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五年,在眾諸侯王和大功臣的共同推舉下,漢王劉邦於定陶汜水之陽即皇帝位,成為繼秦始皇、秦二世之後的中國歷史上第三任皇帝,西漢的首任皇帝。
漢六年,有人舉報楚王韓信謀反,劉邦在大臣們一片喊打喊殺聲中冷靜思考,慎重地衡量了雙方的軍事實力,最後決定用陳平計,對韓信實施誘捕。劉邦偽遊雲夢,作為諸侯王的韓信前去拜見,繼而被擒、被貶為淮陰侯。
漢七年,韓王信投靠匈奴,並率匈奴人侵略漢的邊疆,劉邦御駕親征,隨後遭受了為期七日的「白登之圍」。
為什麼劉邦放著韓信這樣不世出的大將不用,偏偏要親自跨上戰馬,與匈奴百年一遇的英主冒頓一決雌雄呢?
劉邦之所以要親上前線,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即是低估了冒頓和冒頓所統領的匈奴人,劉邦之所以被困白登,最根本的原因也只有一個,劉邦在經歷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之後變得得意忘形,中了冒頓的計策,孤軍深入,糧草供應不上,但這次的對匈奴作戰,劉邦只是區域性失利,整體上是和冒頓打了個平手。
世人常常敗軍會劉邦,覺得劉邦就是一個常敗將軍。
彭城之戰被楚軍追著跑,狼狽到丟兒棄女;滎陽對峙被項羽要挾,只能不顧老父的生死,厚著臉皮說什麼分我一杯羹的鬼話;主動追擊項羽到固陵,仍舊不能全殲楚軍,反被楚軍當頭棒喝,只好深溝壁壘畫地為牢,向韓信、彭越等諸侯王求救;好大喜功地要跟冒頓統領的匈奴人剛一把,渴望像蒙毅那樣把匈奴人趕到遙遠的北方去,但卻遭遇了白登之圍,士兵中十之二三凍掉了手指、腳趾,靠陳平秘計方才逃脫……
但這只是劉邦多面人生中的一個小側面,之所以大家記憶深刻,皆因司馬遷對劉邦的狼狽時刻大書特書。也正因為這些狼狽時刻的存在,才使劉邦顯得沒那麼英明神武,但實際上,劉邦是個馬上取天下的帝王,其帶兵能力,也是一流的。
雖然劉邦自認帶兵能力不如項羽和韓信,但項羽和韓信最後還是都被劉邦給收拾了,一個被逼得自刎於垓下,一個被劉邦擒獲軟禁在京城。
如果按照貓論來講,不管黑貓黃貓,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貓,那劉邦也一定是最厲害的將軍了,因為不管劉邦用了什麼方法,反正笑到最後的是劉邦嘛。
因為劉邦沒和韓信在戰場上真刀真槍地幹上一回,加上劉邦又自認帶兵能力不如韓信,所以我們才認為劉邦不如韓信,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劉邦的判斷也未必準確呀,有一些學霸也經常在考試結束後大呼考砸了,可能會不及格,但成績出來,他們仍舊是最高分,劉邦就有可能是這樣的學霸呀,是吧?
再者說,就算劉邦真不如韓信,派韓信去打冒頓,韓信就一定能全殲冒頓嗎?也未必的,冒頓統領的匈奴人和漢人完全不同,他們不固守城池,而是縱馬在草原上狂奔,派韓信去,韓信就追得上冒頓逃跑的腳步嗎?
我認為追不上,匈奴人跑起路來,可是比劉邦快多了。
細思有關白登之圍的記載,能夠發現,劉邦的統軍能力,是強於冒頓的,之所以會有白登之圍,純粹是因為劉邦不熟悉冒頓,這種不熟悉,換成韓信,依舊存在,所以呢,就算是韓信真的強於劉邦,也未必能搞定他不熟悉的冒頓。
因此,用不用韓信,漢初漢人對匈奴的戰爭,結局可能都是一樣的,沒法全殲匈奴,匈奴人始終會來大漢邊境搶糧搶其他物資。
參考資料:《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淮陰侯列傳》、《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史記·匈奴列傳》
漢五年,在眾諸侯王和大功臣的共同推舉下,漢王劉邦於定陶汜水之陽即皇帝位,成為繼秦始皇、秦二世之後的中國歷史上第三任皇帝,西漢的首任皇帝。
漢六年,有人舉報楚王韓信謀反,劉邦在大臣們一片喊打喊殺聲中冷靜思考,慎重地衡量了雙方的軍事實力,最後決定用陳平計,對韓信實施誘捕。劉邦偽遊雲夢,作為諸侯王的韓信前去拜見,繼而被擒、被貶為淮陰侯。
漢七年,韓王信投靠匈奴,並率匈奴人侵略漢的邊疆,劉邦御駕親征,隨後遭受了為期七日的「白登之圍」。
為什麼劉邦放著韓信這樣不世出的大將不用,偏偏要親自跨上戰馬,與匈奴百年一遇的英主冒頓一決雌雄呢?
劉邦之所以要親上前線,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即是低估了冒頓和冒頓所統領的匈奴人,劉邦之所以被困白登,最根本的原因也只有一個,劉邦在經歷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之後變得得意忘形,中了冒頓的計策,孤軍深入,糧草供應不上,但這次的對匈奴作戰,劉邦只是區域性失利,整體上是和冒頓打了個平手。
世人常常敗軍會劉邦,覺得劉邦就是一個常敗將軍。
彭城之戰被楚軍追著跑,狼狽到丟兒棄女;滎陽對峙被項羽要挾,只能不顧老父的生死,厚著臉皮說什麼分我一杯羹的鬼話;主動追擊項羽到固陵,仍舊不能全殲楚軍,反被楚軍當頭棒喝,只好深溝壁壘畫地為牢,向韓信、彭越等諸侯王求救;好大喜功地要跟冒頓統領的匈奴人剛一把,渴望像蒙毅那樣把匈奴人趕到遙遠的北方去,但卻遭遇了白登之圍,士兵中十之二三凍掉了手指、腳趾,靠陳平秘計方才逃脫……
但這只是劉邦多面人生中的一個小側面,之所以大家記憶深刻,皆因司馬遷對劉邦的狼狽時刻大書特書。也正因為這些狼狽時刻的存在,才使劉邦顯得沒那麼英明神武,但實際上,劉邦是個馬上取天下的帝王,其帶兵能力,也是一流的。
雖然劉邦自認帶兵能力不如項羽和韓信,但項羽和韓信最後還是都被劉邦給收拾了,一個被逼得自刎於垓下,一個被劉邦擒獲軟禁在京城。
如果按照貓論來講,不管黑貓黃貓,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貓,那劉邦也一定是最厲害的將軍了,因為不管劉邦用了什麼方法,反正笑到最後的是劉邦嘛。
因為劉邦沒和韓信在戰場上真刀真槍地幹上一回,加上劉邦又自認帶兵能力不如韓信,所以我們才認為劉邦不如韓信,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劉邦的判斷也未必準確呀,有一些學霸也經常在考試結束後大呼考砸了,可能會不及格,但成績出來,他們仍舊是最高分,劉邦就有可能是這樣的學霸呀,是吧?
再者說,就算劉邦真不如韓信,派韓信去打冒頓,韓信就一定能全殲冒頓嗎?也未必的,冒頓統領的匈奴人和漢人完全不同,他們不固守城池,而是縱馬在草原上狂奔,派韓信去,韓信就追得上冒頓逃跑的腳步嗎?
我認為追不上,匈奴人跑起路來,可是比劉邦快多了。
細思有關白登之圍的記載,能夠發現,劉邦的統軍能力,是強於冒頓的,之所以會有白登之圍,純粹是因為劉邦不熟悉冒頓,這種不熟悉,換成韓信,依舊存在,所以呢,就算是韓信真的強於劉邦,也未必能搞定他不熟悉的冒頓。
因此,用不用韓信,漢初漢人對匈奴的戰爭,結局可能都是一樣的,沒法全殲匈奴,匈奴人始終會來大漢邊境搶糧搶其他物資。
參考資料:《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淮陰侯列傳》、《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史記·匈奴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