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蘋果藝薈空間
-
2 # 墨魚軒書畫
首先說一下,筆者也是“盜墓迷”,對流行小說《鬼吹燈》和《盜墓筆記》看了好幾遍。對書中所講的盜墓流派也是頗感興趣。
大體說來,中國的盜墓派別有摸金門、搬山門、卸嶺門、發丘門。又被稱為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嶺力士、發丘將軍。一說“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這裡筆者主要說說“摸金校尉”這一派別。 摸金的雛形開始於戰國時期,精通“尋龍決”和“分金定穴”。魯迅曾經說,“曹操設了‘摸金校尉’之類的職員,專門盜墓”。其實,正史中並沒有曹操關於這一官職的記載,這一說法最早出自於袁紹攻伐曹操時釋出的檄文中:“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檄文還具體指出曹操曾經親自組織和指揮盜發梁孝王陵墓:“(曹)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這篇文字成為古來檄文的名篇,起草者是大名士,列為“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
筆者認為,魯迅先生這麼說有失偏頗。當時的情況是,時局動盪,十常侍亂政時,曹操的父親曹嵩辭官居於洛陽。因為董卓入襲漢宮,王允呂布誅董卓,李傕郭汜大交兵,洛陽已成是非之地,曹嵩帶著家資家眷到泰山華縣避禍。初平四年(公元193年),一直居於山東的曹操與徐州陶謙發生爭端,華縣正是前線。次年(興平元年)曹嵩帶著次子曹德與妻妾,打算離開刀兵之地前往曹操的大本營兗州。不料行蹤洩漏,被陶謙派兵圍住,曹操派兵將接應不及,曹嵩及次子曹德,夫人(曹操之母),姬妾趙氏皆被殺。曹操因此大舉興師問罪,其軍隊在行軍路上大肆殺戮,掘人丘墓,曹操因親人被殺,懷恨在心也就沒有阻止,筆者認為當時曹操也有故意縱容之嫌,因為他統領軍隊需要大量錢財,所以也就順水推舟,讓部下去折騰。這讓袁紹抓住了機會在檄文中大肆抹黑曹操,以達到籠絡人心穩定軍心攻伐曹操的目的。
其實三國時盜墓最厲害的是董卓,他把洛陽地區的帝王陵墓挖了個遍。清代歷史學家毛宗崗就為曹操正明過,他評價《三國》時說“文人曲筆也”。筆者也贊同這一看法。試想,睿智如曹操,怎麼可能設定這麼一個違反中國倫理道德傳統的官職呢?
最後說一下摸金校尉的行規:
摸金校尉們乾活,最擅長的是找墓,他們往往將蒐集來的各種資料,結合對當地風水的觀察,總是能以很快的速度找到陵墓的具體地點。掘開墓後,在墓室地宮裡都要點上一支蠟燭,放在東南角方位,然後開棺摸金。動手之時,不能損壞死者的遺骸,輕手輕腳地從頭頂摸至腳底,最後必給死者留下一兩樣寶物。在此之間,如果東南角的蠟燭熄滅了,就必須把拿到手的財物原樣放回,恭恭敬敬地磕三個頭,按原路退回去。
進墓前需戴口罩,入內千萬別把口罩取下來,第一里面的空氣質量不好;第二活人的氣息不能留在墓裡,不吉利;第三,不能對著古屍呼氣,怕詐屍。他們一般都是三人一組,一個挖土的,因為坑外不能堆土,所以還有一個專門去散土,另有一個在遠處望風。
當然盜墓是違法活動,看看小說,聽聽故事消遣消遣還是不錯的,大家千萬不能以身試法!
至於曹操是不是盜墓的老祖宗,就留待世人評說吧!
回覆列表
曹操並沒有設立什麼摸金校尉一職,歷史上並無此事。它的起因是袁紹征伐曹操,兩人是自幼親和的玩伴,加上曹操後來全力支援袁紹反董卓,袁紹師出無名。這時候袁紹帳下有個謀士叫做陳琳,此人文采很好,寫了篇討伐曹操的檄文,給曹操編織了一堆罪狀,其中就說曹操設摸金校尉盜墓,華人對盜墓深惡痛絕,滅祖傷子孫的大惡之罪,這是為了給曹操羅織罪名的行為。曹操滅袁紹後,做了三件令人欽佩的事,也能看出他的胸懷和志向。一是為袁紹厚葬,並痛哭悼念。二是將曹將偷寫給袁紹的書信付之一炬,他說我那時實力弱,有三心二意的可以理解,畢竟他們沒有降,令將士折服。三是沒殺陳琳,還笑著說:你的文章寫得好啊,我看了都氣憤。每次我頭疼病犯了的時候,一讀你的討伐文章,頭就不疼了。其實曹操不殺是愛惜人才,作為建安文學的創始人,他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學家和軍事家。
這就是所謂“摸金校尉”的出處,由於種種原因,歷史上對曹操的貶低之詞頗多,說他盜墓太對,死後建七十二疑冢,擔心人們挖他的墓,現在知道這都是假的。曹操墓已經考古挖掘,他的殯葬十分的簡樸,墓誌銘都是用磚刻的。曹操做丞相後下令曹家人嚴禁穿綾羅綢緞,嚴禁乘四輦出行,曹植的妻子違反規定,被曹操當場賜死。小說是小說,並不是真實的歷史。經考古研究與史料記載的曹操,絕不是利慾薰心的靠下三濫手段謀財撈金,窮兵黷武的暴徒。