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德全不畏

    歷史上的孫權是個有胸才大略的帝王,一直都想要統一天下。除了中原逐鹿,還曾經越過大海圖謀臺灣和遼東。東吳軍隊打不過淮河 ,與孫權個人沒關係。

    中國地理的南北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南方與北方的自然環境差別是很大的。

    淮河以北,雨水較少,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形。在這裡作戰,水軍用不上,步軍作用有限,最有威力的兵種就是衝擊力強大的騎兵。

    南方多雨,水網密佈,交通運輸以船為主。吳國地處南方水鄉,因為當地環境,兵種以水軍步軍為主,騎兵只佔很小的一部分。

    再有就是,良馬都產於嚴寒之地,孫權的轄區內是不產良馬的。孫權即使有心組建騎兵,在沒馬的情況下,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反觀曹操集團。地處北方,雍涼兩州本就出產良馬,當地的騎兵部隊更以彪悍聞名。曹軍常年與遊牧民族打交道,自然擁有大量的精銳騎兵。從曹軍多次吊打遊牧民族來看,曹軍騎兵的戰力不可謂不強。

    以水軍步軍為主的吳軍,在淮河以北的平原上與強悍的曹軍騎兵作戰,是很難討到便宜的。在不利的地方與比自己強大的敵人作戰,是兵家大忌。自然,吳軍就不會度過淮河去輕涉險地了。

  • 2 # 劉一千五

    這很簡單,孫權是守成之主。坐擁六郡,又得荊州,夠意思了。守得住也相當不錯,還有心思去西進北伐。他不像諸葛亮和曹操,要建一統江山。

    孫權少有主動去攻伐蜀,魏。都是人家找上門來了才點將抵抗,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等輩,無不是臨戰出任大將的。東吳自上而下,都是不想過長江的。長江上游是巴蜀,武漢以下與曹操共同江水。這就決定了南船北馬。兵種,戰具等優劣。南方有水,水軍利害,北方有馬,騎兵利害。孫權幾次與劉備孔明東西呼應,要上岸進取曹魏淮南,都失敗了,就是打不過人家。幾次下來,信心就沒了。

    辛棄疾有首懷古詩詞,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做事得功要低調,莫像曹劉太誇張。曹丞相在赤壁的失敗,以後的爭戰,幾乎少有勝過,連漢中都不要了,關中也只派大將守著,英雄很頹喪的。孔明伐魏,幹不過時,找孫權從東面策應一下,孫權也才動一下。為什麼要動,一是同盟,二是蜀漢在江水上游,萬一順流而下也不好抵擋。這孫權也要防蜀魏二國,並沒閒著。

    晉滅三國,孫權的東吳最後完,就說明孫權的策略是對頭的。

    不要說二十萬精兵,就是三十萬又如何?三國己成鼎立之勢,沒有必勝之把握,也只是砧板上的魚肉。

  • 3 # 大飛熊騎士

    東吳為什麼打不過淮河?要從整個東吳的戰略來看,就明白了。別說過淮河,由於曹魏的強大和東吳的自身防務,連淮河都沒接近過。東吳有漫長的長江天塹作為屏障,同時也限制了孫權的兵力,就算有精兵二十萬,也要分兵把守,不能形成優勢兵力。而且,淮河以南之地是東吳和曹魏爭奪的焦點,淮南一度還是曹操早期施行屯田制的區域,不會不重視。

    (東吳的長江防務,圖上的合肥城應該是合肥新城,圖片僅為參考)

    夷陵之戰後,東吳長江防務,可以籠統的分為三大塊。一塊是荊州中上游地區,主要是由南郡江陵,江夏郡南部構成。還有一塊就是淮南之地,早在孫權第一次攻打合肥失敗後,修建了濡須塢,斷了入長江水道,所以濡須口是淮南防守的要地。還有就是廬江郡,被曹魏和孫權一分為二,進入僵持。第三塊是,長江北岸東面的防務,由於廣陵等地偏遠,又在孫權手裡,所以不屬於主戰場。因此,長江防線太長,孫權也無法集中優勢兵力。由於荊州一直是爭奪的焦點,曹魏在襄樊一帶都有重兵駐守,又有徐晃,文聘等大將。而且,荊州離政治中心建業太遠。所以,淮南一線,特別是合肥,才是孫權進攻的重點。

    為什麼說合肥是重點呢?因為合肥是淮南地區的支點,曹魏要南下,合肥不但是基地,而且可以出巢湖,直入長江。東吳要從淮南北伐,合肥一樣是北伐必須拔除的支點。正是這兩個原因,孫權時代,幾次進攻合肥,但是無一例外,全部失敗告終。究其原因,主要是東吳軍隊特性構成,因為孫權時期的東吳軍最擅長水戰,其次是野戰,最後才是攻城的硬戰。比如,呂蒙偷襲荊州,公安,江陵是因為糜芳,傅士仁投降才拿下的。早期,周瑜加上張飛打了一年才拿下江陵。蜀漢滅亡,陸抗等東吳名將硬是拿不下羅憲的永安孤軍等等。這樣的例子太多,所以東吳不擅長攻城。當然,除了東吳軍防務的問題,攻城的問題,也有曹魏對淮南防守重視的問題。

    (夷陵之戰後,曹丕三路討伐東吳)

    除了孫權第一次攻打合肥之外,守將不詳之外,從此,曹魏就很重視合肥了。除了合肥的地理性重要,也有淮南地區是曹魏屯田區的因素。所以,孫權第二次攻打合肥,就遇到最大的剋星張遼,這一戰孫權是精銳盡出,呂蒙,淩統等人都參戰了,結果孫權差點被張遼活抓。隨後,因為孫權和劉備的荊州之爭,淮南一帶並沒有大的戰爭。直到夷陵之戰後,曹丕三路伐吳,從淮南進攻東吳的就有兩路,結果孫權慘勝。不久之後,又爆發石亭之戰,曹休中計大敗。但是,這兩次有關淮南的大戰,都是防守戰,以消滅曹魏軍隊為主,領土上沒有實質的改變。隨後,曹魏對合肥的防務進行了調整,這讓孫權更難於攻取合肥了。原來,此時主持合肥防務的滿寵,把合肥城北移,遠離水路,這讓擅長水戰的孫吳軍失去優勢,導致後幾次攻打合肥城無功而返。

    (淮南第三叛,諸葛誕叛亂,各方進軍路線。圖中紅圈就是合肥舊城和新城。圖片僅為參考)

    隨著孫權去世,曹魏也正進行權力交替,引發了“淮南三叛”,這本來是東吳奪取淮南的好機會。特別是第二次文欽,毋丘儉叛亂,第三次諸葛誕叛亂,這兩次叛亂,東吳都深度參與了。第三次諸葛誕叛亂,東吳的全端等人還進入壽春城,協同防守,這也是東吳距離拿下淮南最近的一次。可惜,當時的東吳自孫權晚年以來,孫峻,孫綝亂政,內部矛盾重重,實力也大減。最後,東吳不但沒有趁著“淮南三叛”的機會拿下淮南,渡過淮河,反而損失了留贊,呂據,朱異,全端,唐諮等一大批將領。

    隨著“淮南三叛”被司馬家族順利平定,淮南之地,合肥,壽春等地,永遠的和東吳失之交臂,那就更別提渡過淮水北伐了。

  • 4 # 羽書遲

    不敢打。東吳的情況與魏蜀兩國完全不同,是豪強與孫權共治的關係。豪強都想保住自己的利益,他們會盤算出北伐的弊大於利。孫權很多時候只是配合蜀國搞軍事行動,並不是真想拼了命北上。

    不願打。東吳是三國時期依靠部曲創業的典型案例,後來部曲現象在東吳尤其影響巨大。換種說法,東吳打仗大多由部曲拼湊而成。而部曲實則是私人武裝,短期的戰爭,可能有人願意支援,攻打魏國是以弱伐強,勝算很小,幾乎難以獲利,一旦失敗可連帶個人的巨大損失。

    打不贏。東吳佔了長江以南,水軍力量不錯,但陸戰卻不是魏軍對手,因為魏國有強大的騎兵,利於平原作戰,機動性強,又快又狠。而打過淮河就是平原,東吳無法推進。而且黃淮一帶無險可守,就算一時奪取了也穩不下來,這在後面的歷史中有很多例項。

    說穿了,孫權本人並沒有統一的志向,他還是搞這麼多次北伐,無非是騷擾而矣。

  • 5 # 夏有涼風61

    東吳二十萬精兵打不過淮河的原因,不是孫權不想統一北方,也不是孫權軟弱,而是孫權確實不敢打,究其原因,東吳收了荊州後,吳魏關係也搞的非常緊張,加上東吳內患,山越蠻夷及群盜未平,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孫權是不敢一心直抗擊曹操而忽略了地方勢力,所以孫權上表甘為魏國藩屬,然後修好蜀漢,騰出手來好清理地方山越及少數民族武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血小板減少症可以再懷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