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G2黑馬

    季紅真這裡弄錯了一點,中國民間是有各種出生日期忌諱,比如我們這裡流行的“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之類。但是,它跟任何人的祭日沒有任何關係,就是一種籠統的命相說;而所謂的“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其實是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陰曆初一出生的男孩與陰曆十五出生的女孩不多見,難得。另一層意思是,萬一真有這種日期出生的孩子,那麼也就意味著他(她)命硬,可能克父母,甚至剋夫家,或者自己會大富大貴什麼的。當然,家人若怕有什麼不幸,還可以找算命先生給調劑調劑,就跟我們高考調劑志願差不多,至於如何調劑及調劑成本,就要看主家找的大仙是啥東東了,雙方價格談好,命運檔案就會被調劑到幸福安康大富大貴的那一欄裡去。總之,所謂的“男莫佔三、六、九,女莫佔二、五、八”,也是民間的一種籠統說法,與任何人的祭日沒有任何關係。如果說“五”是屈原的祭日,那季教授你告大家,其它五個日子又都是誰的祭日呢?

    有意思的是,季紅真也在她的頁下注裡說明了,有學者認為呼蘭並沒有祭日出生不祥的說法,但她引用了蕭紅《呼蘭河傳》裡的說法,也就是七月十五盂蘭盆會的時候,有鄉間認為這一夜出生的孩子是野鬼乘著河燈託生的,不被父母喜歡,要隱瞞生日等等。由此季紅真斷定,同是祭日,五月端午出生有不祥之說,未必就不存在。她猜測,可能是年代久遠,建國後大破迷信的宣傳,及文革中破“四舊”等運動,導致這個禁忌淡出了人們的記憶。

    季紅真這裡弄對了一點,那就是,有些禁忌是會淡出人們的記憶;但弄錯了另一點,那就是,它跟屈原,跟祭日,沒有任何關係,它就是單純的五月初五不吉利之說。這裡可以參考譚紹兵的考證文章《端午節由來考述》。譚紹兵說,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多種說法,重要的有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與曹娥說、紀念勾踐說,以及來源於吳越民族的龍日說、來源於夏至節和惡月說,等等。其中紀念屈原說影響最廣、最深、最大,但是,歷史的真實情況是,早在屈原之前,人們就有過端午的民俗了,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喜歡現在的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