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廣逵
-
2 # 史記sj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桓魋是春秋時期宋國的一位大夫,曾經放出話來要殺害孔子。
弟子們得到訊息後,趕緊告訴孔子避難,可是孔子聽到後卻滿不在乎。
孔子如何做的呢?照樣講學收徒!
孔子有一種天生的自信,像宗教家一樣堅定。
對學生們說,上天生下了我,把歷史、文化的責任放在我身上,桓魋怎敢,又怎能傷害於我?
結果當然證明了桓魋無法把孔子怎樣。
這是傲慢?不是,是非常的自信。
聖人都有一種天生的使命感!
在《荊軻列傳》中,有這樣的一個比劍故事。
荊軻,有一次他去看一位劍術高手。
荊軻舉起劍來,那人紋絲不動不動,只兩眼盯著荊軻,結果荊軻還劍入鞘,扭頭就走。
如果以現在的武俠小說來說,那個人的眼睛已經煉就了一種特有的剛毅之氣。
事實上就是一種寧靜、自信的精神把對方克服了,這是以武術來說明自信心的重要,尤其個子矮小之人與體格魁梧的人打鬥,如先自失去了信心,一定會失敗。
自信用在現代社會,就像氣場,是可以感知到的。
-
3 # 亦有所思
口語譯為:天老爺把德行賜給了我,那個司馬桓魋能把我怎樣呢?
原因是當年孔子從魯國達到宋國,在一顆大樹底下教學生禮儀之道,宋國的司馬桓魋知道後想殺掉孔子(因為孔子曾經批評他生活奢侈),於是把樹砍了。孔子在學生的堅持和懇求下,離開了那裡。孔子老大不樂意,學生們倒是急得不行,才有了上面那一句話。
至於如果理解?
這一句話充分表明了一個道理
道德在刀槍面前,連屁都不是!
你是聖人又能如何?你德操附體又能怎樣?幹掉你,只需一把刀就夠了!
當然,引伸開來,在以儒治國的封建時代,每次外敵入侵,都是如此。泱泱王道,真的是不如長槍大炮來得實惠些。
沒有武力做支撐,道德只是一紙發臭的紙!所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就是這個脈絡,道德的存在前提是對方也和你講道德。
可是,這很難!
這也是為什麼莊子對儒學存在質疑的原因之一,莊子在《胠篋》所描述的田成子就是這樣的反面教材,田成子是一個奸臣,殺友弒君,把齊國佔為己有。然後又實行善政,獲得了百姓的認同。導致那些倡導道德的大國不願意攻打他,小國不敢攻打他。
這個故事就是一個赤祼祼的耳光,扇在道德的臉上!
道德,是無路可走的。杜公在詩中經常自嘲自己是“腐儒”也是略有此意,而古往今來,那些道德君子,無一不是命運多舛之輩。從屈原開始數,品德不錯的名人,有一個算一個。
反過來,如果你擅長將道德做為幌子或是武器,做為面具或是工具,靈活動用的話,那麼仕途或事業一定會大放異彩。從田成子開始算,有一個算一個。
孔子說,德於予,其如矛和。可實際上的真實情況卻被北島一筆寫盡,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道德品行,需要一個前提。只有滿足這個前提,才可以達到“德於予,其如矛和”的要求。
可惜這個前提,我們達不到!或者還未達到!
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
4 # 赤誠子
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這句話的背景是宋國將軍桓魋聽說孔子在宋國境內收徒傳學,就率兵去追殺孔子,在門徒的拼力保護下孔子逃出了宋國,在途中孔子說出了這句話。
這句話一般翻譯為,我孔子是有德之人,他桓魋又能把我怎麼樣呢?
孔子當年周遊列國,境況也不是很好,有時會受到優待,有時會受到驅趕追殺,但孔子一直沒有放棄傳播自己的“仁愛”思想。
這句話其實跟一句老話跟像,“生平不坐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只要內心沒有一絲陰晦,跟黑暗,不管走到哪都是青天白日。
孔子的德性在當時可以稱為“聖人”,列國聞其名者甚多。只是因為政見不和,才會被別人敵視追殺,他們之間並沒有個人私怨。所以孔子行得正坐的端,並不會懼怕任何權利者。
但不懼怕就要束手就擒嗎?那是傻子,並不是聖人!
說實話當時那種情況,孔子就算不逃,那桓魋也並不一定就能殺得了孔子。但門徒們肯定就要受損不少,所以孔子還是跟著門徒逃出了宋國。
-
5 # 閒看秋風999
子曰:“天生德於予①,桓魋其如予何②!”(《述而篇第七·第二十三章》)
“天生德於予”,反映了儒家的天人合一說, 即認為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事是合一的。這是儒家關於天人關係的基本觀點。
早在夏商周三代,人們就把天當作主宰自然和社會的最高的神。 孔子修正了傳統的天命觀,不強調天是一種有意志的人格神,但卻承認天命的作用。
“天生德於予”,即認為人的德性是天賦的。 孟子發揮了這一思想,提出“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上》)認為人的心、性與天原為一體,盡心、知性就能懂得天命,這就明確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
後儒更進一步繼承和發展了這種天人合一說。儒家的天人合一說,其實質,就是“託天立論”,“借天行道”。
①予:我。②桓魋(讀作“突”):宋國司馬向魋,宋恆公後代,故又稱桓魋。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一次,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
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遂說了這句話:上天把德賦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麼樣!
-
6 # 可獨王處
在這裡需要解釋的是,所謂的德於予中的德並不是 德行的德。
結合論語的其他話語,再結合孔子的脾性,這句話應該被翻譯成:天既然賦予我鼎革這個亂世的使命,桓魋之輩的又能奈我何!
桓魋在這裡指桓魋一類的人。
-
7 # 獨立團背鍋俠
有錯別字,但很感謝能提這個問題。
這是孔子周遊列國過宋國時,宋國的司馬桓魋要殺孔子,孔子說的話:“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同樣的,孔子過匡地時,匡人拘禁孔子,孔子說“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從字面上來說,這一是體現了孔子的大氣;二是體現了孔子對禮樂的堅守,堅信這世界是有救的——如果認為無可救藥,屈服就好了,甚至不用周遊列國,在魯地就好了,或者去楚享受封地就好了。
從其傳匯出的意義和啟示來說。不論哪朝哪代,幾人敢以守德而冒死?要知道,孔子可是吃藥謹慎、做事反對魯莽、處事小心翼翼的人啊!可生死攸關之時,絲毫沒有畏懼,認為德在心中,也存在這世上。幾人敢如此?
上面說來代入感不強,那就舉個實際的例子,當你站在很不容易拼搏而來的所謂高位,有那些瘋狂的不正之風吹在你身,你能否抵擋?假如你不願同流合汙,反因此會遭人陷害你怕不怕?當你已被陷害流放,再遇到同樣的事,仍然堅持原則,你敢不敢?在受到若干傷害之後,面對社會的黑暗規則和每一個普通的個體,你還敢不敢繼續講原則和愛?
孔子敢!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禮是秩序,樂是和諧。
你敢不敢無論何時都去堅守那個合乎天理的秩序,同時不論身處什麼境遇都對世界充滿希望,一切如新?
孔子敢!
這就是力量!
回覆列表
這是《論語·述而》中記載孔子說的一段話。提問把“桓”誤作“恆”,而且還丟了一個“魋”字。
原文是這樣的:
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原文通釋:
孔子說:“上天給了我品德,桓魋他能把我怎麼樣!”
註釋:
桓魋,當時宋國的司馬,主管軍事,是宋桓公的後代。公元前492年,孔子周遊列國,從衛國去陳國時,桓魋聽到訊息率兵來阻攔。當時孔子正與弟子們在大樹下演習周禮的儀式,桓魋拔掉大樹,而且要殺孔子。在弟子保護下,孔子離開了宋國,在途中,孔子說了這番話。魋,音Tuí。
其如予何,他能把我怎麼樣。其,代詞,復指桓魋。如……何,把……怎麼樣。
孔子周遊列國時受到反對者的重重阻撓,吃了不少苦,這一次差點把命搭上。桓魋為什麼這麼對待孔子呢?是因為桓魋聽說孔子曾經批評過自己。好在桓魋還有些顧慮,沒有殺孔子。桓魋為什麼有顧慮,這也就是孔子所說的:自己是有仁德的人,“天生德於予”。當時有人信服孔子,孔子受到許多國君的禮遇,宋國是個比魯國還小的諸侯國,所以桓魋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wéi)輕易殺他,無可奈何之下,嚇唬嚇唬孔子。
細論起來桓魋和孔子還是一個老祖宗呢,都是子姓。
後來桓魋在宋國謀反,一家人逃出宋國,他的弟弟司馬牛還曾拜孔子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