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ymdn17108

    說的簡單點,就是在要傳送的有效資料之後多加一些額外的資料,這些額外的資料與這些有效資料是有一定的關係。如果資料在傳輸的過程中發生錯誤,那麼他們的這種關係就會被破壞。我們透過重新判斷這種關係是否被破壞就可知道資料在傳輸的過程中是否發生錯誤。最常用的就是CRC迴圈冗餘校驗:2.1.2 CRC碼的組成和使用流程 CRC碼由兩部分組成,前部分是需要校驗保護的有效資訊位,後部分是CRC冗餘校驗位。如果有效資訊位為k位元,CRC校驗位為r位元,組成n(n=k + r)位元的CRC碼,稱為(n , k)碼。大部分CRC碼都以r的位數來命名,如上文中說到的CRC-12表示它的冗餘校驗位數r=12bit,CRC-16的冗餘校驗位數r=16bit。CRC的使用包括編碼和解碼兩個流程,如圖1-1所示:圖1-1 CRC使用流程 CRC編碼流程,如圖1-1,本部分由資訊傳送端完成。1. 按照CRC編碼規則,計算需要傳送的有效資訊B(X)的冗餘校驗資訊CRC(X)。2. 將B(X)和CRC(X)一起傳送出去。 CRC解碼流程,如圖1-1,本部分由資訊接收端完成。1. 接收B(X)和CRC(X).2. 按照CRC編碼規則,重新計算有效資訊B(X)的校驗資訊CRCB1B(X)。3. 比較CRCB1B(X)與CRC(X)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即CRC校驗正確,表示此資料沒有發生錯誤,否則資料出錯,即CRC校驗錯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瀘沽湖周邊有什麼特色的景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