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持天之翼

    年若能保謙虛謹慎,居功不傲,以漢之衛青,唐之郭子儀,明之徐達為榜樣,功成身退,不戀權位,能保一生榮華富貴。

  • 2 # 宋安之

    拋開真實歷史不論,雍正王朝中年羹堯落得被賜死的悲慘結局,不止是犯了功高震主的錯誤更是犯了飛揚跋扈不知進退的巨大政治錯誤,政治上幼稚如此不知急流勇退,不死才怪,如果年羹堯可以真正做到低調並且急流勇退,根本就不會有之後賜死的結局。

    年羹堯真正崛起於雍正繼位後,身為大將軍之時,大權在握統率二十多萬大軍平定叛亂,在此期間,他雖然最終順利平定叛亂立下不世之功,但是其飛揚跋扈也開始初步顯現,像朝廷大肆要求軍餉,甚至有逼迫之意不顧朝廷國庫空虛,自己還中飽私囊,生活也是奢侈無度,各地派送押運軍糧的官員稍有延誤就要其項上人頭,朝廷的三品大員說殺就殺,惹的各地官員對其極其不滿,甚至到了後來還私自將陝西巡撫革職,要知道當時的巡撫相當於今天的省長或者省委書記,年羹堯這是大大的越權,平定叛亂之後進京面聖時,極盡飛揚跋扈之勢,百官跪迎時沒有誠惶誠恐的拒絕,反而趾高氣揚心安理得的接受,見到了雍正皇帝也是傲慢無禮,更要命的是,雍正皇帝體恤邊關將領要求卸甲休息,竟然指揮不動,年羹堯授意之下這些將領才卸甲,還大言不慚的說這些將領只聽自己的命令列事,犯了天大的政治錯誤,皇帝最怕什麼,最怕被架空,而年羹堯就給了要強的雍正皇帝這種被架空的感覺,換一般正常皇帝都忍不了更何況是雍正皇帝呢。雍正皇帝與年羹堯夜談西北裁兵之事,年羹堯也是拒絕到底,之後雍正皇帝派直臣孫嘉誠前往西北用以牽制打壓年羹堯,年羹堯繼續我行我素,蒙古王爺見了年羹堯要行跪拜禮,還要透過賄賂美女來換取火炮等,最後更是殺了孫嘉誠,這樣的做事方法,焉能不死。

    年羹堯之死並非功高震主,而是不知急流勇退,還飄飄然的飛揚跋扈,自成一方土皇帝,威脅到皇權穩固,得罪皇帝得罪滿朝文武,算是死得其所。

    如果年羹堯平定叛亂之後,急流勇退自己要求告老還鄉或者調往它地解除兵權,向雍正皇帝表明忠心還是可以避免最終被賜死結局的,之後也有很多次機會的,如進京時面對百官跪迎應該誠惶誠恐的拒絕而不是趾高氣揚的接受,給百官留下一個好印象,畢竟眾口鑠金,雍正皇帝是一個很重視情義之人,面對百官彈劾年羹堯之時也是力保年羹堯,最後卻經不住百官的各種上疏和一些小動作,一怒之下賜死年羹堯,如果年羹堯不得罪百官,面對雍正皇帝低調老實一些,哪怕最後被清算,也不至於被賜死,最多降職或罷官,奈何年羹堯這樣的軍事上的大才,政治上的幼稚兒,最終還是死在表面上的功高震主實際上的飛揚跋扈之上…

  • 3 # 優己

    君不想讓臣死臣便可以不死!年羹堯死在自己不會裝孫子上面,結果被各級官員挖坑活埋!

    從本意上看,雍正並不想殺年羹堯!因為以雍正當時對朝廷的掌控上面,還不到兔死狗烹的程度!他剛擒殺八爺黨,甚至殺了皇三子弘時,正是大局未穩,急需用人之際!怎麼可能去殺一個根本沒機會反叛的得力干將呢(年羹堯有那麼多把柄在雍正手裡,且已經被剝奪所有爵位,貶為庶民,想反也反不了)!

    其次,殺年羹堯或者保年羹堯其實是雍正與百官的博弈,年羹堯在打仗四年時間裡把各級官員得罪光了,百官皆欲殺之,把年羹堯貶為庶民本來是雍正的權宜之計,雍正只能這麼去處罰他,意思是放過一命,從長計議!只要年羹堯此時收斂一下,懂得裝孫子,比如讓縣令欺負出出氣,裝個孫子,給雍正一個臉說已經悔改了,那麼雍正完全可以在過段時間後再一紙詔書召喚回京!(歷史上並非沒有這種事!比如李世民就曾把徐茂公貶為庶民!後得李治重新啟用!)可惜年羹堯不解風情,倒是繼續招搖,穿著黃馬褂四處張揚,使得雍正想保也保不住!

  • 4 # 待我施為地煞變

    要想知道年羹堯如何才能避免被賜死,就要先弄清楚年羹堯為何被賜死。

    年羹堯的直接死因是得罪人太多——連皇帝的侍衛都敢殺,朝廷的四品官員說殺就殺——很多官員參他,給雍正施加壓力,雍正不得不把他賜死。

    但得罪人多就一定會死嗎?答案是否定的。

    年羹堯只是專橫跋扈,而田文靜則是推行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剝奪的是所有讀書人的特權,得罪的是全天下的讀書人。所以李紱等清流領袖,率領所有科甲官員,把參倒田文靜誓不罷休。這規模可不比參年羹堯的小,連老十三都建議雍正對田文靜稍加懲處,以平息眾科甲官員憤怒的情緒。但雍正就是強硬頂住了眾官的壓力,不僅沒有殺田文靜,還把參他的人殺了。

    因為,田文靜能給雍正辦實事,又一直在雍正的掌控之中,雍正對這樣的人一向愛護有加。但年羹堯就不一樣了。

    君主們最犯愁的就是領重兵在外的大將。打敗了吧,國家危亡;打勝了吧,又怕他逐漸不受控制,形成軍閥半軍閥。

    漢末軍閥遍地,漢獻帝一支軍隊也控制不了,所以成了任人宰割的傀儡。

    唐朝安史之亂後,各地逐漸形成軍閥,李世民的子孫們逐漸從大唐皇帝升成長安市長。

    清朝太平天國之後,地方逐漸軍閥化,八國聯軍打進來,慈禧號召勤王,地方軍隊就是不過來,慈禧只能乾瞪眼。

    所以,君主們像防賊一樣防大將。為避免一支軍隊不受控制軍閥化,主要有三種措施:

    一,抓住人事權。比如,你是個團長,但你下面誰當營長都不歸你管,誰當你的副團長,參謀長更不是你說了算。這樣你想反,上級只需要給副團長、營長說一聲,你們想升官嗎,想的話提著他腦袋來,我給你升三級。他們很可能就把你砍了,因為他們的人事任免、升降權都掌握在上級手裡,是上級的人。

    二,控制財政權。你敢不聽話就斷你的錢糧,看你能堅持幾天。雍正就是用控制錢糧的方法,解除了老十四的兵權。

    三,加強監察權,監督著你哪裡用小動作,是不是想不聽指揮,想謀反,一有病,抓緊治。

    人事權方面,已經被年羹堯完全控制了。從後來年羹堯被接觸兵權後,問〖我的幾個都統呢〗,可以看出西北大軍中很多要職都被他的心腹佔領了,他們只聽年羹堯的。所以得勝回京面君之後,雍正讓他們〖卸甲〗他們不聽,年羹堯一聲令下,他們立馬卸了。所以雍正十分生氣,去拿年妃撒氣。

    也因此,雍正已經看出年羹堯有軍閥的苗頭了,所以他要拯救他。這時他還一點也不想殺年羹堯,只想讓他成為自己可控的忠臣。

    所以,給他派了孫嘉誠去“協助”年羹堯。因為,一,雍正說孫嘉誠是“理財高手”,去幫助年羹堯管賬,這等於收回了西北軍的財政大權。二,孫嘉誠原來是御史,喜歡參這個參那個的。到了西北,肯定會不斷挑西北的毛病,加強了朝廷的監察權。

    這兩項大權握緊了,就不怕年羹堯翻起天來。再加上孫嘉誠原來參過年羹堯,兩人積怨很深;又是驢脾氣,以後肯定會不斷得罪年羹堯。如果年羹堯因為他是皇帝專門派來的人,代表著皇帝;皇帝讓他們一起喝過和解酒,他倆和睦是皇帝的意願;就忍讓著他,每天堆滿笑容跟他合作,說明皇帝的命令對他來說是至高無上的,他對皇帝忠心不二。

    可是他殺了孫嘉誠,這不僅在事實上進一步擺脫了朝廷的控制,更是狠狠打了雍正的臉。所以,孫嘉誠死後,雍正立馬布局,星夜奪了年羹堯的兵權,就是怕西北軍失去控制。

    只要年羹堯不殺孫嘉誠,別人再參他也有雍正力保 ,他不僅可以保住性命,還能保住大將軍的職務,不斷建功立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打理燙卷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