乙醛,從而作用於交感神經的酒或許更適用,作用於鴉片受體的菸草製品效果怕沒有那麼好。

    或者我們可以這樣區分,對於極度依賴狀態的天才型詩人,比如李白,不讓他喝酒,只給他一支菸,他的狀態或許就沒有那麼好。

    但對創作型詩人來說,這當然是大部分,尤其是苦吟派那些極其講究遣詞煉句的詩人來說,給他一支菸,沒準可以延長他的創作狀態,使他更得心應手。

    但無論如何,純粹沒有酒,對詩人們來說都是巨大的災難。有人做過統計,《全唐詩》中直接跟酒相關的詩大約有一萬兩千餘首,約佔總數的22%。沒有各種美酒,圍繞酒展開的種種活動,沒有酒局上的酬答和應對,這些詩可能根本不會創作出來。

    那麼,《全唐詩》就要比現在薄去四分之一。

    有煙會不會誕生新的詩呢?我不確定,如果詩人們不喝酒了,改組雪茄局,或許也會酬答,也會感慨,也會迸發靈感吧,但這只是假設。

    菸草傳入中國較晚,這種原產南美的作物遲至明末清初才紮根赤縣,到四川什邡等地大面積種植,又過去一段時間。染上煙癮的清朝詩人也不是沒有,比如福建詩人姚旅,再比如紀曉嵐。也誕生了煙頌這類題材,究竟怎麼樣,摘錄一首如下,大家自己判斷吧:

    含香吐聖火,碧縷生微煙。知郎心腸熱,口是金博山。

    作家,尤其是小說家,很依賴菸草,他們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力,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創作狀態,林語堂公開在演講中說課堂上不讓抽菸是不對的,這樣學生無法思考,老舍說自己不抽菸寫不了小說,所以根本無法戒菸,都是例子。以此來反推,古代詩人們接觸菸草,怕不會紛紛改行,也作起小說來?

  • 3 # 祁門小謝

    忽然要笑死。

    於是陶淵明的日常是這樣:

    性嗜煙,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煙而招之;吞吐輒盡,期在必爽。既爽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然後陶淵明寫詩如此:

    種煙南山下,草盛菸葉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所以他為啥要歸去來兮,種的菸草要荒了,回家收菸草做捲菸抽!

    忙碌了一天的陶淵明先生,望著他的菸草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李白沒有酒,那就不是酒中仙了。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雲中仙。

    於是再也沒有了金樽清酒鬥十千,再也沒有了玉碗盛來琥珀光,再也沒有了呼兒將出換美酒。

    李白點燃了一支菸,坐在黑暗裡。

    他的人,就坐在煙霧中。

    風動,有人來。

    來的是孟浩然。

    李白問道:“來一支?”

    孟浩然搖了搖頭。

    李白沒有再問,和不抽菸的人在一起,實在是一件無趣的事。

    良久,孟浩然終於說話了:“我要走了。”

    李白說:嗯。

    嗯就是知道了的意思,他沒有問是今天走還是明天走,總之是要走了。

    人生總是要離別的,以前有個很有趣的人說,離別是為了相聚,和別人相聚。

    孟浩然忽然已明白了這道理。

    他的人已經走遠了,卻又轉過身對李白說道:“有件事情我必須和你當面說清楚。”

    這時候李白手中的煙已經燃燒到了盡頭,他很好奇孟浩然有什麼事情一定要當面說?

    孟浩然看著李白手中的菸頭如流星在黑暗中劃過,忽然大聲地說道:“你為什麼要寫那句詩?為什麼?”

    哪一句詩?

    李白吐出好幾個菸圈,低聲念道:“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為什麼要寫?

    這世上很多事,其實並沒有什麼理由。

    孟浩然瞳孔微縮,他看著李白,竟覺得他很陌生:“你知不知道,這樣的詩會讓別人以為我們······”

    他沒有說下去,也無法再說下去。

    “我從來不在乎別人怎麼看。”

    李白又點燃了一支菸,好像那些縈繞在空中的煙霧會讓他感到平靜。

    孟浩然知道他向來如此,如果他在意別人的看法,他也不是李白了。

    夜很深,夜色很濃。

    孟浩然已不知去向。

    李白忽然發現,今夜來得不止孟浩然一人。

    杜甫站在角落裡,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在那裡的,也許是李白點第一支菸的時候。

    “我還有幾盒好煙,你什麼時候有時間···也許我們可以一起。”

    在李白麵前,他始終覺得自己很卑微。

    他走到杜甫身旁,把一封信遞給他看:“半月之前我已有約,據說那裡有桃花千傾,菸草萬家,我想我也要走了。”

    哦。杜甫只說了一個字。

    幾盒煙當然是比不上菸草萬家的。

    李白點著他的煙,飄然而去。

    那忽明忽滅的火星,也消失在夜色裡。

    杜甫獨自站著,站了很久很久,他忽然朝黑夜大聲喊道:“那裡根本沒有千傾桃花,更沒有萬家菸草,他是騙你的!”

    只可惜他說的,李白已經聽不到了。

    ----

    關於張祜杜牧我懶得再編了,要下班了。

    -----------丸------------

  • 4 # 想用的名稱被搶注

    最喜歡杜牧的詩歌,今天就以他為例,我們帶著問題穿越到唐朝,看看他在有煙無酒時寫的詩怎麼樣。

    先看這首七言絕句《清明》,他吸著煙寫出來多半是這樣子: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煙坊何處有,

    牧童叼著煙一根。

    唐朝沒有菸廠,只有煙坊(制煙的小作坊),純手工製作,粗細不均,長短不齊,品種單一,包裝簡陋。常見的有“吞雲”、“吐霧”兩種牌子,最著名的當屬“活神仙”,其名取自飯後一根菸,賽過活神仙,為坊間特供煙,私人定製,價格昂貴。因杜牧煙癮相當大,一天兩包都不夠,所以他要去煙坊打批發,可以節省不少銀子。那時候既無快遞,也不包郵,他只能利用清明小長假的時間,趁著官道免買路錢的機會親自跑一趟,大包小包,滿載而歸。

    -

    再看另一首七絕《泊秦淮》,很可能如此這般: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無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在吐煙花。

    那時的秦淮河照樣收門票,假節日人滿為患,雖無酒家,但煙攤林立,先嚐後買,買一送一,童叟無欺。吸菸已成時尚,河上煙霧繚繞,街面菸頭遍地。商女們與時俱進,無人再唱後庭花,都學會了吸菸,且煙技高超,能吐出各種煙花,美不勝收。端的是,窈窕淑女賽天仙,不愛紅妝愛香菸。

    -

    這只是唐朝有煙無酒的一個縮影,純屬假設,切莫當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睡覺出冷汗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