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三國裡最有爭議的人物,應多是大家喜歡的人物,曹操,關羽,張飛,魏延等都很有爭議。這裡蜉蝣君說一說劉備。
說到劉備,很多人會結合影視劇裡劉備的形象定義劉備為虛偽,愛哭,偽善,沒有真才實學。他們的依據也是很多的,諸如劉備逐鹿中原時一直都在依附和反叛的路上,指揮的夷陵之戰一敗塗地等等。但是,蜉蝣君想說,自古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但必有堅忍不拔之志,何況劉備兩者皆有。
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劉備這個人。
劉備,字玄德,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後也。別小看這個名頭,劉備固然家貧,但憑藉這個名頭小時候便是拜得名士盧植為師,和公孫瓚等人結為密友。將來爭衡天下的人,其實小時候就是一個圈子的,起點和命運關聯巨大。後來,劉備任平原令,期間參與圍剿黃巾是子虛烏有的,但是得民心卻是實實在在。有人僱傭刺客刺殺劉備,刺客竟然因為劉備賢德放棄了,得民心如此千古罕見!
征戰中原時,雖然一直都在失敗和失敗的路上,但是統軍作戰劉備都是實際的指揮者,作戰經驗十分豐富,奈何劉備一直沒有根據地,無法有效的發揮所長,《三國演義》裡劉備的崛起和孔明息息相關,但其實沒有孔明,劉備也是足夠崛起的,自古以來能夠成事的都是依靠主公的賢德,幾乎沒有聽過依賴謀士就能成功。而劉備依附群雄,首先得有依附的本錢,自身能力夠強才能夠寄人籬下的,然後劉備少有大志,志向遠大的人從來不把小挫折放在眼裡,大丈夫從來不拘小節。
後來劉備佔據荊益,奪漢中,稱漢中王,才是真正的潛龍飛躍,強如曹操都無可奈何。夷陵之戰的指揮失誤,的確是劉備的指揮問題,但攻打東吳的戰略我認為是可取的。在劉備用人方面,不如曹操,但也不是等閒可比,能驅使關羽張飛這些萬人敵已經很不易,但劉備用人還是有任人唯親的毛病,限制了劉備更大的發展。
辛棄疾有詞寫道“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曹操青梅煮酒論天下英雄,也說道“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英雄相惜,舉世公認,劉備英雄之名當之無愧。
周郎也有言“劉備梟雄之姿,關羽張飛虎狼之將”,周瑜忌憚劉備如此,又何況天下人乎。後人黑了劉備,只是不甚瞭解而已,另外曹操也是英雄蓋世,吸引了更多的粉絲。
說到三國裡最有爭議的人物,應多是大家喜歡的人物,曹操,關羽,張飛,魏延等都很有爭議。這裡蜉蝣君說一說劉備。
說到劉備,很多人會結合影視劇裡劉備的形象定義劉備為虛偽,愛哭,偽善,沒有真才實學。他們的依據也是很多的,諸如劉備逐鹿中原時一直都在依附和反叛的路上,指揮的夷陵之戰一敗塗地等等。但是,蜉蝣君想說,自古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但必有堅忍不拔之志,何況劉備兩者皆有。
我們先來簡單瞭解一下劉備這個人。
劉備,字玄德,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後也。別小看這個名頭,劉備固然家貧,但憑藉這個名頭小時候便是拜得名士盧植為師,和公孫瓚等人結為密友。將來爭衡天下的人,其實小時候就是一個圈子的,起點和命運關聯巨大。後來,劉備任平原令,期間參與圍剿黃巾是子虛烏有的,但是得民心卻是實實在在。有人僱傭刺客刺殺劉備,刺客竟然因為劉備賢德放棄了,得民心如此千古罕見!
征戰中原時,雖然一直都在失敗和失敗的路上,但是統軍作戰劉備都是實際的指揮者,作戰經驗十分豐富,奈何劉備一直沒有根據地,無法有效的發揮所長,《三國演義》裡劉備的崛起和孔明息息相關,但其實沒有孔明,劉備也是足夠崛起的,自古以來能夠成事的都是依靠主公的賢德,幾乎沒有聽過依賴謀士就能成功。而劉備依附群雄,首先得有依附的本錢,自身能力夠強才能夠寄人籬下的,然後劉備少有大志,志向遠大的人從來不把小挫折放在眼裡,大丈夫從來不拘小節。
後來劉備佔據荊益,奪漢中,稱漢中王,才是真正的潛龍飛躍,強如曹操都無可奈何。夷陵之戰的指揮失誤,的確是劉備的指揮問題,但攻打東吳的戰略我認為是可取的。在劉備用人方面,不如曹操,但也不是等閒可比,能驅使關羽張飛這些萬人敵已經很不易,但劉備用人還是有任人唯親的毛病,限制了劉備更大的發展。
辛棄疾有詞寫道“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曹操青梅煮酒論天下英雄,也說道“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英雄相惜,舉世公認,劉備英雄之名當之無愧。
周郎也有言“劉備梟雄之姿,關羽張飛虎狼之將”,周瑜忌憚劉備如此,又何況天下人乎。後人黑了劉備,只是不甚瞭解而已,另外曹操也是英雄蓋世,吸引了更多的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