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芽NewSeed

    無人車從概念誕生之初,量產問題就一直是外界最關注的焦點。不管這家企業的BP寫得多麼炫酷,吹捧的技術有多麼先進,只要不能實現量產,那你就是PPT造車派,遠在大洋彼岸為夢想窒息好幾年的老賈,應該深有體會。

    其實不光老賈,最近特斯拉與蔚來也陷入了量產風波之中。特斯拉曾計劃到2018年第一季度末,每週生產目標達到2500輛。然而,現實是,Model 3在2017年第四季度的產量僅為2425輛,期間還多次降低生產目標。

    直到前幾日,特斯拉終於完成了馬斯克定下的每週生產5000輛Model 3的目標,成功生產了7000輛,成為了其口中的“真正的汽車公司”。但要知道,真正如福特這樣的大車企,生產7000輛汽車只需4個小時。

    馬斯克剛剛抹去眼角的淚水,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也發聲了:“我們不是PPT造車,現在已經開始交付了。”但是按照今年2月,李斌定下的蔚來ES8交付時間表顯示:4月下旬,蔚來ES8就應交付第一批使用者;9月份完成創始版交付(完成1萬輛生產)。顯然第一批交付遲到了兩個月,並且數量不得而知。

    為什麼無人車量產這麼難呢?

    第一是技術問題。無人駕駛技術主要包括中央處理系統、鐳射雷達,以及地圖構建,其中,這三部分中成本最高的是鐳射雷達的成本。百度無人車使用的VelodyneLiDAR 64線鐳射雷達價格就高達70萬元。

    另外,無人駕駛汽車面臨人工智慧應用劫持的安全問題,這就需要為其匹配應用反劫持防禦技術。

    即使無人車企掌握了以上的全部技術,在生產環節同樣會遇到問題。對於這種高規格技術要求的汽車,一般的代工廠顯然無法生產,必須尋找有極強產能的車廠或者自建工廠進行生產。比如百度與金龍客車合作,蔚來與江淮汽車合作,特斯拉選擇自建工廠。

    除此之外,中國的無人車剛剛起步,很多配套的零部件很難控制生產質量同樣處於無法量產的階段。

    第二是資金問題。據HIS公司預測,在2025年,無人駕駛汽車的成本將會比全年普通汽車的平均成本高出7000到10000美元,隨著汽車銷售量的增加,其成本將會有所下降。總體來說,一輛新的無人駕駛汽車的成本將會在33666美元左右,顯然目前的成本要更高。

    這就不難理解,為何有業內人士認為,新造車應該具備10億到100億美元的流動資金,在開始建立供應鏈以及生產時,可能需要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美金。拜騰汽車CEO畢福康之前也曾說過:造車代價巨大,耗資會在10億美金以上。

    老賈的FF如果不是剛剛獲得20億美元首輪融資,解了燃眉之急,恐怕這個時候工廠還處於一片荒涼之中。

  • 2 # 三易生活

    日前有訊息顯示,谷歌孵化的自動駕駛企業Waymo已經首次完成外部融資。這也是成立11年,一直靠谷歌輸血的Waymo首次宣佈獲得外部融資,並且這筆高達22.5億美元的融資,同時也成為自動駕駛領域最大的單筆投資之一。近日,Waymo方面也對外發布了一則畫風相當清奇的廣告,用來描述在未來駕駛將會怎樣改變人們的生活。

    在這則影片廣告中可以看到,透過Waymo所提供的自動駕駛服務,將如何在出行、送貨,以及運輸和物流領域,更高效的滿足使用者需求。但這則影片與其說是Waymo的廣告,還不如說是更像Steam上的經營類遊戲宣傳片,因此也讓外界對此產生了一定的疑慮,廣告中的場景真的能在現實生活中實現嗎?

    【是講故事還是真發展嗎,無人車會是矽谷騙局嗎?】

    事實上在矽谷近年來確實出現了不少畫餅達人,比如說號稱制作出一滴血就能進行多項檢查的“風暴降生伊麗莎白”、號稱8噸壓力榨果汁的“榨汁機中的卡麗熙”,以及自稱是人工智慧,但其實背後聘用來自印度廉價碼農的“AI界的泥石流”。雖說Waymo背後有大名鼎鼎的谷歌撐腰,但說如今後者烈士牆上名單越來越多的情況下,無人車真的能成為我們日常生活邁向科幻世界的第一步嗎?

    其實從技術角度來看,Waymo宣傳片中所描繪的情節,已經在現實中一一實現,我們甚至可以說Waymo這則宣傳片中對無人車賣點的宣傳,略有些保守。

    在Waymo介紹無人車改變未來的第一步,也就是改變個人的用車習慣,解放使用者的雙手讓他們可以更加高效的利用出行時間。目前在北京的海淀公園裡,由百度出品的無人巴士就已經是這樣一款無需駕駛員的產品,乘客可以在巴士內隨意的聊天或者高歌,而不用擔心干擾到“司機”。

    而Waymo宣傳片中透過無人車讓人們更加高效收到快遞的服務,其實也早已是很多電商企業近年來的嘗試的方向。諸如亞馬遜無人送貨機器人Scout,就已經在2019年夏天在加州歐文地區擴大了測試範圍。而在國內市場,無論是電商平臺如阿里和京東,還是外賣平臺如美團和餓了麼,也都已經推出各自自研的無人配送車輛,其中京東的無人配送車還在此次疫情期間出現在武漢的街頭,為醫院配送相關物資。

    至於在影片最後,自動駕駛技術與長途貨運的結合,更是在行業中早就有了聲勢不小的呼聲。2019年12月12日,自動駕駛卡車公司智加科技甚至宣佈,其L4級的自動駕駛卡車已經首次完成了一次長途貨運任務,裝著18噸黃油的車輛在不到3天時間裡行駛約4500公里,並平安到達目的地。

    【技術愈發成熟的無人車,是誰擋住了落地的腳步?】

    既然自動駕駛相關技術已經成熟到了如此地步,是否就意味著我們馬上就能在坐上一輛無人車了呢?昔日,有位高考生考完數學走出大門曾感嘆數學不難,要是愛情也能這麼簡單就好了。其實在無人車的發展過程中,技術上的難題再難其實也總有解決的辦法,但往往研究人員可能會感嘆,要是社會接收這些新技術的適應力能夠跟得上研發進度就好了。

    如果搜尋無人車的相關報道就會發現,所有對於無人車未來會成為主流的觀點其實很少會受到質疑,但是對於短期的前景確飽受爭議。例如從城市的基礎設施方面,需要考慮到無人車多為電動的特性,就意味需要有大量充電樁配套設施為無人車的續航能力提供保障。而這樣則可能會付出高昂的基建成本,並這還尚且屬於只要努力終究能解決的“基礎性”問題。

    但對於無法預估,甚至難以在短時間內看到合理可行解決方案的矛盾,又該如何解決呢?

    開過車的朋友都知道,在行駛過程中能否保證安全,有時並不完全取決於本車是否正常運轉,往往更多取決於當時路上是否所有的車輛都守序行駛,遇上加塞、橫衝直撞、換道不打轉向燈等違規卻又常見的情況時,人類駕駛員往往能依賴我們進化了幾百萬年的大腦,進行綜合分析做出判斷,並且自身也是駕駛行為的主要負責人。但是現階段自動駕駛技術是否能適應複雜的路況,在出現意外後的主要責任又該被劃歸到誰的身上,這其實都是需要攻克的無人車政策法規問題。

    此前Uber造成的全球第一起無人車事故,就是因為本該坐在駕駛位上協助駕駛的司機開了小差,此時一位路人橫穿馬路突然殺出,造成了事故的發生。但由於這一事故牽涉到自動駕駛技術、司機,以及路人,因此使得原有的交通法規難以做出最恰當的判斷,並導致Uber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停止了無人車的路測,甚至整個行業都備受社會道德和倫理的爭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菊有黃花形容哪個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