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羽菱君
-
2 # 樂觀的清風拂柳
袁承志和張無忌並不一樣。
袁承志是非常完美的大俠,他的父親是一代忠臣,他是忠良之後,他俠義為懷,待人忠厚,還是七省盟主。他對愛情忠貞,雖然遇到了焦婉兒、阿九,但心中始終只有刁蠻任性的溫青青一人。武功上,袁承志更是十項全能,拳法、輕功、暗器、劍法都是數一數二的。他還擁有一件刀槍不入的烏蠶衣,可以有效抵擋物理攻擊。正是因為太完美了,所以袁承志的性格並不突出,沒有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張無忌就不一樣了。他的武功很高,但卻處處碰壁,敗給過周芷若、玄冥二老、少林三僧,不是他技不如人,而是他心懷仁慈,處處手下留情。為人處世上張無忌也是柔柔弱弱,老朱略施小計,就讓他放棄了明教教主的席位,帶著趙敏遠走他鄉了。趙敏、周芷若都喜歡他,他始終不知道該如何抉擇,這份猶豫徘徊讓他少了英雄氣概,卻多了幾分普通人的性情,自然更能和讀者產生共鳴。
袁承志與張無忌,確實有些相似,首先人生經歷相似,性格上都較為軟弱,卻又多情的人,看似成熟卻非十分的穩重,處事方面也少有主見,大多都是聽從別人的建議;其次是他們倆都在特殊的時代裡,肩負起了歷史的使命,實現了他們為之奮鬥的大業;最後都是在年輕有為的時候,選擇歸隱了江湖。不過兩人不同的大業初衷,卻造成了他們兩人同樣的結局,又有不同的意義,張無忌能說是功成身退,但袁承志卻是無奈的隱避。相似的出身,相似的經歷,相似的結局,袁承志與張無忌確實有不少重疊的地方。
金庸筆下男主的出身,幾乎都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袁承志和張無忌也是一樣。袁承志的人生是不幸的,自小父母雙亡,父親枉死後,他被父親的舊部救出時才七歲。但他比同樣父母早亡的張無忌卻幸運多了,最起碼沒像張無忌那樣遭受寒毒的折磨,每天都掙扎在死的邊緣。他的成長之路也順暢得多,大概是因為他父親的緣故,他很討人歡喜,拜師學藝,一切都被別人照顧得妥妥當當,順風順水。張無忌則是磕磕碰碰,歷經險阻,還要提防別人打他的主意,從他身上得知屠龍刀的下落。但這兩位童年遭遇不幸的人,都在練就一身高強武功之後,成為了武林中風光無二的大人物。
袁承志自小在父親舊部的灌輸下,立志要報父仇,因而勤奮練武,打好了武功根基。幾年後在機緣巧合下,很順利的拜了華山派掌門“神劍仙猿”穆人清為師,並在華山上從鐵劍門的“千變萬劫”木桑道長那裡,還有“金蛇郎君”夏雪宜的金蛇秘笈中,學得一身驚人的武功。他下山後行走江湖,行俠仗義,聲名漸起,後來更在七省豪傑的支援下,年紀輕輕就成為了武林盟主。《碧血劍》是金庸先生早期的作品,因此我們可以從袁承志的身上看到,許多老派武俠男主成材的套路,習武之路暢通無阻,很容易就能練到一身驚人的武功。
新派武俠中的張無忌,武功大成之路就困難得多。他的練功純屬是為了保命,但身邊縱有張三丰這樣的武學大宗師,所傳的上乘內功也不能驅除他體內的寒毒,他還是飽受寒毒的折磨。此後到蝴蝶谷求醫,胡青牛治他還想著治好後把他殺死,儘管最後繼承了醫仙的醫術,但仍舊沒能去除寒毒。之後送楊不悔去西域,回來時卻被朱長齡算計,幸虧逃入了崑崙仙谷,才練到了“九陽神功”,可出谷時,還是遭到了朱長齡的暗算險些摔死。再後來就是被帶到了光明頂,捲入了六大派圍攻明教總壇的一戰,機緣之下練到了“乾坤大挪移”,以一人之力扭轉乾坤,救下了明教,被奉為明教教主。成名之路,可謂波折重重。
武功有成,又是武林新貴賢達,恰逢家國變故,亂世危邦的風雲時期,他們兩人也自然而然的被推到了救濟天下的大業之首。張無忌雖成為明教的教主,袁承志雖被推為武林盟主,但其實他們都沒有成為領袖的才識,他們只能被稱為是那個特殊的時代、特別的時期裡,最合適的領袖而已。因為他們雖無雄才偉略,卻都能團結到一切必須團結的力量,去共成大業。由於他們都是天性醇厚的仁義之人,再加上各種機緣的湊巧,貴人的扶助,使他們兩人不斷地收服人心,聲望和局面也就水漲船高了,最終都到了能夠號令群雄,無所不從的地步。於是他們兩個人,一個間接建立了明朝,一個間接推翻了明朝。
可是正如前面所言,他們雖是成就大業的關鍵人物,但他們並不是天生的領導者,他們沒有領袖的才能與見識,沒有成大事者的雄才與偉略,他們就僅是各自特殊時期裡的一個權力的過渡者而已。因此當他們完成了自己身上被歷史賦予的使命之後,他們必然都會悄然退隱,去過他們自己想過的生活。不過,他們兩人雖都是在激流中勇退,但是各自呈現出來的意義卻並不相同。
兩人的結局雖都是退隱,但由於兩人奮鬥事業的初衷不同,導致兩人退隱的意義也不同。作為薊遼總督袁崇煥之子,袁承志的人生方向,其實並無其他的選擇,這點看他的名字就知道,只有繼承父志,還有就是報仇。因此,他在後來加入了闖王的農民起義軍,助力李自成推翻明朝,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畢竟以崇禎為首的明朝,與袁承志有殺父之仇,皇太極代表的後金,則是袁承志必須繼承父志去抵禦的勢力,如此一來,能夠報父仇,亦能繼承父志的闖王起義軍,自然就是袁承志的陣營。
假如當年崇禎沒殺袁崇煥,袁承志可能會成為郭靖那樣的人物,單純地抵抗外敵,保家衛國,但是偏偏造化弄人。正因這樣的造化,可以說袁承志助力李自成推翻明朝,其報仇的私慾遠大於他救濟天下的大義之心。也是這樣,才造成了他最終的迷茫。
他輔佐闖王,替李自成籌集軍餉,宣揚義軍之名,促使天下歸心,最終推翻大明王朝。但李自成在佔領北京後,卻只顧貪圖享樂,驕奢淫逸,整座北京城是一片烏煙瘴氣,李自成的部下也只顧著錢財和女人。袁承志看到義軍在北京城的這些作為,特別是在李巖也被李自成殺掉之後,他知道李自成也不可能給百姓帶來太平的生活。這讓他非常痛苦,他開始懷疑自己幫助李自成推翻明朝,到底是對還是錯。最終就在這種迷茫中,漂泊海外,退隱了江湖。
袁承志為何會迷茫,原因便是他原始的目的,就僅是殺了崇禎為父報仇。所謂的推翻明朝,給百姓帶來太平和幸福,這其實是大家的目的,只是大家這個共同的願望,恰好跟他的原始目的,有重合的地方,他才被歷史的潮流攜裹在一起,把自己的私仇放大到民生大義上面來。簡單的來說,就是袁承志一心所想的只是報仇、如何推翻明朝,卻根本從未想過推翻明朝之後,要如何去給百姓帶來太平,他僅是把這一些寄託在李自成的身上。因此當他發現李自成也並非仁君,不能實現這一些的時候,他就只能選擇任其自生自滅,自己則退隱江湖眼不見為淨,再無其他的擔當,可以說枉費了他的一身武功。
相比於袁承志的被動,張無忌的大義之心,則完全是自發的。這是因為他自小就是在這種大義思想的灌輸中長大的,張三丰的畢生志願,就是聯合天下有志之士,驅除蒙元,恢復漢人的江山。他擔任明教教主之後,在陽頂天抗元的遺志和明教教義的影響下,更是堅定了驅除蒙元,帶給百姓光明之太平盛世的志向。因此,他可以放下自身的仇恨,帶領明教去消除與各派的積怨,團結一切必須團結的力量,去打造抗元統一戰線,最終就實現了驅除蒙元的復國大業。可見,張無忌的大義之舉,完全是沒有攜帶個人私仇的,他的原始目的,就是為了天下的百姓。
正因此張無忌從一開始就與明教上下,一直在思考當推翻蒙元之後,該如何給天下一個光明的未來。也是這樣,深知自己沒有領導才能,無法真正給百姓帶來幸福的他,在明教各路首領共聚濠州城,要擁戴他稱帝以正名位的時候,他毅然拒絕了,重申了自己不願稱王的決心。但他雖沒稱王,卻與明教高層和各路義軍的首領,在天下未平之前就約束教眾達成了共識,那就是明教的屠龍刀誓殺暴虐害民的君主、誅滅貪官汙吏,千年百年,此志不變。正因有此約束,畏懼於張無忌的蓋世武功,後來稱帝建立明朝的朱元璋,才會一心給百姓帶來太平的生活。張無忌即便是退隱,也是發揮了他該有的作用,不負了他一身的神功。
所以說,袁承志和張無忌雖然都是最終選擇了退隱,但是表現出來的意義卻完全不同,袁承志只能說是無奈的隱避,張無忌卻是真正的功成身退。同有一身蓋世的武功,末了卻是一個毫無用武之地,一個還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或許,這就是張無忌更易被人記住的原因吧。(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