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分層影象製作(以40線模材為例) 調整影象 開啟一幅設計好的分層影象 “影象”選單——影象大小,解析度設為95。55畫素/釐米,寬高自己定。 光柵層製作 新建圖層,隱藏其它圖層,透過導航器把影象調到最大。 選擇單列選框工具,在畫布上單擊;選擇鉛筆工具(把鉛筆工具筆頭放到8、9個畫素),在選區上單擊。 按Ctrl+Alt點右方向鍵5次,放開Ctrl+Alt鍵再點一次右方向鍵。 選擇矩形選框工具、框選5個黑色,1個透明、寬度為6個畫素的矩形區域。從編輯選單裡選擇定義圖案,點好。 清空當前圖層:全選——刪除——取消選擇(Ctrl+D) 編輯——填充,使用圖案,自定圖案:選擇最後一個自定的圖案,點好——隱藏光柵層。 得到6個相似的影象 選擇一個需要做立體的前景圖層(除中景以外的其它圖層) 複製一個副本(Ctrl+J),選擇移動工具,點左方向鍵移動10次(具體移動次數參照移動次數表) 再複製、再移動(移動次數相同),迴圈操作,共複製移動5個影象(複製5個,加原來的一個,共6個影象) 分割排列影象 選擇原圖層,隱藏其它圖層,載入光柵層選區(按著Ctrl單擊光柵層),選擇矩形選框工具。 按刪除鍵(Delete)刪除,按左方向鍵一次,選擇上一層。 繼續刪除,迴圈操作,直到分割完其它複製的圖層,取消選擇(Ctrl+D)。 拼合影象:合併可見圖層(Ctrl+Shift+E)。 至此,一個圖層的立體操作完成。其它需要做立體的圖層,同理按照上述步驟製作。只是移動次數與方向有所不同。 所有圖層都製作完成以後,把光柵層刪除。 說明 開啟一幅影象,先確定表現的主體,表現的主體即為中景,在主體前邊的為前景,主體後邊的為背景。前景向左移背景向右移,主體儘量保持清晰即一般不移動。 靠畫布右邊緣的前景,因為在得到相似影象的過程中,影象要向左偏移,所以要在右邊畫布之外預留一定寬度的影象,避免出現空白或下層影象;同理,靠畫布左邊緣的背景,需要在左邊畫布之外預留一定寬度的影象。 定義圖案的寬度與獲取相似影象的個數相同。 按著Shift+點方向鍵一次,相當於只按方向鍵10次。 所有圖層都製作完成以後,不合並圖層,可以作模板使用;合併後,佔用空間小。 影象製作完成不得更改影象大小及解析度,不得對影象進行變形等操作。
立體分層影象製作(以40線模材為例) 調整影象 開啟一幅設計好的分層影象 “影象”選單——影象大小,解析度設為95。55畫素/釐米,寬高自己定。 光柵層製作 新建圖層,隱藏其它圖層,透過導航器把影象調到最大。 選擇單列選框工具,在畫布上單擊;選擇鉛筆工具(把鉛筆工具筆頭放到8、9個畫素),在選區上單擊。 按Ctrl+Alt點右方向鍵5次,放開Ctrl+Alt鍵再點一次右方向鍵。 選擇矩形選框工具、框選5個黑色,1個透明、寬度為6個畫素的矩形區域。從編輯選單裡選擇定義圖案,點好。 清空當前圖層:全選——刪除——取消選擇(Ctrl+D) 編輯——填充,使用圖案,自定圖案:選擇最後一個自定的圖案,點好——隱藏光柵層。 得到6個相似的影象 選擇一個需要做立體的前景圖層(除中景以外的其它圖層) 複製一個副本(Ctrl+J),選擇移動工具,點左方向鍵移動10次(具體移動次數參照移動次數表) 再複製、再移動(移動次數相同),迴圈操作,共複製移動5個影象(複製5個,加原來的一個,共6個影象) 分割排列影象 選擇原圖層,隱藏其它圖層,載入光柵層選區(按著Ctrl單擊光柵層),選擇矩形選框工具。 按刪除鍵(Delete)刪除,按左方向鍵一次,選擇上一層。 繼續刪除,迴圈操作,直到分割完其它複製的圖層,取消選擇(Ctrl+D)。 拼合影象:合併可見圖層(Ctrl+Shift+E)。 至此,一個圖層的立體操作完成。其它需要做立體的圖層,同理按照上述步驟製作。只是移動次數與方向有所不同。 所有圖層都製作完成以後,把光柵層刪除。 說明 開啟一幅影象,先確定表現的主體,表現的主體即為中景,在主體前邊的為前景,主體後邊的為背景。前景向左移背景向右移,主體儘量保持清晰即一般不移動。 靠畫布右邊緣的前景,因為在得到相似影象的過程中,影象要向左偏移,所以要在右邊畫布之外預留一定寬度的影象,避免出現空白或下層影象;同理,靠畫布左邊緣的背景,需要在左邊畫布之外預留一定寬度的影象。 定義圖案的寬度與獲取相似影象的個數相同。 按著Shift+點方向鍵一次,相當於只按方向鍵10次。 所有圖層都製作完成以後,不合並圖層,可以作模板使用;合併後,佔用空間小。 影象製作完成不得更改影象大小及解析度,不得對影象進行變形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