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軍魂

    吳佩孚是北洋軍閥直系中的嫡系,北伐戰爭前自稱“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北伐戰爭的物件吳佩孚、孫傳芳和張作霖,這三大軍閥擁兵70多萬,其中北伐軍首先打擊的物件就是吳佩孚,吳佩孚的主要勢力在兩湖。北伐軍先戰湖南、後戰湖北,連克汀泗橋、賀勝橋,最終佔領武昌。北伐軍在兩湖戰場消滅了吳佩孚的主力,吳大帥逃到了四川軍閥楊森哪裡,並在這裡避難,後來在北平定居。

    吳大帥下野之後後來定居在北平,由於不置產業,曾經叱吒風雲的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卻沒房、沒地、沒錢。“三沒”的吳大帥架子大,又好面子。在北平的時候已經是光桿司令一個,還留著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的牌子,下面的副官處、總務處等機構一個不少,家裡養著好幾百人,自己窮得都快揭不開鍋啦,全靠部下的接濟才不會餓死街頭。

    北平淪陷之後,日軍向讓吳佩孚出任偽職。吳佩孚缺錢,以為特別容易拉攏。晚年的吳佩孚在民族大義面前還是比較有氣節的,在內戰的時候是軍閥,但在日本人面前一點也不慫。日本特務機關送去的錢他照單全收,但叫他出任偽職,他就裝瘋賣傻。日本特務機關的多次拉攏均沒有成功。1939年,吳佩孚吃餃子時引發了牙疼,疼痛難忍的吳大帥去日本人開的醫院去拔牙,沒想到死在了日本人的醫院,一代梟雄就此一命嗚呼。吳佩孚死後,昔日的北伐軍總司令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並命令褒獎吳佩孚的民族氣節。

  • 2 # 一伸手就是風口浪尖

    時代週刊一份立足美國關注全球的知名雜誌,迄今為止共有37位華人登上它的封面。在1924年這樣一個風起雲湧的民國時代,吳佩孚確實第一位登上時代週刊封面的華人。

    說起吳佩孚,我們對於他的瞭解可能僅僅停留在歷史的課本中,侷限於軍閥、民國、割據一方… 就比如他曾經鎮壓京漢工人大罷工,雙手沾滿了無產階級工人的鮮血。當政期間,排除異己,到處調兵遣將,挑起軍閥混戰。他更敵視南方革命政權,叫囂著“先撲滅北方之赤化,然後撲滅廣東之赤化”。

    但後來我從其他的方面,真正的瞭解這位民國軍閥時,才改變了我對他片面的認識。

    吳佩孚草根出身,生於同治十三年,他的父親是雜貨鋪老闆。吳母懷上他的時候夢見了抗倭名將戚繼光(字號“佩玉”),所以給吳起名為“佩孚”相呼應。

    吳佩孚自幼聰慧,七歲入學堂,系統的學習了儒家經典,而且成績很好。少年時父親病逝吳佩孚去當了一名水兵,半工半讀,考取了秀才的功名。

    青年時掀翻鴉片臺得罪地方豪強,丟了秀才功名。跑路到北京,為了餬口,他只有憑自己念過四書五經的能耐,刻苦攻讀“相命書”,為他人卜卦算命。後來幾經輾轉,投奔直係軍閥曹錕,逐漸得到曹錕的賞識和重用,並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五四運動期間,北京大學的學生們走上街頭,要求北洋政府拒籤《巴黎和約》,抗議巴黎和會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交給日本人。在遊途中,示威的學生們燒掉了一部分官員的私宅。隨後軍警們便逮捕了其中30多名所謂的“暴徒”,激起全國範圍的國民抗議浪潮。

    幾天後,遠在湖南衡山地區的吳佩孚得知此事。吳佩孚也是山東人,當時的他還是一位師長。但敢“言人所皆欲言,諫人所不敢諫”,直接想當時的大總統徐世昌發出通電:“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誰無義憤?彼莘莘學子,激於愛國熱忱而奔走呼號,前仆後繼,以草擊鐘,以卵投石…其心可憫,其志可嘉,其情更可宥原!”

    隨後,吳佩孚又聯合南北多方派系的將領,聯名通電反對政府簽約。他表示,決不許出賣祖國的主權,不能讓強敵將我山東家鄉當肉吃,他作為山東籍軍人,願意和日本決一死戰!

    吳佩孚當時還作詩一首作為部隊的軍歌,《滿江紅·登蓬萊閣》:

    “北望滿洲,渤海中,風濤大作。想當年,吉黑遼瀋,人民安樂。長白山前設藩籬,黑龍江畔列城郭,到如今,倭寇任縱橫,風雲惡!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權墮!嘆江山如故,夷族錯落。何日奉命提銳旅,一戰恢復舊山河,卻歸來,永作蓬萊遊,念彌陀!”

    原來吳佩孚竟然是這樣的一個愛國的將領。也就是從此時起,吳佩孚開始“得罪了”日本人。不止如此,吳佩孚為官也很有特點,向來痛恨貪腐,親手堵死親戚們攀附之路。而且一生不嫖不賭,不好色,不納妾,不抽大煙,這在當時的軍閥中是極罕見的。

    從1920年的直皖戰爭開始,吳佩孚僅三天,便摧毀了段琪瑞苦心經營三年多的邊防軍。直係軍閥日漸強大,吳佩孚和曹坤等人又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打贏了“東北王”張作霖。48歲的吳佩孚任直軍總司令。

    1924年,是吳佩孚權力最鼎盛的時期,這時的直系已經控制直魯豫地區、又奪取了江蘇、陝西地盤,後吳佩孚又奪得兩湖,直系顯然佔有了中國的半壁河山。

    也就是這一年,民國十三年,9月8日吳佩孚成為第一位亮相美國《時代》雜誌週刊封面的華人。他當時掌握著直系最多的兵力,數十萬人,虎踞洛陽,影響大半個中國。人們普遍看好吳佩孚的千圖,這個有著“一嘴短短的紅鬍子,長臉高額,鼻相很好”的直係軍閥被當成“中國最強者”。上海英文雜誌《密勒氏評論報》的主編、美華人約翰·鮑威爾甚至認為他“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統一中國”。

    據說,當時的國際影響力,為他吸引來了一位外國美女的青睞。一個叫露娜的德國美女因仰慕吳佩孚之名,不遠千里跑到中國來追求他,他卻以“老妻尚在”為由,斷然拒絕。

    隨著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當年10月吳佩孚敗走南昌城,逃往河南信陽。1927年二次北伐吳佩孚在國民軍和北伐軍的夾擊下徹底失敗,率殘部逃往四川託庇於楊森。日本人又派特使找到他,答應給他錢和武器,幫助他報仇雪恥,恢復霸業。但是,吳佩孚仍然不為所動,他對日本人的回答是,這是我們華人自己的事,用不著外人插手。期間,英美蘇都聯絡過吳佩孚,願意提供支援。但都被他一一拒絕。

    下野後的吳佩孚,又從四川回到北京定居。一直被日本人盯著,想讓他來做傀儡。“九一八”之後,日本搞起了偽滿洲國,他當即通電反對。1935年,日本又搞起了“華北自治運動”,企圖分裂華北五省為偽滿洲國充當戰略緩衝地。想找吳佩孚來做“華北王”,吳佩孚憤然作色道:“自治者,自亂也。”理直氣壯地加以拒絕。他寫了一首詩:“國恥傳來空有恨,百戰愧無國際功。無淚落時人落淚,歌聲高處哭聲高。”

    “七七”事變後,北平危急。吳佩孚拒絕南逃,在客廳的牆壁上掛上了關羽和岳飛的畫像,設定香案祭拜,以示自己以忠義的關羽、岳飛為榜樣,誓死不與日本人合作的決心。

    後來,汪精衛投敵,極力拉攏吳佩孚與他合作,吳佩孚破口大罵:“誰跟汪精衛合作,這人必定下賤!” 這下,吳佩孚終於讓日本人坐不住了,準備除掉這個阻礙。1939年12月4日,他因吃餃子被骨屑傷了牙齦,入日本醫院治療。受日本特務土肥原賢二指使,日本牙醫將其殺害。

    雖然吳佩孚也曾製造了震驚中外的著名“二七慘案”, 鎮壓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流血事件。但對於歷史人物,應該更加全面的認識他,沒有人是單純的好與壞。

    他平生最崇拜關羽和岳飛,在戰敗時也不出國,也不去租界尋求庇護。做軍閥幾十年,管理幾個省的地區,沒有私蓄置田,為官清廉。用行動去愛國,又用自己的行動保住了自己的晚節。在那個年代,沒有明確政治信仰的人能做到這樣已經值得人們尊敬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寫景的現代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