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關於“砍柴的和放羊的聊了一天”的話題迅速刷爆各大網路社交平臺。議論的焦點就是當前年輕人是否過多使用網際網路無效社交,揭開了當代年輕人在網際網路氾濫時代普遍焦慮的問題――我的圈子,我的人脈,是否對我有所幫助?為此,網友們眾說紛紜,各抒已見,觀點大相徑庭,像是一場盛大的辨論會。一時間誕生出各種續集,其中有一些觀點頗具爭議性。原文如下:“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飽了,你的柴呢?”――砍柴的的陪不起放羊的,請放棄你無效的社交!一開始我個人比較傾向於這一觀點。這是一個比較現實且又大眾化的觀點;是一件事實勝於雄辯的觀點;事實就是把一天砍柴的時間用在聊天上,不必理會聊天內容是什麼。雖然網際網路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方便,同時也佔據了我們大量的時間,我們在這大量的時間裡都做了些什麼?我們的微信群,QQ群那漫無目的的聊天對自己是否有用?還有那鋪天蓋地的娛樂八卦新聞與我何干?還有朋友圈,QQ空間,微博各種曬各種微商廣告遮蔽了我們的雙眼。每天還有全國各地發生的各種民生新聞,每天面對這些堆積如山的資訊,我們耗不起。或許你對某些事物真的感興趣,或許是無聊當作消遣,又或許你真要拓展業務。那麼,請往下看,你就會有答案:“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你學會了放羊技巧,原來羊是這麼放的,他學會了砍柴技能,原來柴要這樣砍——三人行必有我師,永遠保持空杯的狀態”。乍一看這說法似乎很有道理,網友已經著手於聊天內容進行反駁,但仔細推敲卻又發現疑點重重。既然是永遠保持空杯狀態,那麼倘若下次遇到放牛的呢?你又得跟他聊一天牛是如何放的?再下次遇到上山採藥的呢?你又得跟他聊一天藥是怎麼採的?你願意聊釆藥的未必願意。還有再遇到上山種樹的呢?又該如何面對?難不成每遇到一回就不砍柴聊一天吧?就算你只對放羊感興趣,不想當樵夫想改行當牧羊人。你雖然學會了放羊的技巧,同時也失去一擔柴,而放羊的羊又吃飽了,又學會砍柴技術,一舉兩得。而你卻顧此失彼,不分主次,何不先把當務之急的柴砍了再來聊天豈不是兩全齊美?所以我認為這個觀點難以服眾。再看看下一個續集吧:“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決定把他的羊跟你的柴交換,於是你有了羊,他也有了柴——等價交換,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天生我才必有用”。我弱弱的問一句,一隻肥羊要換多少擔柴?這好比用沙子換金子,不太實際。再說,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你連柴都沒去砍就在這談“生意”。就算你家柴房有備用柴,全拿去換羊了,你不把握住每一天能砍柴的光陰,翌日撞上颳風下雨天且持續多日如何是好?還有柴生火燒飯?除非你家柴房的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件事同樣可以先砍柴後聊天,再說,夜晚一樣能談“生意”。所以我認為這個觀點差強人意。再看下個續集:“砍柴人陪放羊人聊了一天,表面上他一無所獲,但是砍柴人透過放羊人聊天,知道了哪個山的柴多,哪個山的路好走,哪個山佈滿荊棘,第二天收穫滿滿回家了。”一個專業砍柴的樵夫會不知道山上情況?還需一個放羊的門外漢來“仙人指路”?真是莫大的諷刺。就算你真不知山上路況,你在上山之前可以先請教放羊的,長話短說,然後上山砍柴,這事有必要問一天嗎?你見過問路的人跟你聊一天的嗎?這跟寫命題作文寫跑題是一樣的道理,內容寫得再精彩又有何用?聊天聊得把上山的目的都給忘了。再看下個續集:“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把他買羊的客戶介紹給了你,你把你買柴的客戶介紹給了他,於是你們各自的生意越做越大”。——資源整合很重要這個故事看似無懈可擊,實則不以為然!樵夫,是貧農,且不談別人介紹給你的“跨界”客戶有多少。僅靠你雙手砍的柴,除去自己日常生火燒飯,多餘的“產量”也是有限,談不上生意越做越大。難不成你一個貧農還能擁有大片山頭,壟斷賣柴業?請人砍柴?砍回來的柴夠付工錢不?我認為這麼故事成立的可能性不大。還有一個比靠譜且行得通的說法:“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你沒有砍到柴。但是透過聊天對放羊有所領悟。第二天把以前砍的柴賣了,買了幾隻小羊羔。第三天一邊砍柴,一邊放羊。N年過後,砍柴人僱傭了他人放羊,僱傭了他人砍柴。——積極與消極的思想,決定你的生活!”這種做法我認為可行,比較貼近實際。一邊砍柴一邊牧羊,雙管齊下,在同一時間裡獲得雙倍收益,算是明智之舉。但僱傭他人砍柴就免了吧!工人的工資我看入不敷出吧?還有一個比較怪誕的續集:“比如他們合夥開烤全羊店,然後開連鎖加盟店,先定一個小目標,比如先掙它一個億,然後進軍房地產,當首富。”這故事已經扯遠了,完全脫離實際,一紙空文。不如把故事編得更完美些,比如,他們發現了寶藏,商量了一天如何去挖掘,然後第二天挖到好多寶物發了一大筆橫財,從此過著錦衣玉食,幸福美滿的生活豈不快哉?本來一個具有時代嚴肅性的問題,瞬間變成惡搞付諸一笑。看完這些故事,現在來做個總結,我的長篇大論即將拉開帷幕,請一定要耐心看完,手機打字不易啊!僅此一家,百度搜索不到的。無論以上何種做法,均未能做到兩全其美的最佳方法。都是在一取一舍之間作出選擇,第一種放棄無效社交是種保本型投資,穩打穩紮,風險低,當然收入也低;其他幾種則都是捨本求“高”回報投資,當然風險也高;值得一提的是邊放羊邊砍柴這種投資,稱得上“舍卒保帥”合理的投資,雖然失去一小卒子,但能換來人生另一番光景,得大於失。有沒兩者兼顧的好方法呢?既不用放下手頭工作又能拓展業務呢?先看個故事:“一農夫去找土地公求雨,說田裡乾旱,莊稼快死了。這話被一賣藥材的聽到,他也求土地公,說要出太陽,藥材沒太陽曬會發黴變壞。這下把土地公難住了,到底該出太陽還是下雨?最後有人給土地公出了個萬全之策,白天出太陽,夜晚下大雨,皆大歡喜。”經過以上種種故事,我總結出三種做法從優到劣供大家選擇。第一,我們要先把當務之急的工作完成,再去聊那些有用或沒用的社交。有用自然兩全其美,沒用也不防礙正事。第二,在得失之間權衡孰輕孰重做出取捨。所謂有得必有失,有一利必有一弊。比如,一個人身患重病需要做手術,那麼做手術之前必須打ma醉藥,眾所周知ma醉藥的副作用很多,容易影響大腦中樞神經和其他併發症,但做手術疼痛難忍還得打ma醉藥。如果那個放羊的是個遊牧民,今天在這放牧,明天也許就不在這了,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也許你會為了未來發展,權宜之計只好“舍卒保帥”,放下手頭工作,把握住難得的發展機會。第三,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又該如何抉擇?比如。遊牧民明天要遠走了,剛好你家裡又沒柴了,你急需一擔柴一解燃眉之急,不然今晚做飯成問題。你是要今晚全家捱餓還是先把溫飽問題解決了?你如果放棄砍柴,不但全家餓肚子,回去恐怕還會遭家人數落;如果你選擇砍柴,你的生活也許好長一段時間將是一成不變。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稱,內心的天平會稍微傾向哪頭,只有你自已掂量,別人能幫你的也只是剖析事態的利弊。
前些日子,關於“砍柴的和放羊的聊了一天”的話題迅速刷爆各大網路社交平臺。議論的焦點就是當前年輕人是否過多使用網際網路無效社交,揭開了當代年輕人在網際網路氾濫時代普遍焦慮的問題――我的圈子,我的人脈,是否對我有所幫助?為此,網友們眾說紛紜,各抒已見,觀點大相徑庭,像是一場盛大的辨論會。一時間誕生出各種續集,其中有一些觀點頗具爭議性。原文如下:“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飽了,你的柴呢?”――砍柴的的陪不起放羊的,請放棄你無效的社交!一開始我個人比較傾向於這一觀點。這是一個比較現實且又大眾化的觀點;是一件事實勝於雄辯的觀點;事實就是把一天砍柴的時間用在聊天上,不必理會聊天內容是什麼。雖然網際網路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方便,同時也佔據了我們大量的時間,我們在這大量的時間裡都做了些什麼?我們的微信群,QQ群那漫無目的的聊天對自己是否有用?還有那鋪天蓋地的娛樂八卦新聞與我何干?還有朋友圈,QQ空間,微博各種曬各種微商廣告遮蔽了我們的雙眼。每天還有全國各地發生的各種民生新聞,每天面對這些堆積如山的資訊,我們耗不起。或許你對某些事物真的感興趣,或許是無聊當作消遣,又或許你真要拓展業務。那麼,請往下看,你就會有答案:“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你學會了放羊技巧,原來羊是這麼放的,他學會了砍柴技能,原來柴要這樣砍——三人行必有我師,永遠保持空杯的狀態”。乍一看這說法似乎很有道理,網友已經著手於聊天內容進行反駁,但仔細推敲卻又發現疑點重重。既然是永遠保持空杯狀態,那麼倘若下次遇到放牛的呢?你又得跟他聊一天牛是如何放的?再下次遇到上山採藥的呢?你又得跟他聊一天藥是怎麼採的?你願意聊釆藥的未必願意。還有再遇到上山種樹的呢?又該如何面對?難不成每遇到一回就不砍柴聊一天吧?就算你只對放羊感興趣,不想當樵夫想改行當牧羊人。你雖然學會了放羊的技巧,同時也失去一擔柴,而放羊的羊又吃飽了,又學會砍柴技術,一舉兩得。而你卻顧此失彼,不分主次,何不先把當務之急的柴砍了再來聊天豈不是兩全齊美?所以我認為這個觀點難以服眾。再看看下一個續集吧:“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決定把他的羊跟你的柴交換,於是你有了羊,他也有了柴——等價交換,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天生我才必有用”。我弱弱的問一句,一隻肥羊要換多少擔柴?這好比用沙子換金子,不太實際。再說,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你連柴都沒去砍就在這談“生意”。就算你家柴房有備用柴,全拿去換羊了,你不把握住每一天能砍柴的光陰,翌日撞上颳風下雨天且持續多日如何是好?還有柴生火燒飯?除非你家柴房的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件事同樣可以先砍柴後聊天,再說,夜晚一樣能談“生意”。所以我認為這個觀點差強人意。再看下個續集:“砍柴人陪放羊人聊了一天,表面上他一無所獲,但是砍柴人透過放羊人聊天,知道了哪個山的柴多,哪個山的路好走,哪個山佈滿荊棘,第二天收穫滿滿回家了。”一個專業砍柴的樵夫會不知道山上情況?還需一個放羊的門外漢來“仙人指路”?真是莫大的諷刺。就算你真不知山上路況,你在上山之前可以先請教放羊的,長話短說,然後上山砍柴,這事有必要問一天嗎?你見過問路的人跟你聊一天的嗎?這跟寫命題作文寫跑題是一樣的道理,內容寫得再精彩又有何用?聊天聊得把上山的目的都給忘了。再看下個續集:“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把他買羊的客戶介紹給了你,你把你買柴的客戶介紹給了他,於是你們各自的生意越做越大”。——資源整合很重要這個故事看似無懈可擊,實則不以為然!樵夫,是貧農,且不談別人介紹給你的“跨界”客戶有多少。僅靠你雙手砍的柴,除去自己日常生火燒飯,多餘的“產量”也是有限,談不上生意越做越大。難不成你一個貧農還能擁有大片山頭,壟斷賣柴業?請人砍柴?砍回來的柴夠付工錢不?我認為這麼故事成立的可能性不大。還有一個比靠譜且行得通的說法:“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你沒有砍到柴。但是透過聊天對放羊有所領悟。第二天把以前砍的柴賣了,買了幾隻小羊羔。第三天一邊砍柴,一邊放羊。N年過後,砍柴人僱傭了他人放羊,僱傭了他人砍柴。——積極與消極的思想,決定你的生活!”這種做法我認為可行,比較貼近實際。一邊砍柴一邊牧羊,雙管齊下,在同一時間裡獲得雙倍收益,算是明智之舉。但僱傭他人砍柴就免了吧!工人的工資我看入不敷出吧?還有一個比較怪誕的續集:“比如他們合夥開烤全羊店,然後開連鎖加盟店,先定一個小目標,比如先掙它一個億,然後進軍房地產,當首富。”這故事已經扯遠了,完全脫離實際,一紙空文。不如把故事編得更完美些,比如,他們發現了寶藏,商量了一天如何去挖掘,然後第二天挖到好多寶物發了一大筆橫財,從此過著錦衣玉食,幸福美滿的生活豈不快哉?本來一個具有時代嚴肅性的問題,瞬間變成惡搞付諸一笑。看完這些故事,現在來做個總結,我的長篇大論即將拉開帷幕,請一定要耐心看完,手機打字不易啊!僅此一家,百度搜索不到的。無論以上何種做法,均未能做到兩全其美的最佳方法。都是在一取一舍之間作出選擇,第一種放棄無效社交是種保本型投資,穩打穩紮,風險低,當然收入也低;其他幾種則都是捨本求“高”回報投資,當然風險也高;值得一提的是邊放羊邊砍柴這種投資,稱得上“舍卒保帥”合理的投資,雖然失去一小卒子,但能換來人生另一番光景,得大於失。有沒兩者兼顧的好方法呢?既不用放下手頭工作又能拓展業務呢?先看個故事:“一農夫去找土地公求雨,說田裡乾旱,莊稼快死了。這話被一賣藥材的聽到,他也求土地公,說要出太陽,藥材沒太陽曬會發黴變壞。這下把土地公難住了,到底該出太陽還是下雨?最後有人給土地公出了個萬全之策,白天出太陽,夜晚下大雨,皆大歡喜。”經過以上種種故事,我總結出三種做法從優到劣供大家選擇。第一,我們要先把當務之急的工作完成,再去聊那些有用或沒用的社交。有用自然兩全其美,沒用也不防礙正事。第二,在得失之間權衡孰輕孰重做出取捨。所謂有得必有失,有一利必有一弊。比如,一個人身患重病需要做手術,那麼做手術之前必須打ma醉藥,眾所周知ma醉藥的副作用很多,容易影響大腦中樞神經和其他併發症,但做手術疼痛難忍還得打ma醉藥。如果那個放羊的是個遊牧民,今天在這放牧,明天也許就不在這了,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也許你會為了未來發展,權宜之計只好“舍卒保帥”,放下手頭工作,把握住難得的發展機會。第三,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又該如何抉擇?比如。遊牧民明天要遠走了,剛好你家裡又沒柴了,你急需一擔柴一解燃眉之急,不然今晚做飯成問題。你是要今晚全家捱餓還是先把溫飽問題解決了?你如果放棄砍柴,不但全家餓肚子,回去恐怕還會遭家人數落;如果你選擇砍柴,你的生活也許好長一段時間將是一成不變。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稱,內心的天平會稍微傾向哪頭,只有你自已掂量,別人能幫你的也只是剖析事態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