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張嘎》原型、原雁翎隊隊員趙波
日本帝國主義兇殘的炮火摧毀了中國成千成萬孩子們的家庭,但是摧毀不了中華民族兒女們從血的教訓中覺醒了的團結精神。孩子們小小的靈魂開始明確地認清了他們小小國民的責任,開始以鐵的紀律鍛鍊自己,大踏步地走上救亡的崗位。
他們的天真、堅決、勇敢、青春的吼聲,宣告了民族前途的光明!日本帝國主義殘殺了我們民族千萬的男女,然而我們民族復興的後備軍已經在炮火中長成。
“嘎子哥”赤手奪下偽軍槍
——訪電影《小兵張嘎》原型、原雁翎隊隊員趙波
駕槍排、頂荷葉、打鬼子、炸敵船,一部歷久彌新的紅色經典電影《小兵張嘎》使人們認識了抗日戰場上讓侵略者聞風喪膽的“澱上神兵”——雁翎隊。
趙波?白洋淀的人都知道
白洋淀位於河北省安新縣境內,當年參加過雁翎隊的游擊隊員前後近兩百人,目前仍然有三人生活在白洋淀,其中就有被認為是電影《小兵張嘎》原型之一的趙波老人。
家住趙莊子的趙波在整個白洋淀絕對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從小張莊碼頭到趙莊子村有約16公里的水路,小船在蘆葦蕩中穿行,耳邊似乎響起了當年雁翎隊戰士們的豪言壯語:“天當被地做床,蘆葦是屏障,喝澱中水吃人民糧,打敗鬼子保家鄉……”
1938年秋,為鎮壓白洋淀人民的反抗,日軍以“獻銅、獻鐵”為由,強迫白洋淀獵戶交出土槍土炮。針對這種情況,中共新安縣三區區委書記徐建、區長李剛義趕到獵戶集中的大張莊村,召集獵戶開會,揭露日軍收繳獵槍的陰謀,號召組織抗日武裝。當場有22名獵戶報名參加,並自帶槍排、大抬杆、火槍組成了由陳萬任隊長的抗日武裝。因為火槍和大抬杆的引火處易被水打溼,所以插上雁翎。又加上獵戶過去行圍打獵時,小船行駛像雁翎群飛翔的“人”字形,因而當時的縣委書記侯卓夫便為這支隊伍起名為“雁翎隊”。
從鬼子眼皮底下轉移
趙波今年84歲,老人耳不聾眼不花,只是當年中過槍的右手有些萎縮。“雁翎隊成立後,主要任務之一就是開展水上游擊戰,伏擊日偽軍過往船隻,截斷敵人的水上運輸線,端崗樓、拔除敵人的據點。”對當時打鬼子的情況,老人仍記憶猶新。
1938年,只有17歲的趙波參加了雁翎隊,當時的主要武器是大抬杆,一個抬杆裡裝半斤火藥、一斤沙子,隊員對這個抬杆能否打鬼子沒有信心,“我們決定試一下。”
那天,趙北口的漢奸張德清帶著20多個日偽軍,乘著一隻汽船到新安據點。雁翎隊得知這一情況後,就派班長趙老群帶領10多名隊員,埋伏在王家寨和季莊子之間的葦塘裡。下午3時,鬼子的汽船進入伏擊圈,日偽軍坐在船上,船上架著一挺歪把子機槍。一聲“打”的命令下達後,18個抬杆一起打響,鬼子的汽船受重創後逃跑,船上的8個偽軍當場被打死。
大抬杆的威力鼓舞了隊員計程車氣。1941年3月,駐新安的日軍頭目龜本,從天津、保定調集了130多隻汽船,配合有步兵、騎兵,對白洋淀進行水、陸聯合“掃蕩”。趙波還記得在大張莊附近的伏擊戰,當天早上8時,分別乘有60多名日偽軍的兩艘汽船向張莊開來,在開出一公里後,一艘汽船出了故障拋錨,而我們的偵察員沒有發現這一情況,所以,我們得到的情報是敵人只來了一艘汽船。
“鬼子的汽船開來後,我們就開火了,槍聲震動了整個白洋淀,日偽軍被打得暈頭轉向,我們剛要上鬼子的船,鬼子的第二艘汽船修好後開了過來,並向我們開火,壓得隊員們抬不起頭來。”
隊員們把小船開往葦塘,故意蹬翻,隊員們在水下每人頭頂著一個荷葉。鬼子調來了100多艘船,把葦塘圍個水洩不通,並向葦塘瘋狂掃射,蘆葦都被打掉了一截。天開始黑下來,隊員們踩著水,從鬼子的眼皮底下轉移到了安全地帶,清點人數,60多人一個不少。
虎口奪槍就是沒害怕過
最初沒有槍,只能“借”鬼子的槍打鬼子,趙波和另兩名隊員化裝成賣芋頭的小販去搶槍,“離城門越近,心裡越興奮,腿都打顫了。”一個偽軍從城裡走出來,趙波看到他的腰上彆著一把王八盒子,和同伴瞄準時機,一下子就制服了偽軍。“我把槍攥在手裡不肯放,喜歡得要命,可說實話,我連槍怎麼開都不知道。最後連人帶槍都弄了回來。”
後來,從敵人手裡繳來的槍越來越多,民兵隊還自力更生,仿造出不少土槍。槍多了,任務也艱鉅了,敵人在水區不少村莊建起了崗樓,妄想遏制雁翎隊的活動。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雁翎隊以智取勝,利用敵人內部矛盾分化瓦解,裡應外合,端掉了敵人一個個崗樓,挫敗了敵人封鎖雁翎隊的陰謀。1942年,趙波還和戰友們化裝成鋤草的農民,到敵人據點埋炸藥,炸碉堡。“那時候年輕,幹什麼都沒害怕過。”
雁翎隊員都是“嘎子哥”
趙波家掛滿了全國各地送來的錦旗,其中有不少寫著敬贈“老兵張嘎”。談到電影《小兵張嘎》,趙波說自己就是嘎子的原型,先前有不少媒體採訪白洋淀的老英雄時,總愛有意無意地尋找“小嘎子”的原型,趙波和仍健在的雁翎隊副隊長孫革都曾被當作“活嘎子”報道過。
讓老人驕傲的不是張嘎的原型,而是整個雁翎隊在抗戰時期取得的成績,老人說,雁翎隊利用白洋淀的有利地形,駕著小船藏匿於蘆葦叢中,伏擊日寇、剷除漢奸,與敵人交戰70餘次,先後擊斃和俘獲了1000多名日偽軍,繳獲了大量軍火和軍用物資,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隊打擊敵人。
《小兵張嘎》原型、原雁翎隊隊員趙波
日本帝國主義兇殘的炮火摧毀了中國成千成萬孩子們的家庭,但是摧毀不了中華民族兒女們從血的教訓中覺醒了的團結精神。孩子們小小的靈魂開始明確地認清了他們小小國民的責任,開始以鐵的紀律鍛鍊自己,大踏步地走上救亡的崗位。
他們的天真、堅決、勇敢、青春的吼聲,宣告了民族前途的光明!日本帝國主義殘殺了我們民族千萬的男女,然而我們民族復興的後備軍已經在炮火中長成。
“嘎子哥”赤手奪下偽軍槍
——訪電影《小兵張嘎》原型、原雁翎隊隊員趙波
駕槍排、頂荷葉、打鬼子、炸敵船,一部歷久彌新的紅色經典電影《小兵張嘎》使人們認識了抗日戰場上讓侵略者聞風喪膽的“澱上神兵”——雁翎隊。
趙波?白洋淀的人都知道
白洋淀位於河北省安新縣境內,當年參加過雁翎隊的游擊隊員前後近兩百人,目前仍然有三人生活在白洋淀,其中就有被認為是電影《小兵張嘎》原型之一的趙波老人。
家住趙莊子的趙波在整個白洋淀絕對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從小張莊碼頭到趙莊子村有約16公里的水路,小船在蘆葦蕩中穿行,耳邊似乎響起了當年雁翎隊戰士們的豪言壯語:“天當被地做床,蘆葦是屏障,喝澱中水吃人民糧,打敗鬼子保家鄉……”
1938年秋,為鎮壓白洋淀人民的反抗,日軍以“獻銅、獻鐵”為由,強迫白洋淀獵戶交出土槍土炮。針對這種情況,中共新安縣三區區委書記徐建、區長李剛義趕到獵戶集中的大張莊村,召集獵戶開會,揭露日軍收繳獵槍的陰謀,號召組織抗日武裝。當場有22名獵戶報名參加,並自帶槍排、大抬杆、火槍組成了由陳萬任隊長的抗日武裝。因為火槍和大抬杆的引火處易被水打溼,所以插上雁翎。又加上獵戶過去行圍打獵時,小船行駛像雁翎群飛翔的“人”字形,因而當時的縣委書記侯卓夫便為這支隊伍起名為“雁翎隊”。
從鬼子眼皮底下轉移
趙波今年84歲,老人耳不聾眼不花,只是當年中過槍的右手有些萎縮。“雁翎隊成立後,主要任務之一就是開展水上游擊戰,伏擊日偽軍過往船隻,截斷敵人的水上運輸線,端崗樓、拔除敵人的據點。”對當時打鬼子的情況,老人仍記憶猶新。
1938年,只有17歲的趙波參加了雁翎隊,當時的主要武器是大抬杆,一個抬杆裡裝半斤火藥、一斤沙子,隊員對這個抬杆能否打鬼子沒有信心,“我們決定試一下。”
那天,趙北口的漢奸張德清帶著20多個日偽軍,乘著一隻汽船到新安據點。雁翎隊得知這一情況後,就派班長趙老群帶領10多名隊員,埋伏在王家寨和季莊子之間的葦塘裡。下午3時,鬼子的汽船進入伏擊圈,日偽軍坐在船上,船上架著一挺歪把子機槍。一聲“打”的命令下達後,18個抬杆一起打響,鬼子的汽船受重創後逃跑,船上的8個偽軍當場被打死。
大抬杆的威力鼓舞了隊員計程車氣。1941年3月,駐新安的日軍頭目龜本,從天津、保定調集了130多隻汽船,配合有步兵、騎兵,對白洋淀進行水、陸聯合“掃蕩”。趙波還記得在大張莊附近的伏擊戰,當天早上8時,分別乘有60多名日偽軍的兩艘汽船向張莊開來,在開出一公里後,一艘汽船出了故障拋錨,而我們的偵察員沒有發現這一情況,所以,我們得到的情報是敵人只來了一艘汽船。
“鬼子的汽船開來後,我們就開火了,槍聲震動了整個白洋淀,日偽軍被打得暈頭轉向,我們剛要上鬼子的船,鬼子的第二艘汽船修好後開了過來,並向我們開火,壓得隊員們抬不起頭來。”
隊員們把小船開往葦塘,故意蹬翻,隊員們在水下每人頭頂著一個荷葉。鬼子調來了100多艘船,把葦塘圍個水洩不通,並向葦塘瘋狂掃射,蘆葦都被打掉了一截。天開始黑下來,隊員們踩著水,從鬼子的眼皮底下轉移到了安全地帶,清點人數,60多人一個不少。
虎口奪槍就是沒害怕過
最初沒有槍,只能“借”鬼子的槍打鬼子,趙波和另兩名隊員化裝成賣芋頭的小販去搶槍,“離城門越近,心裡越興奮,腿都打顫了。”一個偽軍從城裡走出來,趙波看到他的腰上彆著一把王八盒子,和同伴瞄準時機,一下子就制服了偽軍。“我把槍攥在手裡不肯放,喜歡得要命,可說實話,我連槍怎麼開都不知道。最後連人帶槍都弄了回來。”
後來,從敵人手裡繳來的槍越來越多,民兵隊還自力更生,仿造出不少土槍。槍多了,任務也艱鉅了,敵人在水區不少村莊建起了崗樓,妄想遏制雁翎隊的活動。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雁翎隊以智取勝,利用敵人內部矛盾分化瓦解,裡應外合,端掉了敵人一個個崗樓,挫敗了敵人封鎖雁翎隊的陰謀。1942年,趙波還和戰友們化裝成鋤草的農民,到敵人據點埋炸藥,炸碉堡。“那時候年輕,幹什麼都沒害怕過。”
雁翎隊員都是“嘎子哥”
趙波家掛滿了全國各地送來的錦旗,其中有不少寫著敬贈“老兵張嘎”。談到電影《小兵張嘎》,趙波說自己就是嘎子的原型,先前有不少媒體採訪白洋淀的老英雄時,總愛有意無意地尋找“小嘎子”的原型,趙波和仍健在的雁翎隊副隊長孫革都曾被當作“活嘎子”報道過。
讓老人驕傲的不是張嘎的原型,而是整個雁翎隊在抗戰時期取得的成績,老人說,雁翎隊利用白洋淀的有利地形,駕著小船藏匿於蘆葦叢中,伏擊日寇、剷除漢奸,與敵人交戰70餘次,先後擊斃和俘獲了1000多名日偽軍,繳獲了大量軍火和軍用物資,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隊打擊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