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賢吏

    古代,驅車動力主要是人力和畜力。中國最早的人力車是輦,輦就是轎子的前身,之後又有痴車、獨輪車、雞公車、黃包車、三輪車。

  • 2 # 小粟看動漫

    幾春節,是華人及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周邊國家的節日,在一年所有節日裡,春節最重要,持續時間也最長,民間俗稱“過年”。過年與平日最大的不同是,一家人歡聚一堂,坐到一起吃年飯,共享家庭之樂。因此,除非迫不得已,每個家庭成員都會趕回來,與家人一起過年。大家爭著“過年回家”,便應該是古代春運的源頭。 為何過年時一定要回家?據考證,這可能和傳說“年”是個惡獸有關。

    傳說,“年”長著四隻角四隻足,力大無比,在每年的最後一天,即除夕便會出來作祟。當時生產力低下,個體對付“年”的能力不足,人多力量大,於是全家人守在一起,等著“年”的來到,合力把“年”趕走。

    試想,如果因為你未回家,而導致家庭被“年”禍害了,那將是多大的不幸?所以不論怎麼困難,有什麼樣的理由,在外的家庭成員都要趕回,助一臂之力。 現代時空概念上的“年”,晚於過年風俗。據中國最早一部釋義詞典《爾雅》“歲名”條解釋,“年”在唐堯時稱為“載”、夏代稱為“歲”,商代稱為“祀”,一直到周代才稱為“年”。據此可以推出在周代出現了現代春節的雛形過年,古代的“春運”也就應該出現在這個時候。

    需要指明的是,由於受自然、政策,特別是封建時代“父母在不遠游”等禮俗因素的限制,過去人口流動的數量並不大,距離也不會遠,“外出務工人員”並非古代春運的主體,以公務人士和商人為主。 春運期間最大的矛盾是運力不足,在古代運力問題同樣存在。 由於道路建設落後和交通工具簡單,許多人因為路途遙遠,根本無法回家過年,即便到了交通相對發達的隋唐時期,“回家難”現象也無法改變。雖然史料上沒有具體說明,但從當時詩人留下來的作品中可以看出。 隋代詩人薛道衡有一首挺有名的詩,叫《人日思歸》。詩中寫道:“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薛道衡是河東汾陰(今山西萬榮)人,他當時從北方來到南方。人日是正月初七,這說明薛道衡並未能及時趕回去與家人團聚,而是在外過年的。

    看看南方歡快的節日氣氛,自己卻獨在異鄉,所以詩中流露出了他心中無限的惆悵和思鄉之情,從側面說明了古代春運“回家難”之現象。 修路秦代的“高速公路”和“高鐵” “回家難”的背後實是“行路難”,解決春運矛盾,根本上是要解決交通問題。因此,中國曆朝歷代的統治者都不忘修路。 在殷商時代,中國古人便十分重視道路交通的建設,在安陽殷墟考古中便發現了大量車馬坑。到了秦代,中國的陸路交通水平突飛猛進,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修建了四通八達的全國性公路網,這給“春運”提供了便捷。 據《漢書賈山傳》記載,“秦為馳道於天下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馳道是秦國的國道,從記載來看,馳道並不輸於現代高速公路。

    折算一下,此馳道寬達69米。不只路寬,路旁邊還栽植松樹,注意綠化降噪,這在當時算是世界第一。 一般認為馳道為皇帝專用,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馳道是“天子道”不錯,但“道若今之中道”,也就是說馳道是多功能的,中央部分(3丈寬)才是速度較快的皇帝專車用道,別的車和人只能走一邊,就與現代全封閉高速公路分出快、慢車道如出一轍。 工具古代春運“大巴”——畜力車 陸路交通在古代春運中佔有主導地位,隨著後期造船技術的日益成熟,水上交通便成了江南和沿河海地區旅客出行的主要方式,這一方式直到近幾十年,才退出春運客流市場。 史料記載在4000多年前的黃帝時代就有車了。在古代,驅車動力主要是人力和畜力。中國最早的人力車是輦,輦是轎子的前身,之後又有痴車、獨輪車、雞公交車、黃包車、三輪車。黃包車和三輪車出現較晚,黃包車是19世紀末由日本傳入中國的,因此北京人稱之為“東洋車”。 長途運輸,特別是物流主要靠畜力車,它是中國古代的大巴。有馬車、驢車、騾車、牛車等,其中馬車是古代春運最主要的工具,和現代長途大巴一樣重要,至今在北方一些地方仍能看到馬車。 畜力車也分好多種:轏(音同棧)車、輜車、安車、轀(音同溫)車、軺車、傳車、兵(軍)車等。轏車是一種輕便車,結構簡單,車體材料檔次也低;輜車則是大貨車,送人時則變成了大客車。安車就比較高階了,是政府官員或IP貴賓乘坐的,相當於現代高階小轎車。轀車是一種臥車,有窗,可調節車內溫度,這車子相當於現代豪華房車,是“總統專車”,只有皇帝才能使用,不屬古代春運工具,在秦始皇死後,竟然成了高階“靈車”。 古代春運的主體也是普通人,一般能坐個轏車回家就很顯擺了。大多數人只能靠兩條腿或牲畜代步,實現“回家過年”的心願。

    因為不是一天能到家的,古代路邊的小飯店、家庭旅館、官辦驛站也多,食宿方便。 費用方面,如果車載1000斤,走100裡,運費是900文;每馱l00斤,走100裡,運費是100文;走山坡道路,運費是120文。但即便走的全是山路,要價最高也不能超過150文;但走平坦道路時,費用再低也不能低於80文。人背、扛、抬,二人頂一馱收費。黃河和長江以及從幽州(今北京)至平州(今河北盧龍)上水16文,下水6文。其餘的河上水15文,下水5文。

    上述是日常物流價格,如果是春運,應該會比平時更忙碌,價格也會有浮動,但基本穩定。這個運費高不高?以開元年間為例,當時相當於現在基層股級幹部的九品官,一月工資為3817文,日收入約127文。以“二人頂一馱”來說,抬著100斤的東西走100裡,每人可以得50文,以每天走50裡來說,日收入25文,這在當時可買2鬥米(約25斤),所以當時的運費並不高。如果走水路,更便宜,“坐船回家”是古人春運時的首選。

  • 3 # 小程看歷史

    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也就是自古就有,但是“春運”二字最早出現在中國上世紀八十年代。所以說這個問題不夠嚴謹哦!只要把春運是怎麼形成的搞清楚,問題就解決了。春運也就是春節運輸,“春運”最早形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興起,中國沿海城市都實行了對外開放的政策,引進了大量的外資企業注入,從此沿海城市都出現了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尤其是廣東,江蘇,浙江,福建這些地方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曾經的深圳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經過四十年的發展一躍成為一線大城市。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從此這些地方就成了創業者的聖地務工者的天堂,成千上萬的內地人,為了發家致富都紛紛湧入到了這些沿海發達的地方,沿海城市無論在任何方面都要比內陸地區要發達,所以大批的內陸人都來到這些地方,這些地方也就成了人口最密集的地方。由於沿海和內陸相距甚遠,無論是火車汽車還是飛機來回的費用都比較昂貴,所以說很多農民工出來就業一年才能回家一次,如此以來成千上萬的就業者到了春節都會選擇回家過年,如此以來龐大的人流量給我們的交通運輸部門帶來了嚴峻的考驗,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久而久之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春運”。然而在古時候,中國地域的貧富差距都不大,人們的生活都節奏較慢,相對於現在的人沒有那麼大的壓力,所以他們就不用承受舟車勞頓之苦,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去打工,他們在自己的家鄉就能解決溫飽問題,那時中國的經濟重心都重要集中在內陸地區,而沿海一帶並不富裕,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跑這麼遠的地方了。所以在那時候不存在說有運輸壓力,因為古時候都沒有交通運輸這麼一個部門,在古時候交通基本靠走,最高階的無非就是馬車而已。即使到了春節身處異鄉的人回家也基本靠自己解決,沒有現在這樣的公共交通工具,所以說古時候就不存在有春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品牌的美白精華液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