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gnirn9117
-
2 # 南風微涼南巷一季煙
“早釣太陽紅,晚釣雞入籠”。這句釣諺說的是夏釣的最佳釣時是早晨和傍晚。因上午9時之前,氣溫、水溫一般在20℃~30℃之間,正是魚兒吃食的最佳水溫。此時魚兒食慾旺盛,四處覓食,特別是喜歡到岸邊“進餐”。下午4時之後,太陽西斜,灼熱程度大減,氣溫、水溫下降,魚兒在深水休息後預感夜晚的到來,紛紛從深水遊向岸邊覓食。夏日的中午一般是難釣到魚的,因氣溫、水溫太高,魚兒多遊至深水區“避暑”去了。故釣諺雲:“早晚釣一陣,回家吃一頓”、“酷暑三伏釣早晚”、“寧釣早晚一刻,不釣中午半天”、“早釣魚,晚釣蝦,中午釣個癩蛤蟆”。
“夏釣夏釣,夜間比白天好釣”。這句釣諺是說夏日釣魚,夜間比白天好釣。因到了晚上,水溫、氣溫皆在30℃以下。再因魚類都有怕驚擾、怕強光的習性,夜間干擾少,光線弱,加之夜間涼爽,晚風一吹水中氧氣增多,魚兒便無憂無慮,放心大膽游到岸邊,覓找食物。夜釣,除白天能釣到的魚類外,還能釣到鯰魚、鱖魚等肉食性魚類。夜釣,免受白天高溫日曬之苦,涼爽微風使人心蕩神怡,感受到白天迥然不同的天賜樂趣,簡直是一種人生的享受。
氣溫與水溫的關係
溫度是構成氣候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氣候特徵的反映。溫度包含著氣溫和水溫,兩者共存。氣溫即空氣中的溫度,它是表明空氣溫度高低的量;而水溫是指自然水體中的溫度,它是表明水體中溫度高低的量。氣溫、水溫的高低,直接由太陽的輻射和日射角的大小來決定,同時還受到氣流、雲層的薄厚、地形的高低、風力的大小等條件的影響。
同樣的日照,不同的海拔高度、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深淺,即使在同一個氣候中也會導致溫度的差異。在一定地理條件下,氣溫制約著水溫,即氣溫升高,水溫也會隨著升高,氣溫降低水溫也會隨之下降,但水溫下降的速度明顯地滯後於氣溫。我們在夏季遭遇冷空氣,天氣忽然變得涼爽,而水溫仍然熱就是這個道理。在物理學中,這叫比熱現象。除了水溫與氣溫存在差異,溫度也存在差異,每天的氣象預報總有一個上限和下限,就是一天中的溫差。從釣魚的角度講,一天中溫差越小越好。因為只有溫度變化不大,魚才不會趨溫上浮。在同一天裡,同一氣溫下,水溫也會因深淺不同而出現差異。在釣魚中淺水不上魚,而深水上魚就是這個道理。
在氣候無變化的情況下,氣溫與水溫相差並不大。長江中下游溫帶區,水溫、氣溫最低在1月份,一般為2℃-4℃;最高為7-8月份,一般為26℃-32℃;5-11月份,水體表層水溫與底層水溫相差很小;當酷暑盛夏Sunny直射時,淺水水溫則高於深水水溫;嚴寒隆冬時節則相反,深水底層溫度略高於表層溫度。
釣者怎樣才能知道水溫是多少呢?世界上的氣象部門從來不報水溫,報的都是氣溫。垂釣者可以隨身攜帶溫度計到垂釣水域進行測試。如果沒帶溫度計,那就需要我們瞭解和掌握一些關於氣溫與水溫的知識。一般來講,知道了氣溫,也就知道了水溫,這二者之間是互相聯絡,互為影響的。氣溫升高,水溫也隨之升高;氣溫降低,水溫也隨之降低。以一天為計,如早晨6時,氣溫20℃,則表層水溫約15℃-18℃;下午2時,氣溫24℃,則表層水溫約18℃-22℃;下午6時,氣溫16℃,則表層水溫約18℃-20℃;子夜零時,氣溫下降到8℃,則表層水溫約為12℃-18℃。總之,水溫的升降略滯後於氣溫變化;而且每天只有極短暫的二次時間,氣溫和表層水溫是相同的。
那麼什麼是表層水和表層水溫呢?按照釣魚界和水產養殖業的說法,表層水就是指水面至水下50釐米深的水層。表層水溫就是指表層水的平均溫度。因水體傳遞冷熱的速度比空氣要慢,水錶和水底存在著水溫差,水越深,溫差越大。
溫度對魚和釣魚活動的影響
魚是變溫動物,其體溫與水溫相差只有0.5-1℃,對氣溫水溫的變化十分敏感,它透過身體的側線能測知水溫的微小變化。魚的體溫、水溫和氣溫三者相互影響的關係是:氣溫變化影響水溫變化,水溫變化又影響魚的體溫變化。當水溫發生變化時,魚兒要調節自身體溫去適應環境溫度。這個生理調節過程,不僅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需要消耗能量,對魚來說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溫度變化越大,這個生理調節過程時間越長,在這個生理調節過程中,魚兒有氣無力,不吃不動,對任何餌料也不感興趣。
若水溫適宜,魚體內的消化酶最多,消化酶活性強,魚就顯得活躍,攝食最旺盛,消化力強,並且其代謝水平也最高,繁殖力也強。隨著溫度的下降,魚體內的消化酶數量也減少,消化酶的活性也急速減弱,所以魚的消化能力迅速下降,對食物的消化速度明顯減緩,其結果是攝食量急劇下降,魚也不活躍,甚至停止進食,這就是在天氣驟然降溫或在有些塘主往魚塘裡放地下水時釣不到魚的真正原因;若水溫超過魚的生存臨界線時,魚就會死亡。如羅非魚,屬於熱帶魚種,它的最低生存水溫是8℃;鯽魚對水溫適應能力較強,在4℃以下還有食慾,但活動力差。
如上所述,正是由於氣溫和水溫的變化和氣溫水溫存在著溫差而決定著魚的咬鉤率。溫度低時,釣點中的十條魚可能只有一條魚會咬鉤;而溫度高時,可能釣點內的十條魚都有咬鉤的慾望。這就是溫度的差異體現在釣魚上的結果。在中國南方即使是數九寒冬仍可以釣魚,而中國的北方,特別是東北地區,一旦進入小寒的節氣,就無法垂釣。就算可以冰釣,但冰釣的魚獲也是不能與南方冬釣的釣獲相提並論。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溫度。而溫度影響釣魚效果的因素,除超出魚的適溫範圍的高溫和低溫外,主要的還有溫差。就是高溫和低溫之間的溫度差。
-
3 # 下雨的熱天
選擇夜釣,主要是考慮溫度和天氣的影響,鯉、鯽、草魚等主要魚類的生存溫度大致是0~40℃,適宜溫度大致是25~28℃。在這個適宜溫度範圍內魚體內的消化酶最多,消化酶的活性強,因此魚的攝食慾望最旺盛。一般夜間氣溫高於15℃才可進行夜釣,而以25-30℃為最好。在長江中游地區,4月中旬以後即可進行夜釣,至10月中旬止。其中春末秋初是最佳季節.夜釣對天氣要求不嚴,除了狂風暴雨的天氣和雷雨前的悶熱天氣不宜垂釣,其它天氣均可,而最好的天氣是氣溫氣壓穩定、有陣陣微風或有濛濛細雨的夜晚。另外夜釣還受月光的影響。在有明月的晚上,魚兒對人影和竿影有較敏銳的反應,因此在這種夜晚釣魚要注意隱蔽。
回覆列表
冬天釣魚要選晴暖無風!冷空氣過後氣溫回升.陰但溫暖的天氣都適合出釣。魚是變溫動物,體溫會隨著水溫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它們的生長和繁殖都需要一個適宜的水溫環境。按照適宜魚類正常生長和繁殖的水溫的不同,可把它們劃分為暖水性、溫水性和冷水性三種類型。暖水性魚類一般在水溫30°c-50°c時食慾最旺盛,生長繁殖的速度也最快;當水溫降至20°c以下時,便會食慾減退、行動遲緩;水溫降至15°c以下就會死亡。 溫水性魚類最適宜在水溫15°c-30°c之間生活;水溫30°c以上時便避入涼爽的水域(一般都是深水區);水溫40°c以上會致使溫水性魚類的大面積死亡;在水溫10°c以下時,這種魚會食慾減退、停止生長;當水溫降至4°c以下時,它們中的多數就會停食冬眠。因此釣取溫水性魚類的最佳水溫應該是在15°c-30°c之間。 冷水性魚類在20°c以上就會遊往冷水區;4°c-15°c的水溫是最適宜它們的溫度,此時的冷水性魚類也最宜釣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