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早晨的太陽122
-
2 # 隨雨飄渺
攔截過幾次美國洲際導彈在西太平洋的測試,也擊落過衛星,但沒有經歷過實戰測試。
海標準3與陸上的愛國者3均是美國現役軍事裝備,只是海軍與陸軍兩個版本。
美國軍事霸權,並非虛吹出來的,那是美國科技作為後盾基礎上,而實現的。
要想超越美國軍事霸權,那就必須要有科技上的超越美國,徹底的甩美國科技幾條街,不然那就是幻想了。
-
3 # 科羅廖夫
前幾天,美軍發射的一枚洲際導彈飛越夏威夷上空後,被美軍最新型標準-3防空導彈攔截,一陣劇烈爆炸後四分五裂,五角大樓表示,這是一項歷史性的成就,因為這是美國首次使用陸基反導系統之外的防空導彈,成功在海上攔截洲際導彈。
2020年11月17日,美軍宙斯盾驅逐艦發射標準3-IIA型反導攔截彈在夏威夷附近海域成功攔截了一枚從誇賈林環礁靶場發射的洲際彈道導彈,這是美軍首次完成海基洲際彈道導彈攔截試驗。
早在2017年5月30日,美軍便宣佈利用其陸基中段防禦系統成功攔截一枚模擬洲際導彈。洲際導彈作為當今世界的終極大殺器,人類目前發展出來的最具威脅性的進攻武器,已經不止一次被美軍在實驗中攔截,這難道說明美軍的導彈防禦系統已經真正的具備了極強的實戰能力,練就了獨霸天下的金鐘罩鐵布衫了?
其實不然。美軍向來有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虛假宣傳的傳統,海灣戰爭時為了宣傳愛國者防禦系統,曾經賣力吹噓其攔截率,但後來從各種渠道慢慢證實了其戰績注水成分實在太大。
要實現對彈道導彈的攔截,需要一套完整的“偵查預警-決策-攔截機制”,對此,我們不再贅述。但無論何種攔截系統,要實現成功攔截,都必須落實到終端攔截器上,因此終端攔截器的效能將最終決定攔截的成敗。
目前,全球多個國家都在發展彈道導彈攔截技術,我們從網上公開的資料裡蒐集整理了美、俄、中這世界前三大軍事強國部分攔截彈的效能引數。
美、俄、中現有部分防空系統及反導系統攔截彈引數
彈道導彈根據射程遠近,劃分為多個型別,各國有不同的標準。我們大致按以下標準劃分:短程導彈(SRBM):射程在1000 KM以下;中程導彈(MRBM):射程在1000至3000 KM之間;遠端導彈(IRBM):射程在3000至8000 KM之間;洲際導彈(ICBM):射程在8000 KM以上。
射程不同,其速度差異也較大,具體速度與每款導彈的設計效能有關。但根據射程遠近,有一個大致的參考資料:射程1000KM,關機點速度約為6-7馬赫;射程2000KM,關機點速度約為11-12馬赫;射程4000KM,關機點速度約為15-16馬赫;射程6000KM,關機點速度約為17-18馬赫;射程8000KM,關機點速度約為19-20馬赫;射程10000KM,關機點速度約為20-21馬赫;射程12000KM,關機點速度約為21-22馬赫。比如射程可能高達14000KM的東風41洲際導彈,其末端速度高達26馬赫。
反導攔截彈對彈道導彈的攔截是透過偵查監視系統發現彈道導彈的發射軌跡後,透過計算得出其執行路徑,然後發射攔截彈按預定軌道與來襲導彈交匯,從而對來襲導彈進行殺傷、摧毀。這離不開強大的監視能力、反導系統迅速的決策能力以及攔截彈優異的攔截效能。對前兩項能力我們不做討論,僅對攔截彈效能進行簡要探討。
要實現對彈道導彈的攔截,攔截彈的速度是首要關鍵因素。
首先,如果來襲導彈是不具備機動變軌能力的基礎型彈道導彈。理論上攔截彈速度即使稍微慢於來襲導彈,依然可以透過精確計算,預先計算出來襲導彈的彈道,讓攔截彈守株待兔式的在來襲導彈路徑上進行埋伏,摧毀來襲導彈,但考慮到實際作戰時的多種不確定因素,要在實戰中成功攔截,通常攔截彈速度要不低於來襲導彈。這一類的彈道導彈現在已經較為落後,主要裝備于軍事技術水平較低的國家或者由軍事大國作為一種相對廉價型的導彈使用。
第二種情況是來襲導彈具備一定的機動變軌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對其執行軌跡的預測將變得更加困難,攔截時對攔截彈的機動能力和速度要求較高,通常攔截彈速度要遠大於來襲導彈,並且為了儘量提高攔截成功率,還需要同時發射多枚攔截彈進行攔截。現今較為先進的彈道導彈大多屬於這一範疇。如中國東風26、東風41等。並且,這一類導彈中的洲際導彈通常還會攜帶大量假彈頭,以進一步迷惑敵人,降低被攔截機率。
第三種情況則是高超音速打擊器。這類目標嚴格說來並不是純粹的彈道導彈,而是兼具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彈道特徵。通常由火箭助推升空,達到預定高度和速度之後,或者藉助慣性,或者啟動超燃衝壓發動機,在高層大氣“打水漂”,進行大範圍的機動,其彈道具有不確定性。其執行高度又大致處於大多數大氣層外攔截器的最低攔截高度和大氣層內攔截器的最高攔截高度之間的空白地帶。就目前技術水平來看,除高超音速武器上升階段外,反導系統對其基本不具備攔截能力。目前已服役的典型的高超音速武器如俄羅斯“先鋒”、“匕首”、“鋯石”以及中國2019年大閱兵時公佈的東風17。在高超音速武器的發展上,中俄已經領先美國一大步。
結合以上條件,我們回過頭來將之前列舉的美、俄、中各型反導攔截彈對號入座,就不難看出他們實際可能具備的攔截能力了。
以美國陸基中段防禦系統GBI攔截彈以及此次新聞的主角標準3-IIA型攔截彈為例:
GBI攔截彈具備29馬赫的最大速度,高達2000千米的攔截高度。從理論上講的確有可能成功攔截洲際導彈,但前提得是最基礎的不具備變軌能力的洲際導彈,這大致就是半島火星-14的水平。至於中俄手中那一票大殺器,山姆大叔心裡應該清楚自己成功攔截的機率有多渺茫。
至於效能次於GBI攔截彈的標準3-IIA型攔截彈,其最大速度為13.2馬赫,攔截高度為500KM。按資料分析其很難對中段及末段速度高達20馬赫以上的洲際導彈實施攔截。儘管美軍此次沒有說明更多的試驗細節,但我們可以大膽推測美軍本次試驗是在洲際導彈上升段對其進行了攔截。但這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種作弊,缺乏實戰意義。試想,倘若有一天,美俄互射洲際導彈,難道俄羅斯會容忍美國的神盾艦抵近自己沿海實施攔截?
透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美國大肆宣傳的導彈防禦系統絕對不是什麼金鐘罩鐵布衫,雖然不能將其稱之為自欺欺人的皇帝新衣,但至多也就是一隻營養不良的病貓而已,對於中俄現役的主力洲際導彈攔截能力聊勝於無,面對高階的東風-41洲際導彈不值一提。至於中俄已經領先美國一個身段的高超音速武器則更是戳破其防禦系統的一把利刃。
現今世界,導彈技術依然是攻強守弱的狀態,並且在可以預見的一個時期內任然會是如此。導彈防禦技術是軍事大國需要發展的關鍵技術,但高超音速武器才更是目前這個時代的王者。
回覆列表
交流一下。
今日世界,不是靠一點“手法”,或一兩件先進武器就能“佔領”的。自然、時間就是“考試卷”。靠欺騙、愚弄,是無法寫出理想的“分數”的。虛情假意還會招來“自然”和“時間”的懲處。
標準三導彈,無論是射程、載荷、威力、命中率,都不是太好。導彈防禦系統在高超音速、變軌的武器面前,也只能是個擺設。想毀滅別人,保全自己,只能是痴人說夢,自欺欺人。
謹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